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罗非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该发明方法是通过在对虾养殖区内投放罗非鱼,从而实现对虾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高对虾的存活率。通过该发明方法可以避免虾病在健康虾群中传播流行,减少了人工清楚病虾、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效率和养殖成功率,给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鲤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该发明方法是通过在对虾养殖区内投放鲤鱼,从而实现对虾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高对虾的存活率。通过该发明方法可以避免虾病在健康虾群中传播流行,减少了人工清楚病虾、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效率和养殖成功率,给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对演丰、三江、灵山、大致坡、红旗、长流、西秀、府城等重点养殖区的罗非鱼(Tilapia sp.)、对虾(Penaeus sp.)养殖水体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初步摸清了近3年病害的种类、流行、发病特点及造成的损失情况.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是罗非鱼、对虾的主要病害,特别是白斑病、红体病、链球菌病、底...  相似文献   

4.
越冬亲虾是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和性腺成熟的亲虾,育苗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提高越冬亲虾成活率,为育苗前期提供数量充足而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是完成育苗指标的前提。可是,近几年来越冬亲虾的死亡率较高,各种虾病常因病因不明而无法控制,从而影响了对虾工厂化育苗生产的发展。有关对虾细菌性病害的研究日本,美国等都有报导。在我国也报导了对虾育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配合饲料营养对当前对虾养殖病害的关系,饲料的质量对虾池水环境的影响,以及饲料营养与对虾病害的关系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就对虾弧菌病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典型症状与组织病理变化、致病条件及对虾的防御机制作了一简单回顾,并就对虾弧菌病的中草药防治与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防治途径作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1989~1991年间,对厦门中郊区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原生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亲虾黑鳃病的主要病原菌为镰刀菌(Fusariumsp);细菌性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弧菌属(Vibrio)、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对虾白毛病的病原生物有聚缩虫(Zoothamni-um)、独缩虫(Carchesium)、钟虫(Vorticella)和丝状细菌。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性的不换水对虾养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以来,在美国的一个研究所协会已经研究出一套与美国的商业机会与约束相一致的新的对虾养殖技术。在美国,土地和劳动力是很贵的,环境保护规则是很严格并且是强制执行的,因此,市场要求商质量产品的稳定供就大已经建立海捕健康亲虾及遗传改良的健康亲虾培育系统。并建立起先进的对虾病害诊断技术同害防治技术,例如新的对虾饲料及对虾养殖技术。但是近年来对虾丰在世界范围控制不住的传播,要求人们把病害排除在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9.
叶超霞  李威 《广东科技》2012,21(22):17-20
民以食为天,对虾是我们餐桌上的一大美食,但在当前水污染日益加剧、病害泛滥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吃到健康安全的对虾才是我们最为关心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沿海养殖对虾的疾病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我国沿海养殖对虾的疾病及其研究.迄今20多年来,已发现的病害有40多种,包括①病毒性疾病7~8种;②细菌及其他原核生物病10多种;③真菌病2~3种;④原虫病7~8种;⑤其他生物性疾病5~6种;⑥非寄生性疾病11~12种.文章对这6大类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防治及其研究现状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DD)、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肺泡-动脉压差A-aDO2的检测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对照组、106例患者(包括18例PE患者)体内DD、CRP、FIB含量与A-aDO2.结果:18例PE患者体内DD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PE患者体内CRP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PE患者体内FIB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PE患者A-aDO2与对照组、其他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DD、CRP、FIB与A-aDO2联合检测对PE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缺血性心脏病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峰运动VO2已经广泛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储备能力的评估。本研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心脏储备指数、通气效能指数来评价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衰患者运动心肺储备功能变化。选择170例心力衰竭病人(包括100 例缺血性心脏病、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75例正常人,进行症状限制性CPET。于运动前、运动高峰和运动后,分别测定心率和血压、峰氧耗量(Peak VO2)和VO2与预测最大VO2比例、无氧代谢阀、VE/VCO2斜率(通气效能指数)。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相似,血压和静态心率无明显差异, 运动心率明显下降,峰氧摄取量、无氧阈值、VE/VCO2斜率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峰心率明显低于扩张性心肌病。但峰氧耗量/预测峰氧耗量比例无明显差别。45例病人运动心率未达到标准。研究表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肺运动负荷测定的运动高峰VO2、无氧阀值及VE/VCO2斜率提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运动时通气效能和运动耐力下降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川崎病出现冠脉损害的患儿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其干预作用。方法研究39例川崎病冠脉损伤患儿血脂水平变化。对血脂异常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非洛伐他汀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一月后对比血脂水平。结果冠脉损害患儿血脂水平明显存在差异(P〈0.05),洛伐他汀治疗后冠脉损害患儿血脂水平可显著改善(P〈0.05)。结论川崎病冠脉损害患儿普遍存在血脂水平紊乱,洛伐他汀可改善川崎病患儿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5.
Species of malaria parasite that infect rodents have long been used as models for malaria disease research. Here we report the 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e of one species, Plasmodium yoelii yoelii,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with the genome of the human malaria parasite Plasmodium falciparum clone 3D7. A synteny map of 2,212 P. y. yoelii contiguous DNA sequences (contigs) aligned to 14 P. falciparum chromosomes reveals marked conservation of gene synteny within the body of each chromosome. Of about 5,300 P. falciparum genes, more than 3,300 P. y. yoelii orthologues of predominantly metabolic function were identified. Over 800 copies of a variant antigen gene located in subtelomeric regions were found. This is the first genome sequence of a model eukaryotic parasite, and it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use of such systems in the modelling of Plasmodium biology and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细胞色素P450表达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细胞色素P450是广泛存在植物体中的一种多功能氧化酶,它在植物对病原侵袭的防御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植物P450的多样性,及在寄主-病原物不亲和互作中的特异表达,证明了P450参与植物的抗病反应;同时,分析P450在植物抗病反应的作用途径,说明P450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周琳    覃映雪    黄力行    马英    徐晓津    林茂    鄢庆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333-338
为了研究大黄鱼源变形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在内脏白点病的高发温度(18 ℃)培养大黄鱼的病原菌——变形假单胞菌,利用玻璃纸覆盖平板技术制备其胞外产物,测定不同温度(低温不致病温度12 ℃、高发致病温度18 ℃和高温不致病温度28 ℃)下其胞外产物的酶活力.结果显示:变形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淀粉酶、丝氨酸蛋白酶类、天冬氨酸蛋白酶类、类胃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卵磷脂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比较大,28 ℃条件下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12 ℃或者18 ℃时的酶活力;半胱氨酸蛋白酶类、氨肽酶的活性和溶血活性受温度影响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变形假单胞菌胞外产物是其致病因素之一,但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在特定温度(16~20 ℃)下高发并非是由于胞外产物在该温度下的活性较高.该结果增进了对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合并肝损害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程及预后。结果86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患者中胆源性病因占58%,且由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者肝功能指标比较,ALT、TBIL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中MAP组与SAP组、死亡组与存活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均是TBIL、ALB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肝损害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上升和病死率增加。结论要重视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肝损害延长胰腺炎的病程,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抗病湿地松、火炬松家系评价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选择适合福建省南部地区生产推广的国外松优良家系,评价了福建华安西陂林场自美国引种的 抗病湿地松、火炬松基因库中各家系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引种的抗病湿地松、火炬松在福建省生长良 好,参试家系8年生时湿地松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分别为5.95 m、11.1 cm和3.30 m,火炬松平均树高、 胸径、冠幅分别为5.97 m、10.7 cm和3.66 m。抗病湿地松、火炬松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性状在家系间 存在真正的遗传差异,这种差异受到中度或者中偏强度遗传控制。以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为主要指标,按 10 %入选率,选择出M39×8等5个湿地松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冠幅平均值分别为8.69 m、13.9 cm、 4.48 m,分别比群体平均值高46.05 %、25.23 %和35.76 %,3性状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6.63 %、11.90 % 和17.22 %;选择出(5-142)×(5-148)等5个优良火炬松家系,树高、胸径、冠幅平均值分别为7.69 m、 13.8 cm、4.95 m,分别比群体平均值高28.81 %、28.97 %和35.25 %,3个性状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717 %、17.02 %和20.17 %。依据此选择效果,这些国外松优良家系可在福建南部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一个受接种疫苗和媒体报道影响的SEIR模型,得到决定疾病是否爆发的阈值R0和RC,并应用RouthHurwitz准则分析相应的特征方程,讨论了当R01时无病平衡点是局部稳定的,当1R0≤em Ic+βIc/ρ1+μ时,地方病平衡点P1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RC1时,地方病平衡点P2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并进一步应用Lyapunov函数讨论它们的全局稳定性.最后应用Maple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结果,所得结果改进和扩展了文献中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