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讨如何在高等代数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通过增强其应用性,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高等代数内容,使其认识到学习高等代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高等代数教学中所涉及的例子很少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抽象,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缺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模求解,将知识由抽象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生活实例,由理论转化为应用,来增强学生学习高等代数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
数学软件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相关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意识。文中结合相应例子,阐述了作者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利用Mathematic软件活化相关数学内容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海娜  张静馨 《科技信息》2012,(14):299-300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倾向和习惯。根据调查和研究,小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数学情感等方面的影响,可以分为准备、产生和巩固三个阶段。具体地,小学生数学意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运用获得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抽象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而逐步形成、巩固的。最后结合调查和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意识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师数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存在着重理论性、轻实用性的倾向。事实上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都是对实际生产、生活的高度抽象,它们有理论性的一面,也有实践性的一面。因此师范生要有一定的数学实验经历以及数学实验的教学经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引入适当的数学实验,重视数学的直观基础,有利于突破数学“抽象难学”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一个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数学建模"活动、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开展数学活动、收集应用事例等过程来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当前教育教改的方向,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数学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狠下功夫.而数学素质一般认为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方面.数学建模既有"数学意识"的因素,也是"问题解决"的一部份.因此在高中实施"数学建模"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朱文雅 《科技资讯》2010,(15):177-177
《数学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书本数学是生活数学的提取、概括和应用,我们数学教师要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实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是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同其它的数学能力一样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联系实际和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应加强数学应用教学,多让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外实践,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富贵 《甘肃科技》2007,23(7):248-250
近年来,随着高考注重"基础、能力、思想"的考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也愈来愈重视对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一些地理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成为中学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熟悉数学思想,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方法灵活解决有关地理分析计算问题,将有利于提高解题的思维能力和技能、技巧。本文通过几例来浅谈一下在地理计算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以便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掌握数学语言独有的特点和表达形式,准确使用数学语言模拟现实模型,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构建数学模型,借助数学实验教学,展示高度抽象的数学理论成为生动具体的可视性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家韦尔曾说:对数学对象的第一步是直觉思维,第二步是抽象,如果说作为结果的抽象已经引起普遍重视的话,那末直觉思维以及作为过程的抽象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一方面导致学生数学能力的片面发展和不谐调;另一方面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和保守,不利于数学活动中的创造和发明.这是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创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数学直觉思维意识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规律在整体上的直觉领悟和直观把握.即在观察想象的基础上调动个体原有经验,根据一定的意向“直接地正视事物,抛弃对语言的依赖,学会更加具体地思考.”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金荣 《科技信息》2010,(24):I0242-I0242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注意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要构造数学模型,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二要创设问题情景,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三要探索猜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四要尝试验证、巩固提高,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五要反馈矫正、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技能和应用效果,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就当前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基于“提出问题”的数学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变学生普遍缺乏提出数学问题的学习经验和问题意识较为低下的现状,本研究开展了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的数学教学模式(以下称SPBI模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PBI模式对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出问题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俞杭春 《科技资讯》2007,(4):140-141
本文探讨了影响学生"数学问题发现"的因素①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②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风格.并对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提出了三点建议①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证明推理。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甚至难以解决的有关图形和计算的问题。随着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MATLAB软件逐渐普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工具,使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简单、更直观,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艳春 《科技信息》2008,(12):259-259
数学应用意识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在现代经济社会里,数学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力。本文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心理特征和抽象性的数学学习之间的矛盾,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被动.现实学习中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抽象使图像变换形象起来,学生变的更主动,对学习的态度由恐惧变成爱,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开始,合理利用"原型"的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是生活,生活,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加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树立"数学来源于实际,又运用于实际"的数学意识,将数学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以便将来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运用到人们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中去,本文联系教学实际,举例论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