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絮凝剂对二塘选煤厂的煤泥水的固体含量和煤泥沉降速度及煤泥水澄清的影响,确定了絮凝剂的最佳配合方案,探讨了实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及外排水达标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凝聚剂与絮凝剂在司马矿选煤厂泥水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泥水的性质,阐述了凝聚及絮凝原理,提出了最佳絮凝剂的选择方法以及无机药剂与有机药剂的配合投加顺序,探讨了确定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配合投加药剂量的方法,指出凝聚剂和絮凝剂合理的加药顺序及最佳药剂量配比,可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流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煤泥水的性质,阐述了凝聚及絮凝原理,提出了最佳絮凝剂的选择方法以及无机药剂与有机药剂的配合投加顺序,探讨了确定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配合投加药剂量的方法,指出凝聚剂和絮凝剂合理的加药顺序及最佳药刺量配比,可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漉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煤再选工艺在选煤行业的普及,中煤再磨再选产生的高泥化、微细粒煤泥成为困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的一项难题.为解决中煤再选工艺煤泥水沉降困难、溢流水浊度高的问题,以辽宁某炼焦煤选煤厂的中煤再选作业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在对煤泥性质和生产用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以氯化钙、硫酸铁和PAC作为凝聚剂,PAM为絮凝剂进行了煤泥水沉降...  相似文献   

5.
难净化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的问题,从煤泥水性质出发,探讨了煤泥水中颗粒凝聚和絮凝机理, 研究出凝聚剂和絮凝剂的最佳药剂量配比及合理的加药顺序, 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流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6.
吴庆勇 《科技资讯》2006,(24):42-42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洗煤厂入选原煤中〈0.55级细粒煤的含量也逐年增多,给煤泥水处理及煤泥脱水回收增加了难度,而煤泥水处理及煤泥脱水回收是选煤厂生产的重要环节,是降低洗水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选煤厂的正常生产和发展,而且影响着选煤厂节水,充分回收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凝聚剂与絮凝剂改善细粒煤泥压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某选煤厂煤泥水中的细粒含量多、处理困难的特点,从煤泥水中颗粒凝聚和絮凝机理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选用2种凝聚剂和絮凝剂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使煤泥水中的煤泥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团而快速沉淀,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药剂的种类,凝聚剂和絮凝剂的最佳药剂配比及合理的药剂添加制度,结果表明:凝聚剂(明矾 氯化铝)用量1.5kg/t干煤泥,聚丙烯酰胺用量50g/t干煤泥进行絮凝沉降试验,沉降效果最好。通过现场应用,降低了洗水浓度,实现了清水洗煤,有效改善了压滤效果,提高了选煤效率。从环保及应用方面为细粒煤泥水的处理与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聚硅酸盐类絮凝剂制备工艺优化思路的基础上,向优化条件下制备出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中加入不同物质的量的硼,通过不同剂量和储存时间两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硼对提高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稳定性、改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的引入可明显提高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絮凝性能,且稳定性增强,有利于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良庄洗煤厂对洗水闭路循环系统重新设计,将动筛洗水纳入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形成一整套煤泥水处理工艺,并优化循环水系统,减少供水环节,提高供水效率,降低电耗,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洗水一级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发酵动力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生产的发酵过程,对絮凝剂产生菌F2-F6发酵生产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得到了描述F2-F6菌体生长,絮凝剂合成及底物消耗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实验和方程数据的比较结果证明动力学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为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放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Al_2O_3—AlCl_3一步法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主要讨论了配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强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絮凝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工艺方案,用该产品进行污水处理絮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合物驱转水驱后含水率上升快,同时地下又残留大量聚合物,以溶液溶解、吸附、捕集的形式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向地层注入再利用剂将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形成弱冻胶或(和)絮凝体,封堵高渗透层,控制水的窜流,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包括固定技术和絮凝技术.研究证实,絮凝技术主要利用地下低质量浓度的聚合物,固定技术主要利用地下高质量浓度的聚合物.絮凝剂可用固体颗粒,优化的絮凝剂为稳定化钠土;固定剂可用聚合物交联剂,优化的固定剂由地层温度和矿化度决定,对孤岛油田地层条件优选为醋酸铬与乳酸铬的混合物(YG107).该技术在双河油田和孤岛油田矿场试验取得了很好效果,是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首要的接替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制得的氯化聚2 羟基 1 N 甲基铵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引发剂聚合得到了高电荷密度的新型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优化了絮凝剂的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最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造纸废水和模拟的印染废水对絮凝剂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混合使用有很好的协调能力,能有效减少无机絮凝剂的使用量,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抽取珠江原水,分别直接投加和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再投加絮凝剂,对比两种情况下的絮凝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在沉淀池出水浊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絮凝剂投加量大为减少.曝气生物滤池在作为深度净水工艺的预处理时对减少絮凝剂投加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改性羧甲基纤维素絮凝剂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实验,对其絮凝效果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9、投药量约为25ppm、温度为25℃时,城市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6.8%,COD去除率为78.1%,能较好地满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煤泥水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煤泥水监测技术,将监测到的浓缩池煤泥水沉降速度和澄清水浊度数据分析、反馈到加药装置,调整、控制絮凝剂、净水剂的投入量,从而使药剂的投入量能够及时适应生产的变化。这样,不仅避免了药剂使用的浪费,还确保煤泥水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煤泥水监测技术,将监测到的浓缩池煤泥水沉降速度和澄清水浊度数据分析、反馈到加药装置,调整、控制絮凝剂、净水剂的投入量,从而使药剂的投入量能够及时适应生产的变化.这样,不仅避免了药剂使用的浪费,还确保煤泥水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洗衣机厂表面处理车间含锌废水及底漆废水,以及用活性炭吸附、多级喷淋法处理面漆烘道及底漆烘道废气的方法.治理后,排水pH=7.98,CODCr:146.0(?)g/L,色度:1倍,悬泞物:.5(?)g/L,面漆烘道废气二甲苯:<25mg/m~3,底漆烘道废气氨:未检出.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阳浮床水处理,再生中省去“正洗”工序,可节约用水,提高工效,且不同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过滤—超滤的处理工艺,通过药费(混凝刑费用和超滤膜清洗的药剂费用)、沉淀池排泥费、过滤反冲洗费和水泵的提升费用确定目标函数值,即系统的运行费用.并在四种不同的投药量下,针对不同浊度的原水,对该污水回用系统的优化运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达到优化运行工况之前,小型污水回用系统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主要取决于排泥周期和反洗周期的长短,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运行费用中的水价;当系统达到优化运行以后,决定目标函数的是药剂费用.目标函数开始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