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在UC框架下,基于KR模型,对签密协议进行研究.根据签密协议的安全性要求,提出签密的理想功能函数,并依此设计协议的一般化形式;随后基于UC安全的定义,通过模拟技术,证明所设计的一般化协议安全实现了理想的功能函数,即此一般化协议是UC安全的;同时,在UC框架下对所设计协议的存在性不可伪造进行讨论,利用反证法证明其安全性;最后,从一般到具体,设计了一个具体的签密协议,同样满足UC安全性.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UC安全的协议作为一个模块,能与其他协议组合使用,不破坏组合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签密技术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Zheng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进行改进,提出基于身份签密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具有签密技术的优点,在同一个逻辑步内同时实现了认证和加密两项密码功能,提高了协议的效率;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的使用,降低了建立和管理公钥基础设施的代价,用户无需存储、管理和传输公钥及其证书;另外,椭圆曲线上双线性对使协议能以短的密钥和小的计算量实现同等安全要求。文中所提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具有计算量和传输量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山壮族依托于山神庙这一原生态民间文化土壤,将“二月二”、“六月六”、“娅歪”等传统节日献祭活动和“竹简签卦”民间文化事象世世代代地相沿成习、留存下来。通过对广南县者太乡平贵村壮族山神庙献祭活动和“竹筒签卦”民间文化事象的调查研究,可探析其所内含着的潜隐性文化内涵以及所凸显出的功能性社会元素。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变,社会思潮也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国家的意识形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威胁,要有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先了解社会思潮的活动特点。文章将通过对社会思潮的一般特点和新特点进行陈诉。  相似文献   

5.
张晋莉 《科技信息》2009,(19):190-19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社会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也同样面临着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因为只有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和谐了,整个社会才会和谐。二十一世纪的学校已不再是一座孤独的象牙塔,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因此,要想建立和谐的校园,既要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属性签密机制在实际运用中受限于属性撤销效率低的问题,传统的属性签密方案大都无法实现撤销操作并高效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云存储环境下属性签密方案中无法实现属性撤销且开销较大的不足,提出一种属性可撤销的签密方案。在签密技术实现同时加密与签密目的的基础上,结合密钥分割和代理重加密方法,达到属性撤销的目的。引入中间代理结构,基于撤销列表建立属性撤销协议提高撤销效率,实现基于属性密码并且属性可撤销的签密方案,并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7.
陈协心 《海峡科学》2011,(10):10-12,15
当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正在对能动司法进行热烈的讨论。作为归属于大司法概念下的公证,也存在着能动公证的问题,尤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公证作为法律服务的社会组织,要把维护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作为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也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合法权益的要求,发挥公证的能动性,彰显公证职能作用与价值,使公证发展成为服务型、主动型、高效型的行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种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和一种多接收者的签密方案进行分析,展示出这2种方案是不安全的,尽管这2种方案在文献中被证明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是安全的,但是它们存在着伪造攻击,在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中,一个不诚实的接收者可以伪造任意消息m的签密文,并且一个敌手在挑战阶段可以区分一个挑战密文;在多接收者签密方案中,任意一个接收者能够代表其他接收者伪造一个消息m的签密文,为了克服这2种方案的缺陷,分别通过对s进行约束和改变原方案的哈希值的输入来阻止上面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6,(5):F0003-F0004
2006年5月18日,在香港举办的2006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开幕式上,徐根应厅长、谭伟豪会长分别代表安徽省科技厅、香港科技协进会签暑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框架协议》。香港科技协进会成立二十年来,在协调及促进香港科技行业间的联系和发展上,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科技讯息的传达,在香港和内地及境外的科技交流,在提升本港科技界的地位等几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束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教育公正是社套公正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套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突破我国转型期教育的不公正现象从而推进教育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期待已久的和平协议久盼的安哥拉和平终于在年末来到。安哥拉政府同反政府组织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经过一年的艰苦谈判,于11月20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正式签署和平协议。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出席了和平协议签字仪式。安哥拉外长莫拉和安盟总书记兼代表团团长马诺瓦科拉分别代表各自的领导人在这份长达68页的和平协议上签了字。安盟主席萨文比因安全原因没有出席签字仪式。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2.
摘要:FOAF(Friend of a Friend)词汇表提供了一种在Web上描述个人信息的方法。本文将FOAF应用于社会网络模块中,使其作为一种协议连接不同系统的用户以形成社会网络。基于一些开放源码软件,实现了一个实验原型。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表现及社会成因的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红兰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125-129
语言中所折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反映着各自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英汉语言中也广泛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并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风格上得以体现。应从社会的历史原因与现实需要、社会化、性别差异理论、女性生理与心理因素上透视,探讨并归纳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14.
合同亦称契约,是指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合同作为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伴随着经济交往的大量增加,合同诈骗犯罪行为大量发生。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市场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我国加大了对合同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是合同诈骗犯罪往往和合同纠纷交织在一起,在理论上难于区分,实践中难以把握,成了困扰广大司法工作者的一个难点。区别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主要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社会调查实际上是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双方共同完成的。调查者不是“包打听”,也不是完全的“被告知者”,真实材料的获得要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每一种调查方法之间是一种弥补的关系:调查者对调查对象都怀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价值与情感取向,深刻地影响着调查者对材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广播签密的模型与定义,以ECDSA方案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公开验证的广播签密方案ECBSC.方案能向多个用户广播认证单个消息;在不增加系统计算量的前提下,ECBSC还能同时向多个用户广播多个签密消息,用户只能从签密文中提取与自己相应的明文.在协议双方发生争议时,第3方可在ECDSA的模式下公开验证.ECBSC比重复使用SC-BLS的trivial n-recipient方案具有更高的效率,在组播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过去,健康就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在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可想而知,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的健康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适应现代社会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愈来愈显示其重要地位。据有关调查,当今中小学生中1/5的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逆反、厌学、偷窃、敌对、抑郁、焦虑、嫉妒、孤僻等,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目前,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烦恼,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09,(10):15-15
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的功能在逐渐分化,相互间的关系在逐渐生成和协调。伴随着“社会”和“群体”概念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心理机制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宜音以中国人“我们”概念为触角,探看作为中国社会心理的发展路径,也将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丰富我们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基本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稳定、安全和发展。辛亥革命的发生说明了国家要确保其自身的强大,必须积极地培育其公民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在体制上建立起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如同新闻在通过故事记录历史一样,电影也是一个故事,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社会。电影不仅仅记录着事件性的真实,更多时候也记录着社会的思潮和情绪,其记录手法比新闻视角更多变,而且更深邃。电影的中心永远围绕着人,而新闻的中心更多时候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