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迁徙与文化的关系瑶族祖先原居中国江汉流域,后逐渐向东南亚诸国迁徙。泰国瑶族从何处迁来,何时迁入以及迁徙的路线,拙作《瑶族迁徙之路》一文中作了较洋细的分析,在此不赘述。泰国瑶族自称勉(mien),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瑶族自发向海外迁徙,约起于明中叶,明末清初加快了速度。迁徙的路线大体是由广东进入广西、云南后再迁入东南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由于战乱,不少瑶人以难民身份迁入欧美各国。瑶族向海外迁徙的原因,大体有人口压力、生计使然,因征调、天灾人祸等而迁徙。瑶族的迁徙是群体行为,事先有过商议,有人先去探寻地点,认为条件可以,才写信歌回原居地动员迁徙。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拜读了由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的《瑶族文化变迁》一书,觉得该书是一部充分反映瑶族文化研究新进展的力作作者玉时阶教授是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带头人。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4.
从近几年瑶族民居建筑形制的变迁,可见当代世界强势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秦林 《科教兴省》2008,(2):56-57
中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区域。其中,广西南丹白裤瑶族历史悠久,其民族习俗最为独特。  相似文献   

6.
瑶族研究近年成为国际性课题,有重要的背景和原因。对国际人类学、中国人类学的建设和发展,对瑶族地区社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瑶族研究有发展为“瑶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瑶族民歌的现状与风格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传承就是继承和发展,创新才是发展之根本"的论点。并强调:创新必须面向传统、面向未来,才能创作出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够宣传和保护、传承和发展瑶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才能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写本中的瑶用俗字现象进行概述,分析了瑶族写本的文化属性和瑶用俗字出现的历史依据,认为加强对"美馆藏"瑶族写本俗字的研究,有利于考证、解读文字背后的瑶族文化之谜,也有助于整体了解瑶用俗字发展状态,为瑶族古籍文献整理和抢救疏通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考古学文化与瑶族《评皇券牒》、历史文献中的瑶族迁徙为依据探析千家峒的生成。据考古学文化与历史背景分析,辨析瑶族最早的千家峒在今天湖南临湘市龙窖山。江永大远千家峒、广西灌阳韭菜岭千家峒说,是世世代代不同人们的研究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有史以来的一次瑶族盛会——商讨成立“中国瑶族研究会”和确定瑶族民族节日座谈会,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六日至八月二十一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座谈会是广西在南宁工作的瑶族同志倡议发起的。去年广西民族学院瑶族师生第一次欢度“盘王节”,社会上反应很大,广大瑶族人民心情振奋,希望能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并  相似文献   

11.
瑶族居住环境的变化对勉语语音的变化有深刻的影响;现代的生活节奏以及便利的交通和通讯联系加强了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联系,现代文明渗透到瑶族社会中,从而加速了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当代的教育体制也对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瑶族盘王节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的瑶族聚居地区,是瑶族人民祭祀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瑶族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所谓盘王,是指汉文献中的盘瓠,传说是瑶族的"开山始祖"。盘王节作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大众节庆活动,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各地瑶族民众纪念祖先、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瑶族是苗瑶系统中的一个民族,拥有数量众多的支系,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对广西瑶族的三个支系(蓝靛瑶、平地瑶、盘瑶)共100个个体样本的mtDNA高变Ⅰ区序列以及13个RFLP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并与全国各地其他少数民族、汉族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瑶族在线粒体遗传结构上属于南方聚类,并且接近地理位置邻近的周边民族群体.  相似文献   

14.
瑶族甲子歌     
瑶族甲子歌是一种民间歌谣,其特点主要是以天干地支和五行为作诗起兴的首句。这种歌谣是一种瑶族情歌,它用汉文书写成篇;流传已久,深受瑶族人民的喜爱。由于瑶族甲子歌在形式上独具一格,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瑶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因而它在瑶歌史上是一束鲜艳的花朵。瑶族甲子歌的来由和发展问题究竟怎样?现在还待深入研究。据朱白清在《中国歌瑶》中的说法,包括瑶歌在内的“西南民族的歌谣”“有理由相信竹枝词实是这类山歌的远祖”。  相似文献   

15.
四、近代瑶族宗教的性质和特点近百来,随着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发展变化,瑶族的宗教信仰在各个地区都完成了向人为宗教的过渡,或者成为阶级统治和阶级斗争的工具,或者深深地打上了私有制的烙印。近代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加剧,是瑶族宗教信仰发生全面质变的原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日益加深,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间接地引起瑶族社会的深刻变化。到解放前,瑶族除了个別地区仍残存一些原始的“伙耕共有”制,一部分地区存在着自耕自食的小农经济,小部分地区仍保留封建土司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新石牌的考察分析,试图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某些新特点,指出其将随着各少数民族的存在而自始至终存续着,并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法律思想及司法实践,这对中国的民族法学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南洞口蒂溪瑶族民居融合了当地的民俗和自然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艺术特色,并具备其独特的艺术性。文章从造型结构、材质、民俗文化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当地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简要阐明了其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玉时阶的《瑶族文化变迁》2005年12月在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共分为12章,从11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瑶族文化,分别论述了瑶族的山地经济文化的变迁;饮食居住文化的变化;婚姻家庭制度的变迁;丧葬制度的变化;社会组织的变化;语言文字的变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节日文化的演变;文学艺术的发展;服饰文化的变迁;宗教信仰的演变等领域。定价:25元。玉时阶的《瑶族文化变迁》出版@华光  相似文献   

19.
瑶族盘瓠神话与渡海神话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瓠神话和渡海神话是瑶族创世神话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历代瑶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剖析两神话的物质层面,揭示其精神象征,着重探讨它们对瑶族的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传承诸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文章认为,加强对瑶族神话的多视角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瑶族和瑶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对越、老、泰、缅各国的人口分布、支系与称谓、来源和迁徙作了详细的讨论 ,迁徙海外的瑶族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国家 ,且只有盘瑶和蓝靛瑶等 2个支系 ,他们都来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