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学生成绩预警系统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目前学生成绩预警系统的缺乏时效性和全面性等问题。提出了将过程性评价引入学生成绩预警系统,实施包括教师教学水平分析和课程设置分析在内的全面性学生成绩预警系统的改进措施。设计了学生成绩预警系统的E-R模型,给出了基本实体、单衍生实体和组合衍生实体的定义。明确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实现方案,划分了学生成绩预警系统的学生成绩预警、教师教学水平预警、课程设置预警和数据管理等子功能系统,其中学生成绩预警功能系统包括一级学生成绩预警和二级学生成绩预警等子系统,数据管理功能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指标维护和查询等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本校基于校园网络的学生成绩查询系统的开发,该系统运行在安装有ⅡS的WindowsNT环境下,提供了基于Internet/WWW的学生成绩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基于WAP手机学生成绩查询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手机的普及使用,利用手机上网原理,针对手机屏幕小和运行速度慢的特性,设计并实现了手机学生成绩查询系统,使学生在上网不方便时,通过手机查询成绩及其其它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运用FoxBASE+关系数据库技术设计和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学生成绩的输入、修改、成绩汇总和平均成绩计算、名次排列、查询、打印等问题,且具有运行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还不是很完善,给学校的信息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负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今天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改善这种状态,实现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应包括班级、教师、课程、学生、成绩等基本信息的维护,学生成绩的录入和查询,各类综合成绩的运算和提交,奖学金等级的评定、查询和打印,各重要数据库表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以及对已毕业学生所有相关信息的删除等功能,同时还具有录入高效、查询完整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辽宁工学院物理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和相关的技术实现。本成绩管理系统适用于开放式实验教学,便于对学生成绩的管理以及学生的网上查询。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园网的成绩查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基于校园网成绩查询系统的结构,并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讨论,在介绍动态页面程序开发ASP和数据库访问技术ADO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ADO构建具有安全性的成绩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利用Delphi和数据库技术的院系本科生成绩查询统计系统的开发和技术要点及查询系统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校公共体育成绩的管理涉及众多学生、众多测试项目,操作繁琐,容易出错。为了提高成绩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现开发出一个学生公共体育成绩考评管理系统。该系统允许学校管理员、教师、学生登录。主要分为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这三个模块,而每个模块中又分为多个小模块,使得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学校管理,教师查询学生成绩及管理,也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体育成绩。该系统采用B/S模式、以Apache Tomcat为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SQL 2008数据库,所有的数据表建立于数据库中,系统采用JSP技术调用SQL数据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徐凯 《科技信息》2008,(32):89-89
网上成绩查询系统是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成绩查询,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动态语言使用ASP,最后给出部分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安军 《河南科学》2001,19(2):129-133
介绍了一种利用前向散射实现的交叉型双光路能见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学发射与接收、信号放大与处理及结果显示三部分。简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对其技术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连云港国家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为背景,基于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设计思想,运用运输系统规划理论,对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以业务需求为基础的分层分析和设计模式,提出了从物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到具体的运营操作模式的系统结构和运营框架,分析了公路主枢纽的主要业务需求,设计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式,并设计了具体的应用系统。该业务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模式可以很方便地推广到其它的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输入时滞对Timoshenko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镇定边界具有输入时滞和载荷的Timoshenko梁系统,利用Backstepping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控制器来补偿输入时滞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稳定的闭环系统。首先,给出一个与原时滞系统等价的无时滞系统;然后,构造一个Backstepping线性变换,并证明这个线性变换是有界可逆的;最后,通过这个变换将无时滞系统转化为一个稳定的目标系统,并设计出相应的控制器。结果表明,此无时滞系统与目标系统是等价的,其反馈控制律可以镇定原来的时滞系统。研究方法解决了输入时滞对弹性系统的负面影响,丰富了分布参数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及其稳定性理论,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PEBS法理论中应用奇异摄动理论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PEBS法理论中应用奇异摄动理论给电力系统带来的限制.对于有阻尼的电力系统,本文证明了频率偏差的各个分量必定有界.当摄动系统的发电机惯性时间常数趋向于零时,各频率分量也趋向于零.如果摄动系统的轨线一致收敛于退化系统的轨线,则退化系统的各轨线必收敛于平衡点,即退化系统完全稳定.由此得到电力系统应满足的2个必要条件,即摄动系统及其退化系统或广义梯度系统完全稳定.在使用该法时,应验证这2个条件,以保证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地热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中国地质和地热资源复杂。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能源,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对包括单级闪蒸、双工质循环、两级闪蒸和闪蒸-双工质联合地热发电的单级和两级地热发电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冷却方式的单级和两级地热发电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间接冷却;两级发电系统的净发电量高于单级闪蒸的净发电量,地热水温度较高时,尽量采用两级发电系统;闪蒸-双工质地热发电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较高,产汽率较低,既有利于减少设备体积,也可以使发电系统处于正压运行,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在超高射频武器发射动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金属风暴”武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其刚弹耦合的发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该武器系统特征方程,计算了系统固有振动特性;构造了系统增广特征矢量,实现了其系统动力响应的精确分析。通过数值仿真,获得了该武器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系统动力响应、内弹道、弹丸起始扰动,仿真结果可用于该武器的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多个延时时间对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多源激励下非线性隔振多时滞反馈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变换得到了系统的特征方程,由于特征方程是超越函数方程,只考虑含有两个反馈延时时间的情况,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临界延迟时间。结果表明,当系统方程为自治系统时,延迟较小时,系统的响应具有收敛特征;延迟较大时,系统不稳定。当系统在多源激励下时,在延迟较小的条件下,系统处于周期振动状态;而当延迟较大时,系统进入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computer aided garment design system first, and then brings forward the frame of intelligent garment desig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lligent syste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lligent pattern design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ule of the whole system. The use of an expert system to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pattern design system is then proposed and the key technique of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at last.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系统及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详尽讨论了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点,分析了求解建筑热湿负荷的国内外现状及建筑热湿负荷的影响因素,指出建筑热湿系统是一非本征灰色系统,并对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如何应用于建筑热湿系统提供了思路,最后指出该方法能够得到建筑热湿负荷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20.
根据液压变压器控马达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动态方程,利用线性化理论,建立并简化了系统传递函数.理论分析表明,液压变压器控马达系统同时具有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性质.对于等配流槽液压变压器,当液压变压器控制角小于30°时,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当液压变压器控制角大于30°时,系统为非最小相位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当液压变压器控制角大于30°时,系统的阶跃响应表现为负响应,系统具备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特性.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液压变压器控马达系统不适用于高精度转矩转速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