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的艺术     
《科技智囊》2011,(9):I0046-I0046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  相似文献   

2.
无独有偶     
美国新闻处的一位官员预定要在雅典发表一篇纪念本杰明·富兰克林诞生250周年的演说。发布这消息的译文把它说成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要发表一篇演说了。“富兰克林先生的飞机什么时候到雅典?”雅典的一位报人打电话问美国新闻处。接线员回答说:  相似文献   

3.
一、修补逻辑漏洞1、《野草、立论》(鲁迅)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婴,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婴儿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婴儿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婴儿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lO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刚离开实验室,实验室就闹了起来。原来是小纸船和酒精灯吵了起来,酒精灯夸海口说他能烧掉各种纸,这可激怒了小纸船,他气鼓鼓地说:“别看我是纸做的,可我有办法让你烧不着我。”酒精灯蔑视地说:“我就不信有什么纸会烧不着。”“就烧不着。”“烧得着。”“烧不着。”……这时“和事老”铁架台来了,他说:“别吵了,明天来比试一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于是他俩气鼓鼓地走了。酒精灯一夜没睡,一直在练习祖传的“点火突烧法”。他发誓要教训一下这个“嚣张”的小纸船,非把他烧个“片甲不留”不可。小纸船已经开始后悔了。他想…  相似文献   

6.
孩子撒谎了     
下午,我回家时,见女儿和小朋友李明潭、路明在楼底下玩“吹泡泡”的游戏。我上楼时,女儿也跟着上来,说要拿包酸奶。当她拿了一包酸奶后,若有所思地说:“还有好几包呢!”我怕她多喝,于是断喝一声:“只喝一包!”女儿惺惺地跑出门外,门“嘭”地一声关上了。  相似文献   

7.
宋丽 《世界博览》2010,(11):68-69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提升,人们对天灾人祸的恐惧也愈演愈烈。许多人有了一种感觉:灾难随时可能发生。于是,“有备族”诞生了。他们是当代的“生存主义者”,上一次生存主义者大量出现还是世纪之交——“千禧年”带来的恐慌让商店里的逃生设施与急救设备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  相似文献   

8.
为何说曹操,曹操就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宇 《青年科学》2010,(7):56-57
人们常常有这种经历: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感叹: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相似文献   

9.
科技视野     
“深水飞机”问世 据法国《科学与生活》月刊报道,由霍克斯海洋技术公司创办人、英国工程师格雷厄姆·霍克斯设想,经过14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诞生了一种“深水飞机”:一种在水下能像飞机一样运行的潜艇。这种潜艇易于操纵,无声,时速可达20公里,最大航  相似文献   

10.
【案例简述】在一堂《表内除法》的复习课上,我创设了“猜测隔壁班级桌子的摆法”情境,谈话后知道了202班有学生36人,于是我质疑:202班教室的课桌是怎样排的?学生有的说“平均分成三个人组进行排的”,也有的说“和我们班一样,最后一行的桌子是并起来的(说明:203班有38人)”……我没有忽视这位学生的发言,变“错误”为“资源”,人文地给予了评价:他们班的桌子后面有必要并排吗?于是全班同学纷纷展开思维,在辩论中达成共识:没必要并排,因为36人,需要18张桌子,18张桌子正好能平均分成三组,每组6张。图片说明:  相似文献   

11.
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谢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恶梦!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花谢了指好景不长。我的国王,你一定要当心啊。”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一天,有位大臣来参见  相似文献   

12.
赵小斌 《世界博览》2023,(11):48-51
<正>长期以来,“翻译腔”似乎都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说它是个“问题”,缘自其一直背负的负面色彩;说它“不成问题”,则因为它的存在远早于得名,几乎伴随着翻译的诞生而诞生,也必将一直存在下去。毫无疑问,世间先有翻译,然后有译论;有了译论,然后有“翻译腔”。但是“翻译腔”作为一个译论中的名词出现,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13.
我大学时的专业方向是“分析化学”,而领到的毕业论文题目却是“从苎麻里提取果胶之研究”。从专业的角度讲,二者是有一定距离的,于是去找导师询问,导师说了一番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不要管它距离不距离,四年来你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足以完成这篇论文。大学里不仅要打好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果干什么都拘泥于‘专业’,那你永远只能是一名‘有理论功底’的熟练技工。”  相似文献   

14.
蜜蜂也感到不满意,于是就问她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嫁给蜘蛛呢?” 蜜蜂妈妈说:“蜘蛛是丑了一点,可人家好歹也是搞网络的。” 蜜蜂说:“可人家比较爱蚂蚁..” 蜜蜂妈妈说:“别再提那瘦巴巴的工头,整天扛着东西跑,连辆货车都没有。” 蜜蜂说:“那隔壁村的苍蝇哥也不错啊?” 蜜蜂妈妈说:“他是长得帅,可也不能拣个挑粪的..” 蜘蛛和蜜蜂要结婚了.. 蜘蛛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娶蜜蜂?” 蜘蛛妈妈说:“蜜蜂是吵了一点,可人家好歹也是个空姐。” 蜘蛛说:“可是我比较喜欢蚊子..” 蜘蛛妈妈…  相似文献   

15.
阿拉法特去年庆祝千禧年时曾经说过,“21世纪诞生的第一个新国家将是巴勒斯坦国;2000年将是巴勒斯坦建国年”。誓言铮铮,时不我待,巴勒斯坦的建国梦能否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6.
秀才买柴     
《科技智囊》2008,(12):I0046-I0046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22日,担任我国大飞机项目和新支线飞机项目研发的主体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适航工程中心。这一为取得我国民航当局适航证和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而设立的机构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新支线飞机ARJ21进入了为迈入全球市场考取“通行证”的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记者参加了一场学术研讨会。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下午2点30分上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3点半的飞机,今天不能与大家有深入的交流了。”接着,他用超快语速开始了演讲,还不时地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对这个问题展开讲了。”最后,按照演讲提纲,他还有3个大问题没有讲,可是他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一边说“飞机可是不等人的”,便一阵风似地迅速离开了会场。  相似文献   

19.
文远  熊淼 《少儿科技》2013,(2):25-26
1.许多人认为,理查德·费因曼是20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位独辟蹊径的思考者、一位不寻常的教师,甚至有人说他“一半是天才,一半是滑稽演员”。  相似文献   

20.
空中大客车     
正上期讲到:20世纪中期,喷气式发动机的诞生,让飞机狠狠地提了把速。在那之前,人们还能站在地上,感受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甚至可以看见坐在驾驶舱里的飞行员。可自从装上了喷气式发动机,飞机就直冲云霄,速度也超过了普通子弹。但,这项了不起的革新,主要被用在战斗机上,普通民众根本没机会像我们今天这样,坐着大飞机满世界乱逛。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来,火车便捷、安全、载客量大,和马车相比,速度也令人满意;二来,人类的飞行事业才刚刚起步,给飞机多加一个席位,都是极大的挑战,更何况要载着几十上百个人在天空快乐翱翔呢。不过,人们乘坐飞机环游世界的野心一直在胸腔里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