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旅游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国内可控因素(价格、距离、设施、交通、服务水平、好客程度、旅游景点)对亚洲地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影响的程度,找出这些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关系,并将可控因素分类,为旅游决策提供一定依据;根据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37)中来自韩国、日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游客在西安、上海、昆明、桂林、广州、北京6个城市的调查资料,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和数学软件MATLAB,对7个可控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分析,再找出7个可控因素的公共因子,对公共因子进行排序;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总体影响程度与7个可控因素之间的线性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到7个可控因素的3个公共因子;初步得到7个因素对旅游决策总体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服务水平、交通、旅游景点、设施、价格、距离、好客程度;将7个因素分为3类:服务水平、交通、旅游景点、设施为最重要一类;价格、距离为次要一类;好客程度单独为最不重要一类。  相似文献   

2.
从影响福州市民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角度出发,选取23项指标,并通过对722个有效样本实证调查,基于因子分析法萃取出影响福州市民旅游决策行为的5个维度因素,运用Amos6.0软件分析方法,提出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5个维度因素对市民旅游决策行为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个人社会经济条件依然是市民出游决策首要考虑的因素;市民旅游决策行为更加理性化;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居民,景区服务管理对其旅游决策影响程度不同;景区服务管理的影响程度低于其他因素.研究结论对于促进旅游产品开发、指导市场细分、制定营销方案、带动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入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欧美旅游者旅游决策行为对中国旅游市场的拓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方法根据市场问卷调研,运用SPSS,EXCEL数据软件包及图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旅游者渴望来华程度、影响来华旅游因素及旅游信息来源途径等方面的分析,明确了欧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结论从影响旅游者渴望来华旅游因素及旅游信息认知途径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国旅游市场的拓展、旅游形象设计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6,(1):1543-1549
构建了包含人均GDP、居民消费指数、实际汇率变动和哑变量因素的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需求理论模型,并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对2006—2015年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基于此,预测了未来中国公民赴日旅游需求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公民人均收入水平、CPI价格指数与实际汇率变动是决定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可以解释以往大部分赴日旅游需求的波动现象;钓鱼岛危机、福岛核危机与日本签证政策调整是短期对旅游人数产生较大影响的突发因素,会造成赴日旅游人数迅速放缓或回落;日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日本旅游产品也将更加多样,自由行比重提高;赴日旅游人次将平稳增长,游客重游率将继续提升,中国中、西部地区赴日旅游增长将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旅华日本、韩国游客旅游特征及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昆明和西安6个热点旅游城市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旅游地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人口统计、旅游活动及偏好等方面对旅华日本和韩国游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游客基本特征:游客以观光为主要目的,团队多于散客,大部分游客都有1~3次的来华经历;停留时间多为4~7 d;主要目的地是北京、上海和西安;偏好民俗文化类活动和中国传统工艺品.同时通过对比揭示两国游客的共性和差异,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进一步拓展日韩客源市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从目的地供给视角,运用SPSS19.0和LISREL8.8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入境游客忠诚影响因素模型,在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旅游安全是影响游客忠诚的首要因素,游客的感知安全影响重游意愿和推荐意向;(2)旅游吸引物是影响游客忠诚的关键因素,通过主客文化交互作用对忠诚产生显著影响;(3)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忠诚较重要的因素,其以旅游设施为载体,但比旅游设施对忠诚影响显著;(4)网络通信服务直接影响游客忠诚,其影响效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的消费特征.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境外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和多年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境外游客在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形式,旅游购买渠道等消费决策时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即境外游客易选择山水风光优美、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丰富的旅游地;在购买渠道和住宿购物方式上呈多样化.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为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
用可靠性统计分析方法,给出外国知华旅游停留时间和人数变化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停留时间的概率分布密度形式及人数变化的波喹松过程,对区间型数据进行参数估计,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的旅游服务对停留时间和人数变化影响情况的分析中分析国内可控因素对转移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选取河南省洛阳重渡沟村、焦作岸上村、新乡郭亮村、信阳郝堂村等4个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景观5个维度;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和乡村基础设施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乡村景观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则呈负相关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为河南省乡村旅游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服务质量.本文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瑞典、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然后运用聚类分析将12个国家分成4类.结果表明不同国家的游客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海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海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选择规律.利用项目组在12个旅游热点城市的市场调查结果,结合近些年国家旅游局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运用旅游地理学和市场学的基本原理,总结出海外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路线的规律性,即海外旅游者多前往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传统的旅游黄金线路仍然是海外旅游者在境内移动的主要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2.
以宋城旅游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主题公园女性和男性游客的期望和感知以及同一性别游客的期望和感知差异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除在家庭结构方面,女性和男性游客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等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差异性不明显;女性游客在游览期望方面多关注保健因素,显著不同于男性游客多关注于激励因素的情况,但两性在游览感知方面,差异性不明显,而且得分都不高;同一性别的游客对游览感知普遍低于其期望水平,其期望和感知差异的范围要大于不同性别游客期望和感知差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李红辉  张红  王迪 《河南科学》2014,(12):2624-2630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了2000—2011年江苏省入境和国内游客的年际变化、时间分布、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格局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江苏省大部分地级市入境和国内游客到访率年际变化不大,国内游客流随时间变动的稳定性高于入境游客流;在空间尺度上,入境和国内游客地区分布均呈现明显的集中型格局,即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但有不断分散态势;入境和国内游客市域分布均呈现以双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双核辐射结构过渡为以多核向四周辐散的辐射结构,空间集聚指数下降,游客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市际间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4.
红三角地区是广东、江西与湖南三省交界的一个极富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可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依据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线路策划。  相似文献   

15.
购物是旅游行业中需求与供给弹性最高的行业,对于我国未来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文章通过整合期望差异模型、单纯感知模型、规范模型的优势,构建了具有一致性、普遍适用性的游客旅游购物满意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广深珠3地、不同客源地游客旅游购物需求特征及满意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游客更加关注服务的个性化及质量,而国内游客更加注重购物的性价比.而广州市的"旅游购物"竞争力最强,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珠海市"旅游购物"的性价比不足,对国内游客缺乏吸引力;深圳市亟需通过差异化的"旅游购物体验"来缩小与香港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赴大理的国内旅游者逐年增多.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试对赴大理国内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对赴大理国内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和消费行为特征、旅游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赴大理国内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7.
旅游的交往可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分析莆台两地30年来妈祖文化旅游交往六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莆台妈祖文化旅游交往的经验,提出今后妈祖文化旅游交往的若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疆境内旅游者游憩活动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1年,2002年新疆城市经济社会调查队的国内旅游调查报告和2002年8~9月乌鲁木齐市市内及周边旅游景点的实地调查资料,将新疆作为整体,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分析国际、国内、区内旅游者的游憩活动空间。认为旅游者的空间分布呈距离衰减模式,并指向知名景点景区;旅游者的旅游行程多为闭合线路的环状旅游形式;旅游者出游目的和时间影响其空间活动规律。建议突出区域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疆的旅游,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细分入境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审美和非审美两个方面阐述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者进行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在审美方面,通过导游员实地的有效的讲解可以培养旅游者的审美能力,塑造旅游者的审美境界,陶冶旅游者的性情;在非审美方面,通过导游员的有效引导可以实现传播知识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和强健体魄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