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仿真手段说明了传统GM跟驰模型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紧随心理,明确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期望的车头间距;提出基于期望间距的加速度补偿概念,并利用量纲分析法构造加速度补偿项函数形式,充分考虑最大加速度和速度等实际跟驰条件约束,建立了基于期望间距的加速度补偿改进跟驰模型.实例仿真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弥补传统GM模型的不足,与实际跟驰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微观车辆仿真模型分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车辆跟驰模型是微观交通流仿真的一个基本模型,它是构成许多重要研究领域的基石.把车辆跟驰模型分为基于交通工程的跟驰模型和基于交通心理学的跟驰模型以及基于二结合观点的跟驰模型.从交通工程、交通心理学及二相结合的角度对几个常见的车辆跟驰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介绍了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模原理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微观交通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观交通流仿真跟车行为ANN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观交通流研究中的车辆跟驰模型是交通仿真的一个基本模型,由于实际道路上驾驶员信息的获取困难,建立的车辆跟驰模型难以标定或验证.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五轮仪试验系统获取的城市道路车辆跟驰数据,建立了车辆跟驰行为的神经网络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自适应巡航控制跟驰模型的效率和安全性,考虑不同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差异性,根据驾驶员以往的驾驶行为特性,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驾驶风格进行判别和分类,作为优化自适应巡航控制跟驰行为的依据;提出智能网联环境中自适应巡航控制跟驰优化方法,基于对不同驾驶风格车辆的动力学分析,引入驾驶风格修正系数、安全冗余修正系数、响应延迟时间,针对不同前车驾驶风格,建立改进的自适应巡航控制跟驰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原自适应巡航控制跟驰模型及对比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原自适应巡航控制跟驰模型和对比模型,所建立模型的加速度曲线和车头间距曲线均更平缓,可以有效提高跟驰效率,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车辆跟驰问题的建模及其求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普遍存在的车辆跟驰问题,根据交通动力学中的跟驰理论,将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出了滞后时间与跟驰状态有关的非线性跟驰模型.从工程实用性出发,给出了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和基于跟驰平衡状态下车速与车距关系的迭代数值解.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和算法能获得现实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基于制动过程的安全距离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前后车之间的速度关系和车辆制动减速度的渐变过程,建立了单车道跟驰状态下车辆跟驰的安全距离模型。通过Matlab仿真计算,从理论上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模型计算的安全距离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最后,通过VC++建立了十字交叉口的仿真系统,进一步检验了改进模型在保证车辆安全跟驰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减小交叉口的总延误,从而减少交通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多车道下的车辆行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混合交通的特点,提出一个新的车辆行为模型,模型由跟驰模型、邻车影响模型和换道模型共同组成.在新模型中将车辆的跟驰状态划分为一般跟驰和自由行驶,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的反应延迟.同时,鉴于多车道间车辆的相互干扰,还建立了邻车影响模型,探讨同向及对向的相邻车辆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运用面向对象开发环境VC 6.0对模型进行软件实现,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证明所建模型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951-8955
交通仿真是ITS的重要实验研究手段。传统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特别是反映交通决策行为的车辆跟驰模型,未能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中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利用模糊积分理论确定驾驶员信息融合后对车辆应采取的反应行为。通过模型验证表明:在车辆跟驰模型实施之前,利用模糊积分算法模型化驾驶员在多源信息融合条件下的反应过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为改进交通流模拟,提出了微观与宏观统一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从微观的车辆跟驰模型出发,假设路段单元体中的车流为整体,且单元体的运动遵守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车辆跟驰运动模型,那么该模型在变换为欧拉坐标后,与流量方程结合,推导出宏观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模型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良好地模拟交通流的堵塞和疏导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地下快速路交通流的运行特性,利用驾驶模拟器获得的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针对地下快速路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车辆跟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标定与验证。首先,根据上海市北横通道东段场景模型进行驾驶模拟实验以获取车辆跟驰数据;其次,选择了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建立车辆跟驰模型,对模型改进并引入了驾驶行为约束条件;最后,利用实验数据对改进过的SVR车辆跟驰模型进行了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驾驶行为约束的支持向量回归车辆跟驰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地下快速路中的车辆跟驰行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在其他地下快速路上也有较高的精度。建立的车辆跟驰模型可以量化地分析地下快速路中跟驰车辆间的相互作用,为进行交通仿真和风险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道路交通设计方案与实际道路交通场景的仿真.根据研究所需道路的地形地貌、几何特征、路面条件和交通需求,在AutoSim模拟舱实验平台中实现了道路交通人机交互系统的场景仿真技术:道路三维地形和三维模型的建立,三维模型的简化、渲染,行车道路面铺设以及道路交通场景再现.实现了在AutoSim模拟舱实验平台中道路、交通和环境的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12.
谐波叠加路面输入模型的建立及数字模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路面输入模型在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分析研究中是很重要的,对谐波叠加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编制了运用该模型生成随机路面谱的软件,对国标GB7031-87中规定的各级路面不平度进行了数字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复杂且不规则的路面形状,适应于任意形状的谱密度的平稳随机过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祝新  王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4):1548-1554
基于传统的医药冷链物流配送模型,在考虑道路通行状况对模型求解最优路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综合成本为目标函数的配送模型.同时,将实际配送情况进行参数化数学建模,并通过一个数值算例,使用蚁群算法求解考虑道路通行状况的配送模型与未考虑道路通行状况的配送模型,将求解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路况条件的配送模型求解得到的最优路径比未考虑路况条件的配送模型求解得出的最优路径效果更优,综合成本降低11.96%,考虑路况条件的医药冷链物流配送模型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步态训练机器人是一种可以模拟在不同路况下行走的机器人.针对控制系统能够适应不同路况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适应负载、速度变化的变参数PID控制器,并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平地行走、上楼梯和下楼梯3种步态轨迹的跟踪曲线均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控制器适应了速度、负载变化的影响,满足机器人对不同路况模拟的各项要求.该研究为步态训练机器人对不同路况的进一步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滤波白噪声的汽车平顺性时域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行汽车平顺性建模和仿真,给出了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的标准和改进两种形式。对应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改进形式,总结了基于滤波白噪声的路面不平度激励的时域模型。由前后轮路面不平度激励的相关性和一阶Pade算法,建立了前后轮路面不平度激励的时域模型。基于平面系统假设,建立了汽车平顺性四自由度平面系统模型。提出了基于滤波白噪声的汽车平顺性四自由度平面系统仿真算法。在B级路面和常用车速60 km/h下,对某轿车平顺性进行了时域仿真,获得了前轮和后轮路面不平度激励和振动响应量的时间历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滤波白噪声构造路面不平度激励和对汽车平顺性进行时域建模和仿真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用于车辆平顺性仿真的随机路面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先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96-8799
总结了当前时域路面建模中所用的几种方法,根据积分白噪声方法提出构造任意指定路面不平度系数路面的方法,利用虚拟激励法进行了证明,并对其离散化处理过程进行了推导,同时进行了仿真与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构造路面,过程简单,所构造路面的功率谱密度与给定功率谱密度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履带车辆非线性悬挂系统的ADAMS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元件特性,将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简化为非线性八自由度半车模型,并给出了应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的方法.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履带对路面激励的影响,并给出了路面时域输入的构造方法和软件实现.对常用车速和典型路面的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几何非线性,并能够对负重轮离地情况正确模拟.基于此模型,应用ADAMS的优化功能,可以得到履带车辆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最优悬挂阻尼和刚度系数.  相似文献   

18.
基于AMESim的路面谱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玉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5):4445-4448
分析了路面谱模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AMESim中采用图形化建模方式,通过对GB/T 7031-2005中相关数据的拟合,实现了标准路面的模拟,并将其用于对1/4车体模型的分析中。仿真结果表明AMESim的模拟准确性能够满足要求,可以用于汽车平顺性、道路友好性以及悬架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识别诊断道路潜在的危险路段,运用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从风险分析角度综合考虑道路几何线形、路面状况、路侧环境以及交通流组成等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并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综合多种事故类型,构建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用风险指数来综合反映道路上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从而用于定量地评价道路相对安全性.通过对实际工程设计阶段安全评价示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并直观显示行车风险沿道路全线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道路潜在危险路段的识别和路段间相对安全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以某双横臂悬架汽车为研究对象,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前悬架虚拟样机模型.通过虚拟仿真,得到其前轮定位参数,揭示其运动学规律.基于ADAMS/Car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建立粗糙水泥路面随机激励及脉冲路面激励,并分别进行汽车平顺性仿真.得到相应的人体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座椅处的最大垂向加速度,分别对随机路面激励和脉冲路面激励下的汽车平顺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路面激励下汽车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脉冲路面激励下对乘员健康无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