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不锈钢化学着色的条件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试验得出了奥氏体不锈钢化学着色的工艺条件,找出了着色过程中成份和pH的变化规律。自选添加剂的加入改善了着色膜的质量和工艺条件。初步判明不锈钢着色膜系半导体膜。不锈钢经着色、硬化后耐蚀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硫酸阳极化处理,使铝材表面获得氧化膜,然后对其进行化学着色.通过电流密度、阳极化时间、温度、着色工艺等诸多因素与着色质量关系的研究,确定了较好的阳极化着色工艺.此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固色效果非常好,而且可以随意进行各种美丽颜色的着色(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相似文献   

3.
铜表面氧化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铜工艺品的表面氧化膜及古铜色的着色过程,分析了试液成份,着色时间,着色温度,溶液酸度等对着色过程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后处理碱煮工艺指标对有机颜料酞菁兰B的着色力和分散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小试,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提高这两项指标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产品鉴定结果表明,着色力和分散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后处理碱煮工艺指标对有机颜料酞菁兰B的着色力和分散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小试,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提高这两项指标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产品鉴定结构表明,着色力和分散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几种阳极氧化铝的电解着色及其工艺条件对色调的影响.普通硫酸阳极氧化铝经 Cu-Ni混合浴交流电解着色获得红色氧化膜,色调几乎不受工艺条件影响;着色膜经磷酸交流电解处理,结果原色膜色度变纯,鲜艳度增加;稀硫酸阳极氧化铝和磷酸改质阳极氧化铝经以镍为主盐的混合浴着色,得到不同色调的多种颜色,其中以稀硫酸阳极氧化铝的多彩效果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石飞武 《科技信息》2011,(12):I0390-I0390,I0392
当前我所的着色机结构及工艺控制水平已经相当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占领市场,我所在原有着色机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生产速度。本文着重介绍ZS05型着色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用李沙育图形法研究 GKC青铜色系电解着色液组份的作用机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并探索控制着色的可能性,提出了电解着色初期有一个“前置反应”期的看法.证实了锡和镍共存时能发生共析。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着色技术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通过使用化学镀INCO的方法,在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表面可获得不同的彩色镀层。研究了不同配方的着色液及封闭液对不锈钢表面着色,耐磨性和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着色后的不锈钢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还保持了原不锈钢的优良性能,同时使不锈钢获得彩色镀层,使不锈钢的着色过程缩短,色膜光亮度好,减少工艺过程,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着色Petri网实现A星算法的生产调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着色Petri网对A星算法进行建模,研究生产调度优化问题.利用着色Petri网的理论优势,简化了大规模复杂工艺生产过程的调度模型过于复杂的问题.直接建立A星算法的着色Petri网模型,对于生产调度研究中的跨平台问题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法.通过着色Petri网仿真模拟软件CPN Tools构建了基于着色Petri网的A星算法实例和生产调度实例.  相似文献   

11.
奥氏体不锈钢化学着色法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着色技术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通过使用化学镀INCO的方法,在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表面可获得不同的彩色镀层.研究了不同配方的着色液及封闭液对不锈钢表面着色,耐磨性和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着色后的不锈钢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还保持了原不锈钢的优良性能,同时使不锈钢获得彩色镀层,使不锈钢的着色过程缩短,色膜光亮度好,减少工艺过程,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拔染助剂WT-DA在涤纶织物氯化亚锡拔染印花上的应用工艺,确定了氯化亚锡和各种助剂的最佳用量范围,优化了汽蒸工艺条件.并筛选了部分底色分散染料和着色分散染料。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织物氯化亚锡拔染印花是可行的,拔染白度,着色鲜艳度及花型精细度均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3):190-190
花岗石是一种天然硬质材料。花岗石装饰材料,尤其是天然的有色材料,因储量少、色差大、品类单调、抗酸性差、价格昂贵等问题难以广泛采用。由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周孝瑞高级工程师等开发的“花岗石着色工艺”,在着色剂的选用及着色一校色工艺上均有不同以前献报道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4.
张立杰 《科技资讯》2015,13(1):75+77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耐磨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特点,目前已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及建筑装饰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该文分析了不锈钢化学着色法的机理及彩色不锈钢的显色原理,介绍了目前不锈钢化学着色的研究现状和着色方法,由于在着色方法上大多采用INCO法,此法虽工艺简单,成本经济,但着色温度高,颜色重现性较难控制,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所以不含铬的绿色环保型着色法是当今不锈钢化学着色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绘画艺术要素之一的色彩渗透到小说描写技巧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和独到的表现力。它也构成了小说话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的色彩运用有着巨大的艺术张力,充分显示其小说着色艺术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内外不锈钢化学着色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国外从实验室阶段研究工业化生产阶段直到生产线的建立大约用了45年的时间,至今仍在着色工艺和色调的搭配上不断发展。国内正在由实验室研究阶段向工业生产阶段转化。随着着色工艺的成熟和稳定,彩色不锈钢的价格将逐渐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中,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对在矿物镜下鉴定中辅助应用计算机着色技术,改进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由于火石光学玻璃不能直接在铂坩埚中熔炼,近年来发展了加料于耐火材料坩埚(或预先合成铅硅酸盐)再于铂坩埚中澄清、均化的二次熔炼法,以获得高质量的光学玻璃。但常发现玻璃的光吸收系数增加,並产生颜色。本文研究了不同的二次熔炼工艺制度下火石光学玻璃的着色,分析了玻璃中的铂铑含量,並用加入不同量氧化铑的方法研究了玻璃着色的最低铂铑含量。确定了二次熔炼后的火石光学玻璃产生的着色或光吸收增加,是由于铂铑坩埚中铂铑金属转变为离子态进入玻璃产生的。采用低温快速熔炼工艺制度可使铂铑着色减至极小。用二次熔炼方法熔得了低吸收系数的玻璃。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石材为研究对象,无机金属盐为着色剂。研究了石材干燥温度、着色剂浓度、氧化显色温度等对天然石材着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200℃~220℃、氧化显色温度280℃~300℃、着色液浓度150~200mg/L时进行着色效果较好;可以调配不同金属离子来控制染色石材的颜色。为了改善天然石材的色泽和纹理,提高天然石材价值,学者们开始了石材表面修饰和石材着色领域研究。本研究以天然石材为研究对象,以无机金属盐为着色剂,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天然石材的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先将颜料Cibacron Red 4G-E或酞菁蓝沉积在铝粉表面,再以正硅酸甲酯(TM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在氨水的催化作用下于铝粉表面包覆一层无机膜层或无机/有机杂化膜层实现着色,并得出制备品红色银浆油墨和蓝色银浆油墨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色差分析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到的两种着色铝粉色泽鲜艳、表面包覆致密完整,调配而成的彩色银浆油墨符合印刷标准,并分别对两种有机颜料采用不同着色方法的着色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