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石墨炉法测定水样中的铅、铬、钴、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样中的痕量元素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虽有报道,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较为理想.我们采用硝酸-过氧化氢消化水样.加入钯盐作基体改进剂,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水样中的痕量铅、钴、镍进行测定,简化了分析操作.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用测定火力发电厂汽水系统含铜量测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锌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同一水样的含铜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以及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已知铜浓度的标准溶液,对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溶液的浓度进行比较,发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准确度较高,特别是对水汽系统中痕量铜的测定准确度更高,耗时短,更适应现场需要。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波消解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鹤壁特产淇河鲫鱼鱼肉中的铅含量,回收率为93%~1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对微波消解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是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的差异。对原子吸收仪器的燃器流量、燃烧器高度、光谱带宽、灯电流分别进行讨论,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的试剂、电热板使用不当所产生的误差也做了探讨,明确今后在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两种分析方法在稳定性、线性度、准确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从中得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中铁含量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测定粗氧化锌中金属含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分析法和原子吸收法.本实验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对粗氧化锌中的锌、铁、铜、铅和镉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比较,原子吸收法的相对偏差小于28.67%,化学分析法的相对偏差小于0.85%,原子吸收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但精确度差;化学方法准确度差,但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污泥中铬的测定也和某些重金属的测定一样,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Sto-veland 曾用非火焰快速原子吸收法加以测定;中川宏等先用 EDTA 处理污泥,并用 Cr~(+6)——DDTC 萃取后,再进行 Cr~(+6)的原子吸收测定;而奥野雅雄亦用这类方法在 Cr~(+3)存在下测定了污泥中的 Cr~(+6);VanLoon 虽然用直接原子子吸收法测定了污泥  相似文献   

7.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杨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杨醛和盐酸羟胺反应生成肟,由于邻羟基的作用,水杨醛肟和铜生成组成固定的、不溶于水的螯合物,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螯合物中的铜或未反应的铜可间接测定水杨醛。研究了溶液 pH、试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共存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了用原子吸收法分析常量水杨醛组份的可能性并和重量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镉标准溶液中镉含量进行了二十次测定,对所得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分析,并通过精密度控制图和百分回收率控制固有关参数对测定结果进行检验,全部测定值Xi均未超出平均值上控制限,但有2个测定值Xi低于下控制限,并由此引起2个极差值R超出极差值上控制限.讨论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最佳工作条件、抗坏血酸用量选择及干扰离子和酸度的影响.对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直接测定法进行了比较,从而找出部分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自装无焰原子吸收测汞仪与铜丝电解汞齐化富集相结合,对某些天然水(海水、地下水、井水、池水等)中痕量汞进行无焰原子吸收测定。测定灵敏度为0.05微克/升/1%;检出限量为0.08ppb;测定范围为0.08—1.5ppb;测定水样体积为25毫升。  相似文献   

10.
张文利 《科技信息》2011,(31):I0044-I0045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铜,根据分析过程,对其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量化分析,来评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的不确定度。结果适用于不同实验室之间或不同实验室人员之间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学习普通话的重要环节是在语流中模仿普通话的节律。停延作为节律的基础,确定了语流中的音步组合,进而关系到协同发音、连续变调等一系列语音现泉。停延的研究对于普通话的朗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提供的60篇短文为语料,对于文中的停顿做出了定量、定性的分析:普通话的音步组合层的平均长度为5—7个音节,影响各篇短文音步组合层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文体风格。该文根据60篇短文的语音资料,提出了设置句中无标点停顿的语义原则、语法原则、语用原则。根据语义原则,只能在有助于语义表达的地方停顿。根据语法原则,只能在构成语法结构的地方停顿。如果在某种情况下构成了非语法停顿,那是为了满足节律的需要。根据语用原则,人们通过对语境的分析,以停顿为手段,实现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和节奏的匀称感。文中以大量例句,对各种语法结构中的语音停顿现泉进行比较说明,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对海南岛及其毗邻大陆边缘白垩纪到第四纪地层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的全部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岩石中剩余磁矢量的磁偏角及磁倾角的变化,提出海南岛白垩纪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模式如下: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联系该地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海南岛上述的构造地体运动提出以下认识:北部湾内早期有一拉张作用,主要是该作用使湾内地壳显著伸长减薄,形成北部湾盆地。从而导致了海南岛的早期构造运动,而海南岛后期的构造运动则主要是受南海海底扩张的影响。海南地体运动规律的阐明对于了解北部湾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评价是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项目决策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分析了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然后从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项目后评价、技改项目评价四部分讨论了项目评价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新的项目评价系统。指出:新的项目评价系统与传统的评价系统[1]的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项目中评价内容,并且对其它大、中型建设项目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4.
润湿性是油气藏储层岩石的重要基础参数之一,其特征直接影响流体在岩石孔道内的微观分布和宏观分布特征。从微观层面认识页岩气与矿物的相互作用是深入理解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基础。采用分子模拟研究了甲烷在不同石英模型中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不同晶面、亲水与亲油官能团修饰模型对甲烷吸附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不同晶面模型中,(100)面的吸附量大于其他晶面的吸附量;甲烷在亲油修饰模型中的吸附量大于亲水修饰模型的吸附量;两种修饰模型吸附量均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小于孔径的影响;相同条件下,润湿性修饰模型的吸附量远大于无润湿性修饰模型的吸附量;1 nm修饰模型中甲烷只在壁面处形成吸附层,而2 nm修饰模型中形成多个吸附层。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s (MMI) of a main control room provide the control platform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NPP),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quality of MMI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operation of a NP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ced main control rooms (AMCRs) has become an inexorable trend. Therefore,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MCRs on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need to be evaluated. For this p~, a simulation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and develop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a MMI design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man factors. The simulation system takes advantag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simulate an operating process of an interaction between operators and a MMI design under an instruction of an operation procedure of the AMCR of a NPP. Meanwhile, the necessary data are recorded for evaluation. It integrates two editors and one simulator. In the paper, the simul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in detail. Furthermore, one sample is given to show the results of each of these three subsystems.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目的是进行诗与思的对话,归根结底还是探讨存在。诗与“在”的关系,是海氏诗学框架的核心内容,诗与“在”的关系又进一步引申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本从真理如何被遮蔽的问题入手,试图读解海德格尔诗学的内涵。艺术是无蔽的真理显明的一种方式,诗是危机的拯救,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对诗与在的探讨最后又转入了对语言的探讨,无法走出语言的牢笼。只有在实践中,把艺术变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因素,才可以解放被传统理性压迫的力量,显现艺术的真理,确立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e discovery of the prolific Ordovician Red River reservoirs in 1995 in southeastern Saskatchewan was the catalyst for extensive exploration activity which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more than 15 new Red River pools. The best yields of Red River production to date have been from dolomite reservoir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of dolomitization is, therefore, crucial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connectiv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eterogeneity of dolomite reservoirs.The Red River reservoirs in the Midale area consist of 3~4 thin dolomitized zones,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about 20 m, which occur at the top of the Yeoman Formation. Two types of replacement dolomite were recognized in the Red River reservoir: dolomitized burrow infills and dolomitized host matrix.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lomite suggests that burrowing organism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the fluid flow in the backfilled sediments. This resulted in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of burrow infills by normal seawater. The dolomite in the host matrix is interpreted as having occurred at shallow burial by evaporitic seawater during precipitation of Lake Almar anhydrite that immediately overlies the Yeoman Formation. However, the low δ18O values of dolomited burrow infills (-5.9‰~ -7.8‰, PDB) and matrix dolomites (-6.6‰~ -8.1‰, avg. -7.4‰ PDB) compared to the estimated values for the late Ordovician marine dolomit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modification and alteration of dolomite at higher temperatures during deeper burial, which c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its 87Sr/86Sr ratios (0.7084~0.7088) that are higher than suggested for the late Ordovician seawaters (0.7078~0.7080). The trace amounts of saddle dolomite cement in the Red River carbonates are probably related to "cannibalization" of earlier replacement dolomite during the chemical compaction.  相似文献   

18.
龙胆地上、地下部分药理作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比较龙胆地上、地下部分 ,利尿、抗菌、抗炎药理作用 ,为扩大用药部位提供依据。在利尿作用方面 ,龙胆地下部分明显优于地上部分 ;在抗炎方面 ,龙胆地上部分明显优于地下部分 ;在抗菌方面 ,龙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差不大。结论为龙胆的地上部分同样具有抗炎、抗菌、利尿的药理作用 ,并且其抗炎作用还强于地下部分 ,因此龙胆地上部分可以替代地下部分的药用  相似文献   

19.
“物理”流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此后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泛指万物之理与自然规律,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相近,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物理”一词的翻译几经变化,古代日本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译述的物理书籍也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了逆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日中两国“物理”一词的译名先后确定,随着现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又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20.
哲学形而上学由现象世界的考察而导向关于存在之终极实在性的思考.所谓现象的"真实性"问题实质上原于事物存在与时间关系的追索.事物总是在时间中呈现出流变性,因而流变性本身便被视为存在的现象,由此而导向关于永恒不变的实在性或真理本身的思考.对柏拉图哲学关于世界的二重区分及其消解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以此为基点而论述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之建构的特点.以"道"为元概念的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在建构上不存在二重世界的区分与对立;中西关于"永恒"概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差异.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及其对中西民众之文化与生活理念的影响,亦作了简要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