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刘明兰  张志明 《甘肃科技》2009,25(14):161-162
三畏复肝汤是用二对畏药,一对反药为主组成,以“以毒攻毒,以偏纠偏”为组方原则。笔者近年来用本方随证化裁,以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袁智勇  范建民  张稳  毛京京  周鸿图 《科技信息》2012,(22):30+32-30,32
目的:观察资阳固本方治疗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西医常规治疗,加服资阳固本方胶囊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心衰积分、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心衰积分、NT-ProBNP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资阳固本方胶囊与西医常规治疗合用,明显改善心功能、心衰积分的同时,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临床疗效好。资阳固本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3.
丹栀逍遥散出自《内科摘要》,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逍遥散"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二药组成,具有清热养血、疏肝健脾的作用,多用于肝郁血虚而偏于火旺之证。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数种妇科病证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13,(12):88-89
1.10月19日.窦玉沛、顾朝曦副部长主持召开部长协调会,研究进一步做好SOS儿童村工作。2.10月23日,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残疾军人证》换发工作.新证由批准机关统一办理。新证换发工作自2014年1月1日开始,至2014年12月31日结束。换证期间.新旧证件均有效。从2015年1月1日起.旧证作废。  相似文献   

5.
对256例老年病患者根据血瘀证诊断标准分属血瘀证和非血瘀证两组,同时设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体积(MPV)及分布宽度(PDW)的测定.结果发现MPV和PDW在老年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血瘀证组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提示中医理论“老年多瘀”有其科学性,老年病血瘀证存在着MPV和PDW异常变化,为临床诊断此证提供微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来源辖区内食品批发单位按照“黑龙江省食品采购销售管理办法“索取的证明。二、方法及内容按照《黑龙江省食品采购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索证管理办法“,需要索证的食品,逐一品种登记,审验。凡不符合“索证管理办法“的证明,为不合格索证。三、结果1、本次调查共10家,分别为国营、集体和个体食品批发单位,共1114件。符合索证管理办法479件,合格率为43%。其中国营212件,符合系证管理办法164件,合格率为77.36%;集体599件,符合索证管理办法262件,合格率43.74%;个体303件,符合索证管理办法的53件,合格率为17.4…  相似文献   

7.
在几何的证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探求证题思路,而探求证题思路又依赖于题目中的某些触发因素.思维定势是我们探求证明思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两个例题,论述了运用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探求证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滤纸片法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钛铁尾矿冶炼过程中的微量钪,并以元素Cr作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元素和试样表面的影响,本方法制样简单,分析速度快,分析范围为0.5~30g/t,当浓度为5.1g/t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0%。  相似文献   

9.
对共轴光具组成象理论推证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牛顿型物象公式引出共轴光具组的焦距、主点和节点,并对共轴光具组成象理论进行了推证.推证过程比传统方法简单,紧凑,而且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10.
以鹿骨胶为主治疗骨质增生症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鹿骨胶为主组成抗骨质增生一号(基本方:鹿骨胶、熟地、鹿含草、骨碎补)治疗各种类型的骨质增生51例,疗程最短15天,最长80天,平均34天.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2例,痊愈显效率为51%,总有效率达96%,X光复查骨质增生减退或消失者6例,本方对各种类型的骨质增生均有效,而以颈椎骨质增生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羌活胜汤出自宋金时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杲的《内外伤辨论》方由羌活、独活、藁本、川芎、蔓荆子、甘草所组成。具有祛风胜湿的功效,主治寒湿在表、头痛、头重、腰脊痛重、或一身尽疼,不能转侧,恶寒微热,脉浮之证。笔者遵东坦之法,在从事高校的医疗保健工作中,运用本方治疗由风湿引起或因机体阳阴失调所致的各种病证,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不揣浅陋,敢陈管见,就本人在监床中运用本方的一点体会举病案数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IUD致出血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瘀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9例IUD致出血副反应患者按一定标准分属脾肾阳虚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血瘀证两组,同时设25例带环后月经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分析。结果发现:脾肾阳虚血瘀组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血浆比粘及全血比粘低切值高于对照组;肝肾阴虚血瘀组的五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全血比粘高、低切值均高于脾肾阳虚血瘀证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提示本病血瘀证均存在差血液流变学改变,且证型不同,变化也不同,为临床鉴别不同型的血瘀证提供了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中医对精少症的辨证论治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研究.提出了从肝肾论治精少症的论点,同时也要重视脾胃后天之本.辨证分型为三大证候,即精热证、精瘀证、精虚证,对此三大证候,论述了其病因病机和主要临床表现,确立了治疗法则和方药.对精热证治以清热泻火,湿热者则清利湿热,虚热者则清热养阴;对精瘀证治以化瘀通精活络,寒滞肝脉者治以温经散寒,化瘀通精;对精虚证则治以补益法,偏阴虚者则补阴填精,偏阳虚者则补阳填精,对阴阳虚损寒热不明显者,则大补精气,对气血两虚者则治以补益气血以充先天之精.对精少症形成了理法方药统一的比较规范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比较。1.中医“证”的动物制模有别于西医病理模型。2.根据导致脾虚证的多种病因而采用多种造模方法,同时又结合脾虚证的统一标准衡量复制出的模型的一致性、可靠性,并进行药物反证,体现了造模方法的不同性与证明同一性相结合。3.不同的造模方法反映不同的病理机制:如大黄、番泻叶等苦寒之品制模系“大泻伤脾”、“苦寒伤脾”的因泻致虚;以利血平等制模则为因虚致泻;而虚证模型(如阳虚模型、阴虚模型等)虚而不泻则与具有泄泻的脾虚证模型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中给出柯西不等式的3种证明方法,即利用行列式方法证、利用欧氏空间中内积性质证和利用初等方法证.并举例说明柯西不等式在不等式证明中应用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钟嵘诗品陆士衡条疏证》颇有误漏。对“才高辞赡,举体华美。气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数句的《疏证》补证如下:1.指出《疏证》所引葛洪《抱朴子》语有四处错误。2.通过疏释“才高辞赡,举体华美。气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数句,补述《疏证》对陆机诗源出问题的疏漏;其中特别对比了曹植、陆机、谢灵运等三个同源诗人的六异十同;并指出《诗品》对陆机的这几句评语体现了钟嵘主“中和”的诗学理想及评诗时所用的所谓“圣贤”、“英雄”的标准和层次。  相似文献   

17.
从产学研合作教育和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特征及核心出发,对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生物实用技术专业尝试多证制办学模式的实践,论述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多证制办学模式中的“通道”作用,突出构建多证制办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伟彤 《科技信息》2009,(7):126-126
本文通过国内在脾胃功能失调方面的研究报道,指出脾虚证在消化功能、能量代谢,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指标的改变.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脾虚证的发生机理,并建议设计出接近动物损伤状态的动物模型,从而进行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91年全苏数学冬令营第五天竞赛第1题是:已知数列{an}满足且a1=1,证明对所有的n>l,数恒为自然数.文献[1]中曾给出过证明,但其证较繁难,且对a1=1有较多的依赖,不易进行推广.本文先对原题作演变,给出简证,再对a1的值进行推广.注意到条件(1)改写为,作代换,可将原题演变为命题1已知数列{bn}满足且则对所有的都恒为自然数.证;只须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更加的命题:在命题1的题没下,数1)都是自然数(n>1时).,放结论成立;设当n=k时结论成立,则当时,有2由归纳假设知也是自然.证毕.下面要探究的一个问题是:对满…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中医药治疗椎间盘病的规律,提出了髓痹为椎间盘病的中医病名.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乃肝肾亏虚,实则殆由用力不当、跌仆闪挫而直接损伤了三条主要经脉,即督脉、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又易招致风寒湿邪气之侵袭,致使瘀血阻络,风寒湿阻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治疗此病的基本原则是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结合兼证进行辨证论治.自拟基本方结合兼证加减变化,治疗126例,其中治愈76例,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治愈显效率85.7%,总有效率96.8%.认为中医药加休息是保守治疗椎间盘病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