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用ECOMSED模型对日照潮流场进行了计算,计算中采用水平方向上的曲线正交坐标与垂直方向上的Sigma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较为一致;模型能较好地复演日照港潮流场,可以用于工程实际中的沿岸及河口湾潮流场问题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采用海岸工程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黄茅海潮流场及波浪场进行了计算.潮流计算中利用水平方向上的曲线正交坐标与垂直方向上的Sigma坐标相结合以及三维模型二维化的方法,波浪计算采用双曲型缓坡方程,并引入改进型的非线性弥散关系,从而能反映波浪的非线性效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复演黄茅海潮流及波浪场,可以用于工程实际中沿岸及河口湾潮流波浪场问题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采用海岸工程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用水平方向上的曲线正交坐标与垂直方向上的Sigma坐标相结合的方法,对黄茅海海域潮流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复演黄茅海潮流场,可以用于工程实际中的沿岸及河口湾潮流场问题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福建海坛湾波流双向耦合下水动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MIKE 21软件中SW(spectral wave)波浪模块和FM(flow model)潮流模块,将潮流模块计算得到的水位与流速输入波浪模型,将波浪模块计算得到的辐射应力输入潮流模型,建立海坛湾波流双向耦合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分别计算纯潮流和纯波浪作用下的潮流场和波浪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再分别对波流双向耦合作用下的潮流场和波浪场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波流耦合作用对流速和波高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波流异向特性明显的区域,波高增大显著;涨落急时刻波高在近岸区域的衰减速率和纯波浪作用下的较一致;落急时刻波高开始显著衰减的位置明显早于涨急时刻;波浪辐射应力在破碎带附近对流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海州湾海域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三维河口、陆架、海洋模型(ECOM3D),引入干湿网格法变动边界处理技术,建立三维动边界潮流数值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海州湾近岸海域三维潮流场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出此海域M2分潮的潮流场时空分布特点:大部分海域流速在40~65 cm/s之间,垂直流速量级为10-4m/s,最大垂直流速为5.2×10-4m/s.  相似文献   

6.
潮流计算是大电网充裕度评估的基础,潮流计算模型的选择会对大电网充裕度评估的结果产生影响.介绍大电网充裕度评估的原理,对交流潮流计算模型和直流潮流计算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以RBTS可靠性测试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交流潮流的大电网充裕度评估能够计入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的影响,计算结果相对精确,但是计算时间代价大;采用直流潮流模型时大电网充裕度评估速度快,但计算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7.
银洲湖水域强潮河段悬移质输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及泥沙输运模型、有限元法对银洲湖及邻近水域内的悬沙输运、流速分布、水流平面形态等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其中黏性泥沙输运模型考虑侵蚀和沉积剪切应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银洲湖水域的潮流大体上呈现沿航道南北向的往复流,径流和潮流是银洲湖水域的主要动力因素,细颗粒悬浮泥沙输运是该水域泥沙的主要运动形式;平面二维水动力及泥沙输运模型能较好地复演银洲湖水域的潮流泥沙场,可用于实际工程潮流泥沙场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九龙江口-厦门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浅水半隐式三维数值模型,考虑九龙江径流影响,运用垂向水平分层法,计算了包括九龙江河口、厦门西港、东海域、同安湾,以及大小金门的厦门湾全海域各固定垂直分层的水平和垂直流速分量.由于在浅滩处采用了干湿动边界处理方法,较好地重现了涨落潮造成的潮间带间歇性出没,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通过讨论各层的潮流场分布特征,显示厦门湾海域潮流以正规的半日潮为主,大部分海区潮流运动形式都为往复流,其中围头湾、大小金门水道、厦门东侧水道以及青屿水道为强流区.  相似文献   

9.
计及FACTS元件的潮流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FACTS元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潮流计算模型,利用此计算模型,只要稍加改变,就要吧在潮流计算中同时计有多种FACTS元件的作用,且能很好地与普通潮流计算算法相结合,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计算模型及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ECOM模式在丁字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ECOM模型),引入干湿网格法模拟潮滩涨落的改进,并建立丁字湾及近岸海域的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湾口拦门沙、湾内水道和人工围海等地形特点。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良好,较好地刻画出丁字湾M2分潮潮流场的时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对FACTS元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潮流计算模型,利用此计算模型,只要稍加改变,就可以在潮流计算中同时计及多种FACTS元件的作用,且能很好地与普通潮流计算算法相结合.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计算模型及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非结构网格下的潮流数值计算,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基本方程,对流-扩散项离散采用幂率格式,交叉扩散项引入超松弛校正方法,水位校正方程应用Rhie-Chow动量插值思想和SIMPLEC类算法导出.采用两步压力校正法将交叉扩散项单独考虑,以提高模型对高度畸变网格的适应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处理方法可提高压力欠松弛系数,并能有效改善复杂区域潮流模拟的健壮性.通过对黄浦江感潮河段潮流的模拟,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模型对潮流的模拟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减振器活塞杆高频感应淬火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活塞杆高频感应淬火的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电磁场、热场与残余应力场的耦合计算.由于活塞杆表面淬火采用的是移动式高频感应淬火,计算模型中采用了移动坐标系来处理热场的分布;残余应力场的求解考虑了相变组织的体积效应,通过弹塑性场本构方程来求解.对感应淬火处理的活塞杆进行了沿深度方向的显微硬度试验和残余应力测试,温度与残余应力的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外部电磁波照射下矩形金属腔内各点场值的快速有效计算,本文以等效传输线模型(TLM)方法为基础,建立孔缝耦合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编程实现.计算结果表明,等效传输线模型方法与三维全波分析商业软件的模拟计算结果吻合,但计算时间大大缩短.并且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采用等效传输线模型算法计算腔体内的场分布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献文  陈波  侍茂崇  邱绍芳 《广西科学》2004,11(4):375-378,384
采用潮流控制方程和湍流封闭方程构建完整的三维浅海潮波定解方程组,通过建立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计算钦州湾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模拟结果与同步进行的岸边潮位及海上潮流的观测值校验结果表明,实测潮位资料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潮位变化为1d中出现1次高潮和1次低潮,1个月内出现2次大潮和2次小潮,大潮潮流约4.Om,小潮潮流约1.Om.实测潮流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最大流发生时刻、转流时间以及潮流性质与计算结果相差不大,潮流速度和潮流方向也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模拟计算结果真实地反映钦州湾的潮位变化和潮流运动状况。  相似文献   

16.
南黄海辐射沙洲成因的潮流数值模拟解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接近计算海域自然陆架坡度的均匀倾斜海底,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的潮流椭圆和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辐射状潮流场不依赖于海底地形而存在,相反,可能是产生和塑造辐射沙洲的主要动力,并用潮流和潮余流的计算结果,对沙洲区海底沉积物的运移,分布,海底沙洲北大南小的不对称性以及海底沙洲的动态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三维热扩散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Kolmogoron和Prandtl假设,将均匀流体的湍粘性与局部能量联系起来,引入计算网络无法分辨的次网格能量,计算出质量,热量和动量的水平,垂直交换系数,建立了三维湍能封闭模型,将此模型用于热污染预测技术研究中,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出瞬时瞬时潮流场,进而预测温排水引起海水升程度与范围,并计算了风对温排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Bi系高温超导体电流密度的实验数据,采用低温场临界态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给出了模型实验结果,通过Bi(2233)相厚模电流密度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发现在T附近Jc(T)的关系符合T.R.Finlayson等人提出的低温场临界态模型。由临界电流密度可以计算钉扎力,其结果与Y.Horie等人[4]的结果相近,这说明这样中晶粒边界钉扎是弱钉扎型的。  相似文献   

19.
对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连续潮流法和最优潮流法进行比较和分析.针对两种方法求得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存在差异性的问题,在定义两种方法识别电压稳定临界点类型的等价性基础上,指出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描述潮流的方程不一致.在计算稳定裕度的最优潮流新模型中,引入描述发电机无功出力与其机端电压的互补约束条件,并采用与连续潮流法相同的发电机有功增长方向.分别对IEEE 9节点、IEEE 39节点和某省级748节点系统进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结果表明由新的最优潮流模型获得的稳定裕度和分岔点类型均与由连续潮流模型获得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个淮三维浅水潮流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大连湾的潮流场计算,其中设水平方向的速度沿水深方向的变化为势物线型,仍将统治方程沿水溶方向积分,所得到的求解方程与传统的浅水垂向积分方程略有不同,对非线性项的垂向平均更加完整,数值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