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和木香(Aucklandia lappa)组成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黄羽肉鸡(Gallus gallus)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50只12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1个正常饮水饲喂的对照组和4个分别用原药材质量分数为1%,1.5%,2%和3%的金银花复合中草药添加剂饲喂的处理组,分别于第27,43和59d随机选取各组黄羽肉鸡进行心脏采血和解剖,测定体质量和免疫器官质量,进而分析各组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个处理组的黄羽肉鸡血清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总胆固醇浓度有较明显的差异,它们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也有明显提高。【结论】金银花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黄羽肉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和帮助免疫器官生长发育,从而提高黄羽肉鸡的成活率,增强黄羽肉鸡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山银花(Lonicerae flos)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50只2日龄的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平均分为5个组进行为期42 d的实验,其中第1 d到第10 d为环境适应期,第11 d到第26 d(12~27日龄)为实验Ⅰ期,从第27 d到第42 d(28~43日龄)为实验Ⅱ期。5组肉鸡每日均饲喂相同基础日粮;对照组(CK组)每日饲喂不含山银花成分的饮用水;4个山银花处理组即T1、T2、T3和T4组在环境适应期饲喂不含山银花成分的饮用水,在实验Ⅰ、Ⅱ期饲喂原药材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2.0%和3.0%的山银花水提物稀释液以代替饮用水。分别在实验Ⅰ、Ⅱ期结束时检测黄羽肉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质量浓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的活性,总胆汁酸、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浓度,以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的质量浓度;并测定法氏囊、脾脏及胸腺质量和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研究结果显示:5组黄羽肉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的质量浓度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与CK组相比,饲喂原药材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3.0%的山银花水提物稀释液可使黄羽肉鸡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明显下降,饲喂原药材质量分数分别为1.5%、2.0%和3.0%山银花水提物稀释液可使黄羽肉鸡血清尿酸浓度明显下降,饲喂山银花水提物稀释液使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升高并使血清IgA、IgG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饲喂原药材质量分数为1.5%的山银花水提物稀释液可有效地促进黄羽肉鸡生长并改善该鸡种的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牛奶菜(Marsdenia sinensis)水提物对中华眼镜蛇(Naja atra)毒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四通道离体组织灌流系统和昆明小鼠(Mus musculus)离体回肠标本检测牛奶菜水提物对中华眼镜蛇毒神经毒性的抑制、即时中和与恢复作用。【结果】牛奶菜水提物对中华眼镜蛇毒神经毒性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牛奶菜用于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发抗蛇毒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给8日龄肉鸡饲喂从饲料中提取出来的青霉酸连续一个月,观察肉鸡的临床症状,眼观镜检其病理变化,检测青霉酸在组织脏器的分布量.结果表明:肉鸡青霉酸中毒的临床症状前期不明显,后期才出现明显的症状;病理变化不明显,镜检可看到肝、肾、心肌变性;青霉酸在中毒肉鸡的脏器含量分布为肝〉肾〉心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草药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醇提物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主要酶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浸泡黑老虎后再进行超声波处理得到醇提物;通过体外酶活抑制实验分别检测醇提物对尖吻蝮蛇毒中磷脂酶A2、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类凝血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黑老虎醇提物对尖吻蝮蛇毒中的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和透明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蛇毒与醇提物的质量比分别为1∶100,1∶10和 1∶5时,后者能抑制蛇毒中98%磷脂酶A2活性、79%蛋白水解酶活性和65.14%透明质酸酶活性。同时,醇提物能够明显抑制尖吻蝮蛇毒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类凝血酶的活性。【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黑老虎醇提物能有效抑制尖吻蝮蛇毒中的主要酶类,为深入研究黑老虎药材的抗蛇毒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 specularis ‘Songpu’)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3%和0.06%的酵母培养物(YC0.03和YC0.06),并以不添加酵母培养物(YC0)为对照,配制成3组实验饲料,用以饲喂池塘网箱中初始体质量为345 g的松浦镜鲤,持续42 d。【结果】1) 与YC0组相比,YC0.06组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更高,肝体比和饵料系数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YC0.03和YC0.06组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分数均比YC0组的这两项指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与YC0组相比,YC0.03组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更高,谷丙转氨酶活性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YC0.06组肝组织过氧化氢酶活性与YC0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5) YC0.03组和YC0.06组较YC0组而言,肝细胞排列更加规则、细胞界限更清晰。【结论】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提高松浦镜鲤的生长性能、改善肌肉品质、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并维持肝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异丙胺盐(DAMS)暴露对鲤(Cyprinus carpio)肝胰脏和鳃组织的氧化胁迫影响。【方法】设置1个水体DAMS质量浓度为0的对照组和5个水体DAMS质量浓度分别为0.5,1,2,4和8 mg·L-1的暴露处理组,暴露28 d。测定鲤肝胰脏和鳃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1) 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处理组鳃组织中MDA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p<0.05),肝胰脏组织中MDA含量只在4和8 mg·L-1 DAMS暴露处理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p<0.05);2) 与对照组相比,在0.5 mg·L-1 DAMS暴露处理组,鲤肝胰脏和鳃组织的T-AO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上升(p<0.05),但SOD活性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变化;在1,2,4和8 mg·L-1 DAMS暴露处理组,鲤肝胰脏和鳃组织的SOD活性、T-AOC水平均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下降(p<0.05)。【结论】水体DAMS暴露会破坏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损害抗氧化系统,导致鲤的肝胰脏和鳃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与肝胰脏组织相比,鳃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和T-AOC水平对DAMS暴露更为敏感,因此鲤的氧化损伤程度和抗氧化能力存在较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体中双酚A(BPA)暴露对鲤(Cyprinus carpio)肝、肾组织的氧化胁迫及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方法】设置1个水体中BPA暴露质量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组、1个水体中BPA暴露质量浓度为0但乙醇质量分数为0.03%的乙醇对照组和水体中BPA暴露质量浓度分别为0.5,0.9,1.8,3.6,7.2mg·L-1等5个处理组,处理30d后测定各组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肝组织中BPA的积累量及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1)3.6和7.2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肝、肾组织中MDA含量比两个对照组的肝、肾组织中MDA含量更高,且与后两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和7.2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肝组织中CAT活性以及1.8,3.6和7.2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肾组织中CAT活性均低于两个对照组的肝、肾组织中CAT活性,与后两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8和3.6mg·L-1 BPA暴露处理组的静止代谢率高于两个对照组的静止代谢率,7.2mg·L-1 BPA暴露处理组的静止代谢率低于两个对照组的静止代谢率,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鱼肝组织中BPA积累量随水体中BPA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水体BPA暴露质量浓度与鲤肝组织中BPA积累量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鲤肝、肾组织中MDA含量和CAT活性对水体BPA暴露相对较敏感,肝组织比肾组织更敏感。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水体BPA暴露导致鲤静止代谢率升高以满足鲤在组织损伤修复和毒物净化方面额外的能量消耗,但较高质量浓度的BPA暴露可能对鱼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并引起静止代谢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不同生长阶段肝脏的脂肪沉积情况及脂肪代谢酶的活性。【方法】分别采集150,180,210,270,300,360,420,450和480日龄共9个生长时期的实验鱼,测定形态学指标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及脂肪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体质量、体长逐渐增加;肥满度在450日龄最大;脏体比在150日龄最高,450日龄最低;肝体比整体呈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肝脂肪在150~210日龄积累较为严重,肝脂肪含量在生长中后期呈现出下降升高交替出现的趋势。脂蛋白脂酶活性在生长中期(360~420日龄)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激素敏感性脂肪酶、蛋白激酶A和乙酰CoA羧化酶(ACC)活性在生长初期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在生长初期先升高后降低,在后期又逐步提升。在养殖中期,肝脂肪含量与ACC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FAS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口黑鲈肝脏的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与生长阶段密切相关,在养殖过程中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做好相应的脂肪肝病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体中双酚 A(BPA)暴露对鲤(Cyprinus carpio)肝、肾组织的氧化胁迫及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方法】设置1个水体中BPA暴露质量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组、1个水体中 BPA 暴露质量浓度为0但乙醇质量分数为0.03%的乙醇对照组和水体中BPA暴露质量浓度分别为0.5,0.9,1.8,3.6,7.2mg·L-1等5个处理组,处理30d后测定各组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肝组织中 BPA 的积累量及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1)3.6和7.2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肝、肾组织中 MDA 含量比两个对照组的肝、肾组织中 MDA 含量更高,且与后两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和7.2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肝组织中CAT活性以及1.8,3.6和7.2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肾组织中CAT活性均低于两个对照组的肝、肾组织中 CAT 活性,与后两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8 和3.6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静止代谢率高于两个对照组的静止代谢率,7.2 mg·L-1BPA暴露处理组的静止代谢率低于两个对照组的静止代谢率,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实验鱼肝组织中BPA积累量随水体中BPA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水体 BPA 暴露质量浓度与鲤肝组织中BPA积累量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鲤肝、肾组织中 MDA 含量和 CAT 活性对水体 BPA 暴露相对较敏感,肝组织比肾组织更敏感。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水体 BPA 暴露导致鲤静止代谢率升高以满足鲤在组织损伤修复和毒物净化方面额外的能量消耗,但较高质量浓度的 BPA 暴露可能对鱼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并引起静止代谢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稀土矿床主要与岩浆岩有关,对其研究较多,但对沉积岩中稀土研究较少。稀土作为战略性的矿产,搞清楚稀土在分布广泛的沉积岩中的富集机理有重要意义。自然界的磷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而磷灰石又在沉积岩中以磷块岩形成存在。对已知的磷块岩和生物磷酸盐中的稀土数据,磷块岩的电子显微镜下特征等进行研究,发现磷块岩和生物磷酸盐有一致的稀土分布特征,推测磷块岩是古老细菌的细胞壁的堆积,细胞壁实际是细小的磷灰石。沉积岩中存在磷灰石的情况下,磷灰石对周围环境的稀土能无差别吸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吸收周围稀土,因此年代久远的化石的稀土含量高于现在生物骨骼稀土含量,其他矿物则很少吸收稀土,由此可以利用活着的聚磷菌对周围稀土进行吸收,从而达到收集聚磷菌就能富集稀土,利用这一特征可使用细菌提纯稀土,减少使用化学物质来提纯稀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The flotation ofniobite, fersmite, and ilmenorutile was studied using 3 collectors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 and pulp pH. The collecting property of different representative collector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iphosphonic acid is an effective collector for valuable niobium-containing minerals. A flotation recovery of 90.87%-91.7% is obtained with 75 mg/L diphosphonic acid at pH 2-4.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of diphosphonic acid on these 3 minerals' surface might lead to the high recovery efficiency of the minerals, which is proved by 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pectra.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金属Na、邻氯甲苯、间氯甲苯或对氯甲苯为原料,通过伍尔兹反应合成邻、间和对位苯甲基官能化的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仪(NM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反应温度、原料滴加时间、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确定各个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3种产物的产率影响都是显著的,而原料滴加时间和物质的量之比对3种产物产率影响均不显著,利用密度-折射率联用仪测定得到25℃时3种产物的密度分别为0.962 43、0.950 55和0.948 87 g/cm3,折射率分别为1.476 18、1.469 88和1.470 69。  相似文献   

14.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义礼智”四德整体的提出者是孟子,“礼义廉耻”四维德目的提出者是管子。郭店楚竹书《五行》试图建构一种将仁、义、礼、智、圣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的道德体验模式。将“仁谊礼知信”称作“五常之道”,最早出现在汉朝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之中。“仁义礼智信”作为整体德目由官方确定在董仲舒去世183年后的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的会议上。之后,“仁义礼智信”整体德目经历了从周敦颐的“诚,五常之本”说到二程的“五常全体四支”说以及朱熹的“五常之性”说。今天,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融入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的智慧."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设计合成在酞菁2,3,9,10,16,17,23,24位(β位)八乙硫基取代的分子:2,3,9,10,16,17,23,24-八乙硫基酞菁分子β-(SC2 H5)8-H2 Pc,并对该分子进行红外吸收光谱表征和理论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2,3,9,10,16,17,23,24-八乙硫基酞菁分子进行结构优化,模拟其红外吸收光谱.模拟与实验红外振动吸收峰拟合曲线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二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氯化钠结构(RS)、碳化钨结构(WC)、闪锌矿结构(ZB)和砷化镍结构(NiAs)的TaC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几种结构的TaC在弹性上都是稳定的,其中RS结构的TaC具有最低的能量.而且RS结构的TaC具有最小的体积、最大的体弹模量和剪切模量、以及最大的杨氏模量,表明它是一种极难压缩的材料.计算出的硬度值也表明RS型的TaC可能是一种高硬度材料.计算的电子态密度表明这几种结构的TaC都具有金属性,Ta的eg轨道和C的p轨道之间较强的杂化是RS型TaC能量最低,硬度较高的重要原因.在0~80 GPa的压强范围内不存在RS相向WC相、ZB相及NiAs相发生相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讨论等价、弱等价、强等价等几个概念以及这几个概念在语言学史与各个学派上由模糊不清而提炼成较为清晰的形式,探讨一些与这几个概念有关的句子(词)结构的问题,并且得出了几个有关句子(词)结构的有意义的定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涵盖了电子学、计算学、电信学及传媒学词汇的词典。第三版较上一版本增加了约9000条德英双语词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