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机制、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以及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市民群众体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重庆市市民群众体育的特征;主要结论:重庆市市民的体育价值观体现出多元性特征;体育活动方式以个人活动为主,其他项目的开展范围相对较小;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时间结构还不甚理想;体育消费水平虽然有了增长,但与经济增长相比还不成比例;娱乐是重庆市市民参与群众体育的主要动因;工作原因是制约重庆市市民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邓洁 《科技咨询导报》2009,(24):146-147
本文通过对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7叛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分析,寻求出影响他们体育活动参与的因素,为探求和推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有效可行的参考依据,并且为促进广西师范学院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基层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中具有代表性的晨晚练点、街道办事处、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健身活动组织形式以及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基层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社会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薄弱是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2.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专业指导力量不足;3.政府管办体育仍是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主要形式.建议:政府积极协调,提升体育运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加强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建设;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职能定位,引进竞争机制,推进基层群众体育的市场化发展;理顺和完善群众体育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现在我国群众体育活动中,缺少专业体育指导员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以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六安市区群众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六安市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群众体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与国内大城市相比市区居民在从事体育活动认知程度、体育人口、体育指导、场馆设施投入、体育消费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政府部门要更新观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健康意识;采用多元服务和鼓励社会赞助的形式增加群众体育经费投入;开发市区自然环境资源扩大活动场所等方式,以改变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促进六安市群众体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藏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藏自治区达孜县等30个县的县政府所在地城镇居民进行了调查,对他们的体育现状、体育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场所、项目以及影响农牧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农牧区城镇居民的群众体育资源严重匮乏,体育人口数量偏低,体育消费水平过低,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低,受高原地理气候环境的制约及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不足,群众体育工作的保障体系不健全。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发展西藏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群众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当今国际、国内逐渐兴起的终身体育教育出发,根据我国现阶段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阐述了以终身体育为指导,使群众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才能更好地、广泛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今在我国大中城市,通过网络媒介组织大众体育活动这一全新的全民健身组织形式开始悄然兴起,成为群众体育开展的新亮点.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详细调查了南京地区利用网络媒介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的情况,并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篮球项目为例,进行了体育爱好者利用网络媒介自发组织活动的体育项目选择分析,研究显示利用网络媒介组织活动的体育项目通常都具有人员组织方便、场地要求不高、运动技术普及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春市文化广场的基本情况及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概括分析,指出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温州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观点和自身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温州商会、行业协会、世界温州人等中介连成一体,编织了温州人关系网。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阐释了温州人关系的涵义和特征,分析了温州人对社会资本的运作和转换,揭示了温州人的本质在于温州人的社会关系网,逻辑地再现了温州人关系网的历史运动。  相似文献   

12.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带来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移民文化呈现多种形态,其中包括温州侨乡的移民文化、旅居地的移民文化和新温州人的移民文化。温州移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温州移民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温州模式”从形成到发展,和温州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温州民俗是历代温州人民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的“约定俗成”,对人们的思想以及生产、生活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甚至是不可抗拒和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精神因素中去探索,是基于全体温州人民对优良民族传统精神的发扬,如在创造“温州模式”中温州人所表现的勤劳耐苦精神,走南闯北艰苦创业精神,以及多次超前实践中表现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等,都和几千年温州民俗文化对它们的孕育、影响有关,我们从“温州模式”的发展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它们的轨迹,这正是温州民俗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南朝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陶弘景曾隐居温州多年,在瑞安、永嘉等地留下不少遗迹和传说。不论编著道教典籍活动,还是炼丹活动,其重要的实践地都离不开温州。他并且在温州收获了弟子周子良,也留下了与温州有关的散文篇章。对陶弘景与温州有关的行踪作一考证,揭开陶弘景在温州的隐秘岁月之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后温台间就有贸易往来;抗战胜利后,温州各类赴台人员不断增多;1958年台北市温州同乡会成立;改革开放后,伴随大陆对台政策变化,台湾解除与大陆隔绝政策,允许人们返回大陆探亲。在此背景下,台北市温州同乡会创办的《温州会刊》,成了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温州会刊》介绍温州名贤掌故、风俗古迹;关注大陆政策现状,了解探亲信息,提供返乡服务;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深入了解温州变化;放眼国际经济、环境变迁,弘扬温州创业精神。温台民间交流,使在台温州人意识到温州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从而增强故乡的荣誉感,并积极准备投身经济建设,为家乡的繁荣和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温州支柱产业之一的温州皮鞋业,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方式使本地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成功融入了世界生产网络。但新时期温州皮鞋产业集群面临价值链的不断转移和路径锁定的挑战,急需进行战略升级。文章基于温州皮鞋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历程,分析温州皮鞋产业集群的路径锁定过程和表现,结合温州皮鞋产业集群路径锁定的原因剖析及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与方式,提出温州皮鞋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祠神崇拜。在温州地区的祠神中,主神以男神居多,女神相对少些。人而神的民间祠神占了温州地区祠神的绝大多数,他们或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或是传说中的人物。温州本地神灵占有统治地位,其次是汉民族普遍信仰之神与周边地区传入的地方神。另外,温州地区的祠神具有下述3个特征,即流传范围的地域性、神神关系的无序性和神格角色的人间性。  相似文献   

18.
1933年,黄溯初捐建温州师范学校开启了温州大学的办学源头,这对温州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黄溯初的教育想内容包括:注重发展基础教育、注重发展师范教育与注重发展高等教育。温州大学在秉承黄溯初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温州湾水流及其与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二维显式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温州湾内的流态及其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温州湾的地形特点分析探讨了温州湾水流变化与湾内地形之间的关系。灵昆浅滩和霓屿山仰舌沙咀在水下的相向延伸,将温州湾分为南北两片,有利于温州湾联岛工程坝轴线的确定。温州湾北片是冲淤变化最活跃的地区。由于瓯江北汊落潮槽与东口涨潮槽方向并不一致,错开处发育的沙洲(中沙、腰子沙等),沙洲位置随瓯江南北汊水量分配情况而定;北口对瓯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海关报告、地方志、领事报告、新闻报道等史料的分析,探讨了台湾在清朝统治时期和日本占领时期与温州之间的航运和贸易情况。清代以来,温州利用帆船航海的便利,发展了与台湾的航运和贸易关系,其中以戎克船(清式中国帆船)为媒介的猪、米贸易在温一台贸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温州米产量不多,从米作丰富的台湾输入米谷以补充本地的不足。而台湾民众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的猪肉则有较大一部分来自温州及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