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欣  贾方 《科技资讯》2012,(13):50-50
天津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被国家确定为防洪重点城市。为防治水旱灾害,建国以来天津市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河道整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在努力提高防洪抗旱工程能力的同时,应充分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大力加强防洪抗旱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全面改造和提升防汛抗旱效率。  相似文献   

2.
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应对水旱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东阿县为例,探讨了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进入9O年代以来,我国水旱灾害连续不断,大有日渐频繁和加剧的趋势。辽河、海河、淮河、黄河、长江的连年洪水,黄河的长时间断流与北方大面积的干旱和荒漠化,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认真反思水旱灾害日渐频仍的根由。一、水旱灾害为什么愈演愈烈?建国以来,我国在根治海河、淮河,治理黄河、长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黄河50年无大患就是水利工程的重大成就。但是,在防上水旱灾害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我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度提高,工程治理越搞越大;另一方面水旱灾害也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水旱灾害频发,对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目前吉林省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亟待加快水旱灾害的防御体系建设,实现中、小洪水可控制和利用,较大洪水安全行洪和过境,特大洪水能抗御和减少损失;一般旱情不成灾,中等旱情可控制,较大旱情少损失的目标。本文针对现有防洪减灾体系和防汛抗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10,(5):22-22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广大科技特派员主动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指导帮助农户抗旱自救,配合了地方抗旱保春耕工作的开展。在摸清灾情,制定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科学抗旱培训班、抗旱科技咨询等活动,为广大农户传授科学抗旱的方法技术。并围绕农作物生长、人畜饮水安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旱情、苗情、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长江防洪治水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防洪需要科学的治水思想、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投入。当前,长江防洪急需的是科学的治水思想,而创新思想的产生首先需要理念的更新。本文提出需转变的观念为:对洪水与洪灾的认识,应变“视洪水是灾害”为“视洪水为资源”,变“视水如虎”为“视水如友”;关于人、水、地关系,应变“人水对抗”为“人水协调”,变“以土为本”、“以粮为纲”、“与水争地”为“给洪水让地”、“以土地换和平”,变“征服自然”为“与自然和谐”;关于堤防,应变“堤防万能”为“堤防有限”;关于蓄洪区建设,应变“蓄洪垦殖区”为“蓄洪垦殖养殖区”;对水旱灾害的防治.应变“防洪抗旱”为“防洪防旱”;对于泥沙,应变“泥沙之害”为“泥沙资源”。  相似文献   

7.
对离体小麦叶片在室内自然干化失水率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室内自然干化失水率可作为小麦抗旱育种工作中鉴定评价品系(种)抗旱性的重要水分生理指标。此项技术测定方法简单,样本可容量大,结果较为可靠,适合抗旱育种工作中对大量的杂种世代材料测定和筛选,是一种选育小麦抗旱品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和拓展安徽乃至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研究领域,通过对皖江地区各府县志文献资料关于水旱灾害的记载,使用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明清时期水旱灾害的发生特征、变化趋势及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水灾居多且呈频次不断上升的趋势;二是区域间水旱灾害存在不均衡性;三是水旱灾害发生的交替性和长时段上的相对均衡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旱灾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湖北省旱灾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季节性,连续性等;认为旱灾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包括天气气候因素,地形地貌因素,环境资源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抗旱农业体系,进行人工增雨,改善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等与水有关的问题和;中突日益突出,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水资源开发也正在向以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水资源综合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抗旱技术立足于从水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研究抗旱避灾,但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靠天救灾”,技术的含量较少。本文从农业信息化的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四川农业干旱的状况、信息化在四川农业抗旱减灾中的作用、四川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四川农业抗旱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以及正确处理信息化经营与传统抗旱技术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旱灾害的发生并非单纯的自然事件,区域性的特定致灾因子耦合形成了鄂东南区域水旱灾害孕灾的基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及其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则是鄂东南低山丘陵区水旱灾害成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6种灌木进行抗旱性比较研究.用隶属函数及主成分分析法对6种灌木25项抗旱性能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比较.结果表明,6种灌木抗旱能力大小为天目琼花>金银忍冬>京山梅花>麻叶绣线菊>小紫珠>胡枝子;6种灌木抗旱性的聚类分析得出,天目琼花、金银忍冬、京山梅花和麻叶绣线菊为高度抗旱类型;小紫珠为中度抗旱类型;胡枝子为抗旱性较差类型.  相似文献   

14.
百合鳞片室内催培技术可节省成本的投入,经济效益显著;在浅山地区引种并抗旱栽培百合,丰富了这一地区的作物种类,且营养丰富、品质好,是浅山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导作物。  相似文献   

15.
杨宝时 《河南科学》1991,9(3):97-101
本文从分析历史上的水旱灾害着手,简明地阐述了水旱灾害的发生和危害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文中把水旱灾害放在一个大系统内来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对水旱灾害的认识.文中指出的减轻黄河洪水危害、提高河道排涝标准、加强水利配套工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适度发展引黄灌溉、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多层次的系统研究、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昌盛等,都是在对水旱灾害新的认识基础上提出来的综合性减灾措施.最后,作者得出,水旱灾害是一个动态概念和战胜水旱灾害的相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浅谈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高速公路边坡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蓄水和集水及保墒造林技术、保水剂与化学抗旱剂抗旱造林技术及其他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张建伟 《甘肃科技》2004,20(11):180-181,190
抗旱造林技术是以径流利用为基础,以降水的合理时空分配为手段,围绕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水分的无效损失而展开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的核心技术是集水整地,辅以栽植保护措施和抚育管理,基本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郭亮  王颖  石玉和 《科技信息》2011,(10):I0334-I0334
葫芦岛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其境内河流基本为独流入海、短小流急、暴涨暴落。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极易造成局部水旱灾害。水文站网的布设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防洪抗旱报讯预警工作的效果。因此,合理布设水文监测站网是很必要的。本文就葫芦岛地区水文站网布设现状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耐旱种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对986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旱性鉴定研究结果分析,将参试品种根据其性状抗旱指数的等级数值之和划分为抗旱型、中间型和不抗旱型;根据小麦性状对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反应的稳定性分为综合性状稳定型、穗数稳定型、粒数稳定型、株高稳定型和千粒重稳定型。这种划分对实现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品种增产作用和育种上有效地选择亲本种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浅谈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换梅 《太原科技》2010,(2):78-79,86
从抗旱树种的选择,土壤集水、蓄水和保墒抗旱技术以及保水剂和化学抗旱剂抗在旱造林技术中的运用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有严重季节性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