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针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碱氧一浴的工艺优化问题,通过对碱氧一浴前处理过程机理的分析,选取优化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并完成正交实验,找出最优生产工艺参数.实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工艺不但能达到更好的前处理效果,还能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
碱处理对亚麻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改变碱液浓度、浸碱时间和浴比,采用L9(3^3)正交实验对亚麻纤维进行碱处理工艺优化,研究碱处理对亚麻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碱液处理后,亚麻纤维的主体纤维比例增大,伸长性提高,并产生大量卷曲,但平均长度减小、强度下降.其中碱液浓度是影响亚麻纤维性能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铝工业排出赤泥为原料,研究高碱赤泥料浆化多级循环脱碱和碱回收联合处理工艺。经3个阶段的反应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料浆固含量为50%,w(CaO)=5%,陈化温度为70℃,过滤级数为4时,试样含水率低于25%,碱脱除率达79.43%,碱的质量分数为0.87%。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三种碱处理方法对细基江蓠原变型、混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和单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中温浓碱法”为提高三种江蓠琼胶凝胶强度的较好工艺,而“常温浓碱法”的产率较好.“中温浓碱法“三种江蓠琼胶的产率及凝胶强度分别为(次序同上,下同):38.6%、691g/cm~2、13.1%、637g/cm~2,13.9%、557g/cm~2,“常温浓碱法”,三种江蓠琼胶的产率及凝胶强度分别是:47.6%、509g/cm~2,19.5%、414g/cm~2,25.9%,326g/cm~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常压空气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棉织物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探讨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参数(化学助剂用量、处理时间、温度等)对退浆等级等前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棉织物能节约碱氧一浴前处理中化学助剂的用量,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温度,而且经温和碱氧一浴前处理后各指标超过了传统前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体外降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在体外对糖代谢的影响,采用与人肝细胞表型相似的HepG2细胞,检测24 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用MTT法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表明: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在中糖(11.1mmol/L)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8-十六烷基小檗碱最为显著.MTT结果显示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随着其烷基碳链的延长,其降糖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应用氧化退浆剂D-2和多功能精练剂AW分别对纯棉厚重织物进行无碱退浆和低碱煮漂联合工艺.分析氧化退浆剂D-2用量、退浆温度、退浆时间对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以及多功能精练剂AW用量、双氧水用量、煮漂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织物煮漂效果的影响,并将新工艺处理的效果与传统强碱前处理工艺处理的效果作比对.实验结果表明,用优化的工艺对纯棉厚重织物进行低碱前处理,处理后的织物毛细管效应值较高,强力损伤较低,手感柔软,半制品质量较好,效果优于传统强碱前处理的效果,而且煮漂废液含碱量低至0.96g/L以下,可以降低废水处理负荷,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辣椒碱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辣椒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市售辣椒粉为原料,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3个参数对辣椒碱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即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 h,料液比为1:6,此时提取的辣椒碱质量分数为14.78%.该方法证明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辣椒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江蓠加工过程中成分变化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江蓠藻及其琼胶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在碱处理过程中及提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井分析了蛋白质和主要矿物质成分与凝胶强度的关系。加工过程中江蓠藻中蛋白质和矿物质总的变化趋势是含量大幅度下降,而琼胶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一般与原料江蓠中蛋白质、矿物质含量无关,而主要与加工精制工艺有关。江蓠原料中的矿物质,如钠、锌、钾、磷等对江蓠的含胶量及其琼胶凝胶强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优化化学法制备麦糟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碱溶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NaOH浓度、碱溶温度和碱溶时间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中杂质含量的影响,分析因素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0.375 moL/L,碱溶温度60℃,碱溶时间70 min条件下,制备得到麦糟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质量较高,验证试验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35.36%,不溶性膳食纤维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96%,综合评分为75.48,与正交试验结果75.57相差0.12%,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三种碱处理方法对细基江蓠原变型、混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和单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中温浓碱法"为提高三种江蓠琼胶凝胶强度的较好工艺,而"常温浓碱法"的产率较好."中温浓碱法"三种江蓠琼胶的产率及凝胶强度分别为(次序同上,下同):38.6%、691g/cm2、13.1%、637g/cm2,13.9%、557g/cm2,"常温浓碱法",三种江蓠琼胶的产率及凝胶强度分别是:47.6%、509g/cm2,19.5%、414g/cm2,25.9%,326g/cm2。  相似文献   

12.
选择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采试验区T2k1克二中区T2k1的实际储层砂,在30℃、50℃下,按1/2(g/ml),1/5(g/ml),1/10(g/ml)三个固/液比分别与1.6% wt的Na2CO3溶液和1% wt的NaOH溶液反应8 h,120 h,360 h。监测了反应前后碱液浓度的变化,计算了各个条件下的绝对碱耗量。结果表明:随着固/液比减小和温度升高,储层砂的绝对碱耗量增加;1% wt NaOH的碱耗量大于1.6% wt Na2CO3的碱耗量,但碱剂类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绝对碱耗量的关系受固/液比影响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常山碱盐的胃肠道毒性,并探寻适合此类毒性药物的模式动物,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测定常山碱盐对斑马鱼的10%致死浓度(LC10,以质量浓度计)和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以质量浓度计),并应用斑马鱼肠蠕动抑制作用评价模型对常山碱盐的肠道毒性作用进行评价,包括肠蠕动抑制评价、肠道表型和肠道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常山碱盐对斑马鱼的LC10和MNLC约为10 mg/L和5 mg/L.在0.50,1.67,5.00,10.00 mg/L质量浓度常山碱盐处理条件下,斑马鱼肠道内容物含量明显增加,肠蠕动抑制率分别为27.78%,61.11%,77.11%,80.89%,常山碱盐对斑马鱼肠蠕动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肠道毒性表型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在0.50,1.67,5.00,10.00 mg/L质量浓度常山碱盐处理条件下,斑马鱼肠道褶皱减少或消失,肠道黏膜细胞变性,肠道黏膜破坏,肠腔模糊,肠腔变窄,且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与常山碱盐质量浓度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常山碱盐存在明确的胃肠道毒性,斑马鱼可作为模式动物应用于消化道毒性药物的致毒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江蓠藻酸化漂白及其琼胶分子结构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江蓠藻的NaClO漂白法和H2O2漂白法的漂白工艺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NaClO漂白法和H2O2漂白法均应在弱碱性条件下漂白,然后再酸化,既可达到好的漂白效果(白度>48)和容易出胶的目的,又能避免琼胶分子在漂白过程中分子结构的破坏,得到高强度的琼胶,这样可以协调解决琼胶白度与凝胶强度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隔膜电解法处理草浆黑液的可行性实验研究.隔膜电解法实验采用铸铁作牺牲阳极,石墨作阴极,多孔性的滤过式隔膜将阳极区与阴极区分开;阳极及其附近有铁的氧化与水解反应,碱木素的取代反应;阴极有析氢反应;水分子和钠离子在势场力作用下透过隔膜从阳极区进入阴极区,碱木素分子被隔离在阳极区;阳极区不断加入黑液,取走木素沉淀,阴极区不断取走回收碱液,从而实现碱液与木素的分离.在电流为1A、电压为8V及室温条件下电解12h,阳极区黑液的色度、悬浮物及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6.4%,75.3%和94%,碱回收率达到94%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处理黑液的碱回收技术,隔膜电解法处理草浆黑液比较容易直接嫁接到制浆工艺中,有可能成为解决草浆碱回收技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碱浸-电解法制备金属锌粉技术具有流程简单、环境友好、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能斯特方程计算了强碱性溶液中锌沉积的理论分解电动势,并考察碱浓度、锌浓度、极距、电流密度、搅拌等参数对金属锌粉质量和电流密度的影响,得到最佳的电解条件为:碱浓度4 mol/L,锌浓度30 g/L,极距3 cm,电流密度1000 A/m2,不搅拌.在最佳条件下电解得到的金属锌粉,全锌含量为97.38%,金属锌含量为96.79%,基本达到《锌粉的质量技术要求( GB/T6890-2000)》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燕麦蛋白具有高营养价值,可采用碱提酸沉工艺以脱脂燕麦粉为原料提取.以燕麦浓缩蛋白的提取率为目标函数,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碱提酸沉法的工艺条件予以优化,确定合适的提取条件为:浸提pH值9.5、液料比10:1、温度45~50℃、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燕麦浓缩蛋白的提...  相似文献   

18.
针对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排放的高碱性赤泥无法大规模处理这一世界性难题,提出了钙化-碳化法处理赤泥新工艺.首先将赤泥进行钙化转型,脱去其中的碱;再将转型后的钙化赤泥与CO2反应,回收赤泥中的氧化铝.并考察了温度、钙硅比及液固比等重要条件对赤泥钙化转型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一水硬铝石赤泥适宜的钙化条件为:温度160℃,钙硅物质的量比2.5∶1,液固比3∶1.钙化转型后,赤泥中的w(Na2O)由6.70%降至0.35%.XRD分析表明,赤泥经钙化转型后原先含碱的物相消失,钙化过程产生的主要物相为水化石榴石.  相似文献   

19.
燃料电池公交车电源配置生命周期评价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燃料电池公交车电源配置方案时,普遍只考虑行驶过程中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忽略了车辆其余各阶段对设计方案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分析了燃料电池公交车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能耗与排放,建立了其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分析得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电源配置存在最优解,并利用遗传算法得到最优电源配置方案.对于所分析的样车,在最优电源配置下其生命周期能耗与排放比纯电动公交车分别降低了24.86%和25.76%,比使用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公交车分别降低了12.11%和6.51%.  相似文献   

20.
使用Aspen-Plus软件模拟分析了氨氮废水汽提过程及含氨蒸汽吸收过程,优化了汽提塔理论板数、废水温度、废水pH等工艺参数以及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模拟优化了蒸汽循环汽提/NH3•H2O-硫酸吸收工艺,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可将蒸汽单耗降低到48 kg/t废水,并可将处理后废水中的无机氨氮量降到零水准。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氨氮废水的处理与装置改造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