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废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及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废水的生态处理原理进行扼要论述:慢渗生态处理系统、快渗生态处理系统、地表漫流生态处理系统、废水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地下渗滤生态处理系统等技术方法进行了论述与概括,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阐述其处理机理、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及运行措施。以推进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在我国各地区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竹片表面胶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带有竹青、竹黄的竹片表面,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处理距离和处理功率对竹片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距离对竹片的表面性能影响显著,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其次。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处理时间5 s,处理距离10 mm,处理功率650 W。在此工艺条件下,竹青面的胶合剪切强度提高143.9%,变异系数下降11.9%;竹黄面的胶合剪切强度提高45.8%,变异系数下降了6.5%。  相似文献   

3.
浅谈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昌月 《科技信息》2010,(7):374-374,379
介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即RD消解法,该技术是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创新技术,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饭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河道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分别采用铬酸、偶联剂和二者复合方式处理UHMWPE纤维,研究了处理后纤维的浸润性能、断裂强度及其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纤维相比,处理后的纤维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能,复合处理方法处理的单纤维接触角降低达74.6%。铬酸处理纤维能够降低纤维的断裂强度,但不会影响其在砂浆中的性能。复合处理方法处理纤维能够明显提高砂浆的抗折强度,提高幅度为27.8%,而在抗压强度方面表现并不明显。弯曲韧性方面,复合处理后纤维砂浆具有较好的抗挠承载能力。复合处理后纤维砂浆的I5、I10、I20值分别比处理前提高了15.2%、32.5%、45.8%。  相似文献   

5.
矫鑫 《甘肃科技》2012,28(17):63-65
铝熔体的处理方法大体可归纳为炉内处理和在线处理两类。之前国内普遍采用熔剂精炼、陶瓷片过滤、气体精炼等炉内处理方法,但是处理后的熔体质量仍然不够理想,无法满足中高端产品的需要;随着各种先进的在线处理装置的引进,使得熔体处理的效果大为改善,熔体质量得以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豌豆蛋白为原料,研究了挤压处理、磷酸化处理、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三种改性处理方法对豌豆蛋白二硫键含量、二级结构含量、亚基组成,以及表面疏水性、溶解性、持水性及持油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处理条件下豌豆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均发生变化,与挤压处理和磷酸化处理相比,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对豌豆蛋白理化性质影响最为明显。与未改性豌豆蛋白相比,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的豌豆蛋白二硫键含量增加了26.25%;二级结构中β-折叠含量增加了15.06%,β-转角含量减少了9.85%;亚基组成中豆球蛋白A和豆球蛋白B含量减少;表面疏水性提高了101.95%。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后的豌豆蛋白溶解性、持油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显著高于未改性豌豆蛋白(P<0.05),而单一的挤压处理、磷酸化处理对豌豆蛋白这些功能性的改善效果不如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特别是挤压处理后豌豆蛋白溶解性减小。  相似文献   

7.
碳酸钙和硼酸铝晶须的表面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硬脂酸钠为处理剂对碳酸钙晶须和硼酸铝晶须进行了表面处理,通过测定活化指数、红外谱图及偏光显微观察对晶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处理剂的用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表面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两种晶须的处理效果均较好,活化指数分别可达到96.5%和97.3%。其中,碳酸钙晶须的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剂用量为45%,处理时间为50 min,处理温度为40℃;硼酸铝晶须的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剂用量为30%,处理时间为40 min,处理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8.
根区交替滴灌方式对葡萄根系形态特征与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交替滴灌方式对葡萄根系形态、分布与根系活力的影响,为构建高效根区交替滴灌方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当年扦插的葡萄幼苗为试材,通过在植株东西两侧安装滴灌设备,模拟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探讨树体两侧均采用地面滴灌方式(处理1),树体两侧均采用地下滴灌方式(处理2),树体东侧为地面滴灌方式,西侧为地下滴灌方式(处理3)3种交替滴灌方式根系直径、重量、长度、表面积、体积的分布规律及根系活力随灌水时间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根系总重、总长、总表面积与总体积均以处理3最大,处理2次之,处理1最小;各处理西侧的根系总重、总长、总表面积与总体积均大于东侧;处理1葡萄根系长度在土层深度0~20 cm处分布最多,占总根长的55%,处理2在土层深度20~40cm处分布最多,占总根长的49%,处理3的根长分布规律东侧与处理1一致,西侧与处理2一致;不同交替滴灌方式对不同土层深度内根系活力的影响不同,处理1在0~20 cm处根系活力最大,处理2在20~40 cm处最大,处理3对东侧土层内根系活力的影响与处理1相同,西侧与处理2相同。由此可见,处理3和处理2对根系构型的建成诱导效应优于处理1,促进根系下扎,使根系在土层内分布更加均匀,保持根系活力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油罐底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国平 《科技资讯》2009,(19):232-233
本文综述了油罐底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技术,油罐底泥的减量化处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脱液处理,主要有离心分离和压滤处理技术。油泥的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技术、水洗技术、微乳洗涤技术、热解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及生物处理技术等,各种处理技术均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需要针对具体油泥的性质选择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抗褐化处理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原位生长的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茎段外植体扩繁不定芽褐化的影响.[方法]设置硫代硫酸钠(hypo)、抗坏血酸(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AC)和黑暗共5种抗褐化处理,以正常培养的落羽杉不定芽为对照,处理20 d并统计各处理的褐化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总酚含量变化.[结果]1)降低褐化率效果最好的为PVP处理,然后依次为AC处理、hypo处理、黑暗处理和Vc处理.2)降低PPO活性效果最好的为PVP处理,然后依次为黑暗处理、hypo处理、Vc处理和AC处理.3)降低POD活性效果最好的为hypo处理,然后依次为AC处理、PVP处理、Vc处理和黑暗处理.4)降低总酚含量效果最好的为AC处理,然后依次为PVP处理、黑暗处理、Vc处理和hypo处理.5)hypo和Vc处理下的褐化率、PPO活性、POD活性和总酚含量两两之间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1);在PVP和AC处理中,褐化率分别与PPO活性、POD活性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1);和总酚含量的负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在黑暗处理中,褐化率分别与PPO活性、总酚含量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POD活性的正相关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养基中添加PVP是较为理想的落羽杉不定芽抗褐化处理,培养基中添加AC的抗褐化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1.
周开龙 《甘肃科技》2006,22(8):166-168
软土地基处理的原则、处理方法。兰临高速太石镇段有大量软土地基,采用换填砾类土垫层、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土工格栅处理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处理污水所产生的污泥未经处理处置直接进入环境后,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污泥处理和处置是解决污泥问题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污泥如何处理、达到何种处理程度取决于污泥处置的方式,处置决定处理。因此如何合理地处理、处置污泥,已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必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化肥减施条件下生物菌剂、有机肥对小麦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根系活力系数等生理及土壤N、P等指标变化的影响,为农田N、P减施增效的机理研究奠定一定基础。肥料配施设置四种处理:传统施肥处理(复合肥75 g?m-2,CK)、复合肥减施处理(复合肥37.5 g?m-2,CF)、添加木霉菌剂的复合肥减施处理(BF)、添加有机肥的复合肥减施处理(OF)。结果显示(1)BF处理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BF处理保持较低水平,而OF、CF处理含量明显升高;BF、OF的叶绿素、根系活力水平要明显高于CK和CF处理。(2)BF、OF的产量比对照高20%左右。(3)小麦收割后土壤中N、P的总量结果显示,BF处理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而OF明显高于其他处理;OF处理的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最高,BF处理也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剂能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保护酶活性、降低外界环境胁迫对作物造成的损伤,促进土壤中结合态N、P的释放、提高有效N、P的水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木霉菌剂能有效转化土壤中结合态N、P为有效态氮磷,提高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并提高作物对N、P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土壤中N、P总量。  相似文献   

14.
追施氮肥对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和 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探讨实际生产中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合理的追肥方法为目的,采用传统追肥和指数追肥两种方法,对容器苗生长和叶片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 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不同追肥方法和追加量处理的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根系形态、叶片养分含量和吸收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指数追肥法的处理4、处理5和采用传统追肥法的处理2等3个处理的苗高分别达到24.50、22.80和22.15 cm,比未追肥的对照(处理1)增加了22.01%、13.92%和10.31%(P<0.05),且处理4的地径(3.74 mm)显著高于对照(3.36 mm)。传统追肥、指数追肥法处理的容器苗总干物质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处理4高于对照30.85%,二者间差异显著; 根冠比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追肥措施均能促进主根和总根系增长,根系平均直径增粗,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增大,且处理4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采用指数追肥法的处理3、4和5中,随着追肥总量的增加,根系各形态指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N、P和K含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由于处理间干物质量差异显著,处理4和处理5的叶片对各营养元素吸收量显著高于对照。总体而言,采用指数追肥法追肥总量200 mg/株(处理4)较适宜,为浙江楠容器苗较好的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5.
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研究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研究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2)喷施固氮菌肥+化肥配施;处理(3)固氮菌肥拌种;处理(4)喷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收获期调查株高、分蘖数、穗长、穗重、单株产量、百粒重、小区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菌肥后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效果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菌肥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中国农药废水来源、产量及水质特点,论述了环保新形势下农药废水资源化的处理紧迫需求。通过对农药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农药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技术面临着缺乏标准支撑和政策引导、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处理成本高、技术工艺设备不成熟、缺乏适用范围广的资源化集成技术等难点问题。分析了各类集成处理技术对农药废水处理效果,表明集成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药废水资源化处理效率,并且可以弥补单一方法所具有的缺陷,增强了可行性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6,(5):687-691
将林木落叶改良处理的绿地土壤作为绿色海绵体,将收集的城市林木落叶经发酵处理(或不处理),分别在园林空地、大树树冠下、草坪土壤中进行地面覆盖、地下掩埋、与土壤均匀混合等处理,用不经处理的土壤做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吸水、渗水、保水、渗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土壤的吸水能力大于其他任何处理过的土壤;地下掩埋、与土壤均匀混合处理较地面覆盖处理的吸水能力强;树冠边缘、树冠以外处理区域的吸水能力大于树冠内的处理.2经处理的任何土壤的渗水能力均大于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在园林空地中,进行地面覆盖的土壤渗水能力大于其他处理;林下各处理土壤的渗水能力没有显著差异.3经处理的任何土壤的保水能力均大于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在园林空地中,均匀混合、地面覆盖处理的土壤保水能力最强;林下各处理土壤间的保水能力差异不显著.4在园林空地中,地下掩埋处理的土壤渗漏能力最强,均匀混合处理的土壤渗漏能力最低;在林下和草坪绿地中,对照(不经处理的土壤)的渗漏能力均较其他处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新型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分析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综述国内外含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优缺点,并结合现有含油的处理技术,探索了新型的处理技术:微波—膜组合处理技术,为含油污泥的处理开辟了更加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国内外近些年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中的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进行分析,同时对厌/低氧+好氧处理工艺、物化+生化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提供丰富的技术,此研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董庆伟 《科技信息》2007,(23):160-160
在钻孔桩的施工过程中,发生断桩事故是难免的。介绍了空心桩断桩处理、桩外压浆断桩处理、桩内钻孔压浆断桩处理、孔内大口径钻孔断桩处理等断桩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