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红原县引种早熟与晚熟猫尾草(Phleum pratense L.)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研究表明,早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28,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4x=28=22m+4sm(SAT)+2st(SAT),其中第5、11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晚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42,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6x=42=2M+24m+14sm+2sm(SAT),其中第3、4、6、11、12、13、14、20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8对染色体为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2号为B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1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早熟与晚熟猫尾草都属2A核型.  相似文献   

2.
MTBE法合成对叔丁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渠敬忠  赵义军 《甘肃科技》2004,20(2):105-108
采用MIBE与苯酚为原料合成对叔丁基苯酚,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38℃、nMIBE:nArOH为0.9:1、MIBE滴加时间为140min、保温时间为30min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对叔丁基苯酚烷化液,对叔丁基苯酚含量≥68%,2,4一二叔丁基苯酚含量≤8%,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纯度较高的VE琥珀酸单酯作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与聚乙二醇1 000进行酯化反应得到TPGS.通过考察初始原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发现初始原料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时间对结果影响不大.因此又采用正交设计对优化TPGS的合成工艺,得到最佳工艺为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110℃、催化剂用量为0.5 g和原料配比为2∶1.考察其重现性,得到平均转化率为95.261%、选择率为94.280%、收率为95.067%.  相似文献   

4.
从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21株产絮凝剂的菌株,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高,较快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产生菌,将其命名为WZU-1。通过培养条件优化,考察了各种因素如碳源、氮源、pH、温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ZU-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pH为8.0、温度为38℃、摇床转速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36h,在最佳条件下对4‰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5.16%。同时对该菌株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絮凝活性物质分布在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为该菌代谢产物;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产淀粉酶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时间、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和摇床转速等6个因素对菌株产淀粉酶含量的影响.对蛋白胨质量分数、玉米粉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结果为pH值对产酶影响显著,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为6.5,玉米粉质量分数为0.3%、蛋白胨质量分数为0.5%、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30 h.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90年4月—11月在国内首次用“害获灭”对28头牦牛的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进行了驱除试验。结果表明,“害获灭”按每公斤体重150、175、200微克颈部皮下注射,对牛仰口线虫 B.Phlebotomum 的驱虫率为90.1、100、100%,对叶氏夏伯特线虫C.erschowi 为78、100、100%,对辐射结节虫 O.radiatum 为94.3、100、100%,对球形毛首线虫 T.globulosa 为93.0、97.3、97.3%,对美丽筒线虫 G.pulchrum 为83.0、100100%,对胎生网尾线虫 D.viviparus 为100、100、100%,用200微克时对兰氏毛首线虫的驱虫率为93.3%。由此看出,“害获灭”按每公斤体重175、200微克对牦牛上述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均有良好的驱除效果,且用量小、给药方便,无副作用,宜于在牧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得到豆腐干微波杀菌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豆腐干为原料,以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ΔL、Δa、Δb、ΔE、咀嚼性、回复性、弹性、硬度和内聚性为响应值,以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温度为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利用因子分析筛选出微波对豆腐干杀菌的特征指标,建立模型,探讨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豆腐干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波对豆腐干杀菌的特征指标为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ΔL、咀嚼性及回复性;豆腐干微波杀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70 s、微波功率600 W、温度51℃,该参数下,豆腐干的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为5.17,ΔL值为0.19,咀嚼性为3 382.43,回复性为0.27。研究为微波杀菌技术应用于豆腐干的杀菌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对羟基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SnCl4/C为异相催化剂,高效、绿色地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分别研究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微波辐射功率等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和质谱(MS)确定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最佳条件为n(对羟基苯甲酸)∶n(乙醇)=1∶4,反应时间为25min,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120℃,微波辐射功率为640W,产品收率为95%;SnCl4/C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后,仍然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产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9.
以LaCl3为催化剂,对甲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对甲苯甲酸乙酯,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甲苯甲酸用量为0.1mol情况下,用LaCl3为催化剂,用量为0.80g,醇酸摩尔比2.5:1,反应时间2.5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产率可达90.1%。  相似文献   

10.
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分析,探讨了温度、pH值、时间、加酶量、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对果胶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为40℃,pH值为5.5,固定化6 h,加酶量为0.75 mL/g树脂,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1%,交联温度为4℃,交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固定化果胶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酶学特性试验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4.0,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心药方》,又名《无际大师心药方》,世传是唐代高僧无际大师石头希迁的作品。本文经过考证认为,《心药方》不合石头希迁的风格,不是他的作品,它应该是明代高僧无际明悟禅师的作品,后人将两位无际大师混淆了。  相似文献   

12.
清人严可均校辑《全晋文》,分别辑录东晋王齐之与释慧远同题之作《昙无竭菩萨赞》.两作在文字、立意上非常雷同,完全可认定同为一首,但严氏及当今学界并未予以辨明.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认真鉴别,根据诗文中所反映的思想与叙述的方式,可以判定《昙无竭菩萨赞》作者应为释慧远.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文人从"明清易代"的历史中找到熟悉的叙述和表达方式以言说自己的处境。作为一种"隐微修辞"策略,《古今》杂志文人通过言说"晚明"历史来阐扬心曲,塑造自身"遗民"的形象。通过考察以《古今》杂志为中心的文人对"晚明"的再叙述,可知"晚明记忆"成为沦陷区的文人曲折表达自己心声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4.
李艳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092-1094
并列连词"与"在先秦时期使用较为普遍。通过对《左传》中出现的并列连词"与"进行穷尽性的语料搜集,分析其在《左传》中的使用情况及特征,从而为进一步总结归纳先秦时期并列连词的使用及特征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今天用"年"表示,古代既可用"年",也可用"祀、岁、载"表示。"祀"出现最早,主要用于商代;"年"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就成为主要的计时量词;"岁"从上古到中古使用频率一直较高;"载"先秦偶尔用以计时,晚唐大量使用,元代以后用得较少。从用法上看,"数+年(祀)"可表序数也可表总数,"数+岁(载)"只表总数。唐宋时期"载"与"年"用法一样。另外"年"、"岁"还可用来纪龄。  相似文献   

16.
汉代“以孝治天下”不再是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孝观念是其思想基础;《孝经》是其理论基础;天子在孝道方面应为榜样;用人方面实行举孝廉的制度;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就前三个方面谈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汉代"独尊儒学"的思想对《汉书·艺文志》的编撰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汉书·艺文志》的编撰体例上,而且体现在其对不同学派的评价方面,同时,从《汉书》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找到相类似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太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史料学、民俗学、文字学等角度对“太一”进行考证 ,确认其出现乃原始母性崇拜的遗留 ,先秦诸子借用之作为解释万物起源的宇宙本原 ,秦汉时期受燕齐方士的鼓吹 ,才由万物之化育者变为万物之统治者 ,汉武帝始立为最高神。“太一”的原形“太乙” ,在齐鲁俗语中为媒神。东皇在古人观念中为伏羲 ,与之相配的“太一”为女娲 ,《九歌》实为迎高媒神女娲的一组祭歌。  相似文献   

19.
晚清、民国江右史话派新倡“朱耷即青云圃道人朱道朗”伪说,道俗两界,哄传百年,亦纠葛百年,已成八大山人研究界亟待突破之学术瓶颈。本文首揭“清初南昌青云圃道院为南明弘光朝亡命权贵隐身窟”、“朱道朗旧友马道人为弘光权相马士英”等透镜式微观考据。为证伪“朱耷即朱道朗”提供全景式宏观视界。  相似文献   

20.
关于明代科举考试试卷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依据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本《明代登科录汇编》等历史资料对明代乡、会、殿试试题的起草、格式、字数及特点和试题的种类、试题的优劣进行评价,同时对试卷批阅的人员、特点、方式和批语,字数及结构诸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明代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