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兆德 《今日科技》2004,(Z1):28-30
一、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上一世纪90年代起,"国家创新系统"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家创新系统"在世界范围不断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支撑和引领着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8月,随着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未来5年里上海的科技创新得到了一个系统规划和前瞻布局。《规划》为上海描绘了这样一幅科技创新的宏伟蓝图:5年后,上海市将投入更多经费用于科技创新,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将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0%左右,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0%左右;5年后,上海市科研技术人员比重将会更大,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75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政策服务部于2008年开始编制《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年度工作报告》,其中所反映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政策落实情况,获得了政府、科技园区及科技企业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科技政策体系和功能,反映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营造的客观过程和成效,本刊将陆续对其精华部分进行刊登,使其成为提升上海市创新环境、提高创新实力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创新空间结构是指各类创新要素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状态,优化城市创新空间结构是提高城市创新效能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有关成果,对1991---2014年间北京和上海科技创新空间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科技创新政策突出体现七大关键词:创新系统构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盘活科技成果资源,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占领科技创新主战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第一资源,科技人才吸引培养;科技创新工具优化,科技金融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双翼齐飞,科学普及节节开花。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提供重要保证。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发挥基础性支撑和保证作用。我国区域划分包括多级行政管理单位,其中县(市)行政建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单元,属于基层范畴,涵盖了我国90%以上的国土面积和75%以上的人口数量,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沿阵地。加强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郭明  牟蔚远  张青  袁玮  王锴 《天津科技》2007,34(1):22-25
围绕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创新环境支撑体系,分析了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存在的差距,提出构建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与目标,体系构建的战略重点及任务,并相应地指出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阐述构建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体系的架构,探讨创新内容、创新原则及发展规律。为高校科技管理再发展提供了创新基础,丰富高校科技评价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开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创新 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1、围绕国家目标,科技创新成绩显著 "九五"期间,高校科技经费从1996年的47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42亿元,每年平均增长20%.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2 5%左右,国家"863"计划项目的30%以上,国家"973"计划项目的30%以上,2001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76%,重点项目的56%;发表SCI论文占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近70%,发表EI论文占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华东科技》2015,(2):28-29
<正>建设全球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被上海市委列为今年的"一号课题"。而如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从哪些方面入手则是当下政府、企业、机构所瞩目的焦点。本期封面故事,既是投石问路,又是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是杂志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活动中的一篇约稿,文章翔实的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科技创新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第一、二、三次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互促进关系,及面临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第四次农业科技革命)建设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的必要性。并指出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构建地方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暨构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目标,坚持的原则和新体系的构成,建设山东省农业科技知识及技术创新中心、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基层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机构、技术中介机构、农民农户及其他农业生产单位功能的确定。并对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体系系统的多元化、体系系统的竞争性、体系系统的主导性、体系系统的层次性、体系系统的开放性、体系系统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之年。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枢纽城市,上海始终勇立科技创新潮头,发挥着创新引领和辐射示范作用。2019年,上海市的科技创新榜单可以说是成绩斐然。为了表彰在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成果和科技工作者,"2019年度  相似文献   

14.
集中力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科技信息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试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建议,集中资金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山西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建设山西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模式以及山西科技创新系统的目标体系,并对山西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文章旨在于回忆建党百年历史中,于不断探求科技发展规律中,结合上海在不同历史时期科技事业发展的重点与特点,围绕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定位,对标国家战略,梳理并总结出有利于加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范本与经验.文章从回顾上海科技发展历史入手,以"上海科技源远流长""党旗引领创新征程""上海科技砥砺奋进""忆昔峥嵘逐梦远航"4个部分为主要线索,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在各个历史时期围绕党中央对于科技发展的战略引领所形成的自身定位与探索,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看规律、梳脉络、悟思索、谋未来.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建设世界创新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重要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雪花模型”;其次探索建立了我国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和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保险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科技创新各个阶段中产生的可保风险类型分析 ,构建了科技创新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丰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科技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8%左右。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技创新为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加强 《科技与经济》2002,15(1):1-4,14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践,探讨建立符合科技持续发展规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框架,论文还分析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单元的运作方式,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又向市场反馈,辐射和渗透的市场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体现前瞻性,先导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