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甜玉米(Sweet corn)是玉米(Zea mays L。)中的一个类型(或亚种),即甜质型(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甜玉米起源于中南美洲。引起人们重视并被广泛的栽培和食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它分为两大类型:普通甜玉米(sugary)型和超甜玉米(shrunken)型。其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乳熟期以鲜果穗供应市场;二是加工后销售,加工产品分为甜玉米罐头(奶油状或称糊状、粒状、整穗类型及玉米笋)、速冻甜玉米、脱水甜玉米等。美国甜玉米罐头约占全部加工产品的25—30%,速冻甜玉米占70—75%,脱水甜玉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玉米(Zea mays L.)根据籽粒的形态、胚乳淀粉的结构和分布,以及籽粒稃壳的有无,可分为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甜质型(Zea mays、saccharata)、粉质型、爆发型、有稃型、甜粉型等九个类型。甜玉米(Sweet corn)是玉米中的一种类型(或亚种),即甜质型。其特征是籽粒角质透明状,亦称水果型玉米,蔬菜玉米,西欧把它通称为“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玉米(Zea mays L.)根据籽粒的形态、胚乳淀粉的结构和分布,以及籽粒(采孚)壳的有无,可分为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甜质型(Zea mays、saccharata)、粉质型、爆发型、有(采孚)型、甜粉型等九个类型。甜玉米(Sweet coin)是玉米中的一种类型(或亚种),即甜质型。其特征是籽粒角质透明状,亦称水果型玉米,蔬菜玉米,西欧把它通称为“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三种类型玉米为试材,探讨铝胁迫对不同类型的玉米根系的生长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揭示有关铝的毒害作用机理及其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玉米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不同类型玉米的根系形态在铝胁迫下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铝胁迫能引起玉米根部SOD、POD活性与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间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五种基因型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五种基因型玉米在授粉后30天内籽粒灌浆过程的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的玉米籽粒灌浆差异主要表现在量上。普通玉米,糯性玉米的灌浆速度快,强度大,失水也快;甜玉米相对地灌浆速度慢,失水也慢。授粉后10-20天是各类型玉米籽粒鲜重,干重增加的最大时期。  相似文献   

6.
65岁的宋同明教授是甜玉米专家,他研究甜玉米近40年了,培养了“甜单1号”、“甜单8号”等甜玉米品种。目前,我国普通玉米供大于求,而特种用途玉米都是大热门。在特用玉米中,首推甜玉米。玉米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专有粮食作物。1779年,一支欧洲人远征队发现印第安玉米品种里有一种发甜的玉米果穗。1836年,美国育种专家林达育成了甜玉米。到  相似文献   

7.
通辽市特种玉米种植气候区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玉米自身的特性和不同用途,将玉米分为高油型玉米、高淀粉型玉米、高赖氨酸型玉米和甜玉米四大类型.基于每种玉米品种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形特征等的不同需求,提出了特种玉米的区划指标,并利用GIS技术进行适宜种植区域划分.通辽市大部分农区适宜种植特种玉米,最适宜区、适宜区基本上均位于通辽南部和中部农业区.  相似文献   

8.
高糖基因型皱缩—2(sh_2)与含直链淀粉增加(ae)、粗胚乳(du)和蜡质胚乳(wx)组合的三倍体作隐性基因型的甜玉米(Zea mags L.)杂种。由于先天性种籽品质低劣,已限制商品生产,这些杂种的种籽重量轻,比普通甜玉米含糖(sn)基因型玉米皱缩得多,且杂种后代不稳定,植株幼苗生活力差。本研究采用浸析法,高糖甜玉米种籽在吸胀期间其代谢产物浸析出来,代谢物浸析充分与否跟甜玉米基因型及其种籽本身先天性品质低劣有关。本研究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甜玉米基因类型,即 Iochief(su)、美国佛罗里达州甜支柱(sh_2)和 Penn-fresh ADX(ae、du、wx),测定在吸胀期间代谢物的浸析是通过本身电子传导和吸胀以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里可溶性蛋白质数量测量的。高糖基因类型的种籽比含糖的(su)种籽传导率高,在24—48小时的吸胀时间里,ae du wx 种籽本身的传导率比其他两个类型的高。在吸胀期间,高糖基因类型的种籽可溶性蛋白质的浸析也比含糖的(su)种籽高。在不同基因类型的种籽中,最初析出的可溶性蛋白质数量[蛋白质(毫克)/种籽(克)]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高糖基因类型的种籽由于种籽品质差,每粒种籽可溶蛋白质比 su 类型要少得多,对于 sh_2和 ae duwx 的种籽,在吸胀期间,蛋白质浸析似乎与果皮破裂和高膜渗透性有关。这些研究说明高糖基因型玉米种籽果皮和薄膜表层对收获和干燥期间损伤的反应比含糖的(su)可能更为敏感。为了生产高质量高糖基因型种籽,必须特别细心。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     
萧山县种畜场在省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今年从北京、广东地引进试种了10亩甜玉米,获得成功,7月14日,省有关单位组织现场会,通过了评议。甜玉米鲜、嫩、脆、甜,具有玉米的特殊清香。其果实既可生吃,又可熟食,可当水果、蔬菜食用,其味道之鲜美,胜过了牛奶,超过西瓜,有水果玉米之称。甜玉米的芯、杆、叶,经粉碎加工成饲料,禽畜很爱吃。经试验,用它来喂猪、鸡、鸭、兔等家畜,增重比普通饲料快一倍左右。甜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  相似文献   

10.
现在,由于国家政策及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棉花种植面积下降,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许多农民不知道种什么好,纷纷来信希望推荐一些效益好的新品种。根据目前的需求情况,多种特质玉米市场看好。特质玉米品种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爆花玉米、高油玉米等。目前,市场最走俏的是超甜玉米,它是一种果实兼用的新兴食品,又称水果或蔬菜型玉米,可以作水果生吃,味甘无“腥”味,与水果无异。熟吃味更美,香嫩可口,渣少味甜。超甜玉米的营养也十分丰富,鲜穗籽粒含糖量力%左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抗衰老酶。很早以前,…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温度对8种类型11个玉米品种种子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5~35℃,其萌发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表现为优质蛋白玉米、糯玉米、硬粒型、马齿型、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半马齿型.  相似文献   

12.
特种玉米可分为两类:专用玉米和优质玉米。像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青饲青贮玉米属于专用玉米,其用途单一,不能作它用;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属于优质玉米。特种玉米在栽培技术上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层层把关,否则当代所结的籽粒可能会失去特种玉米的性质,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特种玉米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特用型玉米,其技术含量和遗传附加值较高.介绍甜玉米的品性、育种、保鲜研究进展,旨在为甜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籽粒发育糖分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的差异 .结果表明 :在各采收期总糖含量以超甜玉米最高 ,加强甜次之 ,普通甜玉米最低 ;随发育进程的不同 ,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的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水溶性多糖 (WSP)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含量相一致 .依籽粒水分含量和糖分积累规律确定的适宜采收期 ,普通甜玉米以授粉后 18~ 2 1天为好 ,加强甜玉米相对延长 ,超甜玉米则宜适当推迟 .  相似文献   

15.
对六种甜玉米进行了水解蛋白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甜玉米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总氨基酸的32%以上;甜翠和甜玉2号两种甜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0.58%和0.52%,可称得上为高赖氨酸玉米。  相似文献   

16.
低温贮藏对甜玉米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利用率高,适口性好,而且经济效益很高的新型玉米,是一种兼具休闲型与保健型的现代谷物食品。为了提高甜玉米的贮藏期品质,研究了低温处理(4±2)℃甜玉米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旨在找到一个延长甜玉米贮藏期的有效技术和方法。每3d取一次样品,分别对甜玉米的呼吸强度、可溶性糖含量、含水率、失重率以及淀粉含量进行分析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采用低温处理可显著抑制贮藏期间甜玉米的呼吸强度,延缓了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保持了甜玉米的含水率,延缓了甜玉米失重率的升高,抑制了甜玉米中淀粉含量的积累,表明低温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甜玉米的贮藏期品质和商业价值,可更大限度地延长甜玉米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7.
许培育 《科技知识动漫》2014,(10):F0002-F0002
玉米小档案 种属:被子植物门、禾本科。 分类:玉米根据籽粒不同分为粉质种、爆裂种及甜玉米等。 习性:玉米是短日照作物,日照时间过长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它的耐盐碱能力差,适合在黏土上生长。 说明:玉米是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子小麦和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洒,作饲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海南的自然条件和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于1985年10月中旬至1986年2月上旬选择在文昌北部锦山、罗豆、铺前地区进行甜玉米试验研究,采取每隔二天播一批种子(约15~20亩)的做法,对秋冬春季甜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索与甜玉米高产栽培有关的一些技术措施与规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认为: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抵抗低温能力强4~5℃,在日平均气温13℃以上,湿度在60%以上,均能正常开花授粉与结果;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技术与甜玉米的青苞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海南的自然条件和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于1985年10月中旬~1986年2月上旬选择在文昌北部锦山、罗豆、铺前地区进行甜玉米试验研究,采取每隔二天播一批种子(约15~20亩)的做法,对秋冬春季甜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索与甜玉米高产栽培有关的一些技术措施与规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认为: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抵抗低温能力强4~5℃,在日平均气温13℃以上,湿度在60%以上,均能正常开花授粉与结粒;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技术与甜玉米的青苞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子粒颜色的玉米经过控制的互相授粉,当代果穗上子粒原有的粒型、色泽按基因独立分配规律发生改变。不同型的甜玉米,经过互相授粉,子粒消失其原有的甜质子粒的特征。果皮颜色不参与花粉直感,也不受花粉直感的影响。不同子粒颜色的玉米可因花粉直感作用使果穗上子粒的体积和重量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