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迁移和潜在抽象知识表征是内隐学习的两个重要基石,在人工语法学习研究范式下,对迁移效应产生机制的解释主要有两类:一是组块信息迁移的统计归纳理论,主张对测验序列进行分类的基础是序列成分组块分布特征的统计归纳;二是抽象类比迁移理论,主张是对测验序列进行分类的基础是在范例序列相似性基础上的重复成分的抽象类比.两种观点各持一说,其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争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对智能电源产品的造型形态、功能组件在交互界面中的体量规模,以及在空间设置中的视觉效果进行眼动实验.通过采集被试者在观察该类电源产品原型机与改良型样机的眼动数据,比较被试者在观察两款产品时眼动数据上的差异,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验证眼动实验对产品形态设计评估的有效性.实现眼动追踪技术与感性量化评价手段之间的结合,在判断产品视觉要素对影响用户认知效果上进行了探索性尝试.  相似文献   

3.
犯罪知情是指某人真实地感知过犯罪行为或了解与犯罪有关的人、事、物;犯罪知情分析实为判断人的长时记忆中是否真实存在与犯罪相关的信息。眼动检测可以采集被试在观看涉案材料时的眼动数据,通过视觉表象诱导、瞳孔直径测量、人像辨认与文字阅读的注视特征分析等方法,与观看无关中性材料时的眼动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其对涉案材料和中性材料在认知过程中视觉信息加工方式与情绪唤醒的差异,进而判断知情。犯罪嫌疑人拒供或伪供时,其观看犯罪相关材料时的眼动特征会表现出熟悉的反应方式;而证人伪证以及证人因虚假记忆而产生误证时,观看相关材料的眼动特征表现出的却是陌生反应。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设计心理学领域中眼动研究的文献回顾和分析表明,眼动研究被运用到广告设计、书籍设计、简历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等多个设计领域,但仍以广告设计为主要研究主题.此类研究多以被试在不同设计作品上眼动模式的组内对比作为研究的主要范式,且实验材料多为静态图片.国内设计心理学领域中眼动研究存在被试成分单一,实验控制两极化,以及缺乏除眼动指标外的其他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特点的研究和缺乏设计学原理的相关诠释等局限.未来该领域的眼动研究可能会出现强化眼动指标的决策作用、强调研究的生态化以及引入专家-新手研究模式等趋势.  相似文献   

5.
前瞻记忆是指对将要完成的活动和事件的记忆.从前瞻记忆的分类、研究范式、相关研究、理论解释模型对前瞻记忆进行分析,并展望了前瞻记忆的远景.  相似文献   

6.
Web信息诉求与用户任务交互的眼动模式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球运动是人类心理与认知状态的外在表现,已有的研究大多分别考察外界信息表象或用户内源状态对眼动的影响,很少有人专注于外界信息的诉求方式与用户任务交互对眼动的影响.本文利用眼动跟踪技术,采用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两种信息表达方式,给参试者分配喜好任务和匹配任务,考察Web信息的诉求方式与用户任务的交互作用对眼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参试者在不同任务条件下观察同一诉求方式的Web信息时,有着不同的眼动模式;且这种眼动模式的差异受到其所观察信息的诉求方式的影响.实验说明:参试者的眼动模式制约于内在任务的同时也受外界信息诉求方式影响,在充分考虑这两者交互作用的前提下,基于眼动数据进行用户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睡眠的记忆巩固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的类型、学习与提取测验的类型以及睡眠的不同特征?弱编码联系、外显编码的记忆相对于强编码联系、内隐编码的记忆提高得更多;慢波睡眠巩固陈述性记忆而快速眼动睡眠巩固程序性和情绪性记忆;陈述性记忆的提高来自相当短的睡眠时间,程序性记忆的提高似乎更多地取决于学习后当天的睡眠时间长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认知神经科学中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概念稍作介绍,并总结以往相关研究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展及功能性分离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概括。最后对有关记忆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视觉搜索实验范式,通过行为和眼动追踪数据揭示了基于形状相似、功能关联和语义匹配特征3类推理条件的图标搜索特性,通过方差分析法比较了不同特征推理条件对各测量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形状相似性引导下的目标搜索时间以及对于各搜索项目的平均注视时间均最短,所消耗的认知资源最少,无需深度信息加工即可进行目标识别;基于功能关联性的图标搜索过程中注意资源分配最广;而语义词引导下的目标搜索正确率最高.基于形状相似性和功能关联性特征推理条件下的视觉搜索行为可简化为搜索项目与启动图标之间的模式匹配以及功能层级隶属关系判断过程;以语义词为启动特征的视觉搜索首先需经过语义词特征的图形化过程,再对搜索项进行匹配判断.3类搜索情境中均存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特征.研究结果为人机界面中图标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注意力模型、说服知识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构建植入广告显著度和个体认知需求与广告有效性(品牌记忆、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眼动仪开展眼动实验,揭示植入广告显著度和个体认知需求对广告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植入广告显著度显著地正向影响受众品牌记忆,显著地负向影响受众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受众对植入广告的注意力资源分配和认知说服知识激发程度在植入广告显著度与品牌记忆之间起中介作用;受众对植入广告的注意力资源分配、认知说服知识激发程度及态度说服知识激发程度在植入广告显著度与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植入广告显著度对广告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只对高认知需求的受众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内隐认知视角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人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4):120-123
内隐认知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我国当前英语语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内隐认知研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意义在于:在语法教学中,应当尽可能让学习去体验和感悟英语,从而使其内隐认知机制在英语语法习得中自动发挥作用;语法教学应当注意先内隐后外显的顺序;教学中要合理地综合运用内隐式语法练习和外显式语法练习。  相似文献   

12.
内隐/外显认知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在整个认知系统中具有中心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内隐/外显认知研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意义.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尽可能让学习者去体验和感悟英语.从而使其内隐认知机制在英语语法习得中自动发挥作用,让内隐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此外,内隐学习还要与外显学习紧密结合,只有两种学习方式相互配合,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一个系统,词汇与语法密切相关.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词汇,由于词汇与语法的密切关系,因而明训诂必须通语法.实践证明,词语训诂(含校勘)只有与语法分析结合起来,其正确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约量表达的“主观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法的兴起,语言的"主观性"问题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近年来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主观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特性,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约量副词作为一种主观性的完句成分加入句子中,从而使原本表示客观的句子变得主观。  相似文献   

15.
依存语法是一种诞生于1959年的基于词间关系的形式语法,它强调以动词为句子中心,其他词汇依存于动词。依存语法具有形式简单、更适合于处理自由语序的语言、与语义关系接近等优势,使得其在处理汉语句子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在语法上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副词超常使用、词的重叠、词类转换、语码混用、特殊句式、省略简约等几个方面。在网络语言的语法规范问题上,应加强对网络语法变异现象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限定其使用范围,肯定并推广网络语言中有益的语法形式,纠正和抵制其中无益的语法变异现象,尽可能地减少其对语言规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个体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一直是攻击的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基础问题,但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个体的外显攻击.对内隐攻击的研究相对较为匮乏.本研究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大学生的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的发生特点,包括攻击的性别差异及类型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的关系.以1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任务分离范式中的偏好测验测评被试的内隐攻击,采用自我报告的攻击问卷测评被试的外显攻击.1)在外显攻击上,男性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女性,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个体言语攻击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之间差异不显著.2)在内隐攻击任务上,相对于攻击词,被试更加偏好中性词.3)内隐攻击的性别差异与类型差异均不显著.4)大学生的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结论: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存在性别差异与类型差异,两类攻击间无显著相关,支持内隐一外显结构分离论.  相似文献   

18.
王国庆 《科技信息》2010,(31):I0087-I0088
词语集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和文化于一体,主导着语言的结构和机制。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留学生习得汉语词语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找出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英语教学深化应体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眼语言特征的讲解,加强学生对英语这门科学的了解,提高自学及运用能力.英语词汇突出特点是它的多义性.词是有生命的、可变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应当特别注意英语小词,它是基本词汇中重要部分.词经搭配后形成新的概念是深化词汇教学的重点.现代英语语法特点是它的松懈性:词义注入语法而且语法大量以省略形式出现.根据语言特征,在学习方法上须加强逻辑分析的促进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An ERP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ther-relevant words and possessor-relevant words i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ther-relevant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a more negative ERP than possessor-relevant words during 300--900 ms whether in the implicit or the explicit memory tests. The N400 effect is also found in semantic processing of social materials. There is an ERP dissociation of retrieval formats between the implicit and the explicit memory tests during 700--900 ms, namel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relevant words and possessor-relevant words in the implicit memory whil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the explicit memory. Observed through Curry 6.0, the analysis of neural sources for other-relevant words and possessor-relevant words indicates that they have different locations. At 400 ms, activity is found in the left precuneus during possessor-relevant words processing. Both the right and the left precuneus are activated during other-relevant words processing. However, at 600 ms their location is both in the left precuneus. In a word,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cognitive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relevant words and possessor-relevant words, and other-relevant word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cipient himself/herself are strongly responded to, which reflects that there is a bigger attention bias to the stimuli concerning the percipient himself/herself than to processor-relevant w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