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废旧镍氢电池正极材料中镍和钴的回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在硫酸体系中回收废旧镍氢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镍和钴. 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初始浓度以及氧化剂用量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镍和钴浸出率的影响程度排序均为:氧化剂用量>浸出时间>温度>硫酸初始浓度. 在实验得出的最佳浸出条件下,Co的浸出率为99.7%,Ni的浸出率为99.1%.  相似文献   

2.
废催化剂焙烧水浸渣中硫酸浸取钴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废催化剂处理过程中得到的镍钴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浸出镍钴渣,使钴和镍得到有效回收,并对硫酸浸出钴的动力学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搅拌速度为400~1200r/min时对钴浸出率的影响非常小,物料粒度、硫酸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钴浸出率则有较大影响;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80min,原料粒度为(0.074~0.100)mm,H2SO4浓度为6mol/L,搅拌速度为800r/min,固液比为1:10时,钴的浸出率为94.2%,镍的浸出率则为93.5%;硫酸浸出镍钴渣的反应受产物层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16.34kJ/mol。  相似文献   

3.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酸浸出最佳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钴作为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高价值、重污染的金属成分,其回收非常重要.运用正交实验方法,以盐酸溶液为浸出液,分离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钴.实验设计冷凝回流装置,通过优化因素水平以使钴离子的浸出率达到最大化.研究结果表明,从电池中提取的黑色混合粉末(包括钴酸锂、乙炔黑)中浸出钴离子的最佳条件:盐酸质量浓度为4mol·L^-1,浸出温度为80℃,固液比(混合粉末的质量与盐酸体积之比)为5g·L^-1,浸出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钴离子的浸出率达到99.6%.  相似文献   

4.
提出硫酸熟化及三相流态化浸出处理镍镉电池废料的新工艺.考察了硫酸耗量,液固比,温度及时间几个因素对浸出的影响.当采用1.1倍理论酸量、液固比2:1和常温下浸出1.0h,得到的浸出率为:镍98.88%,镉97.96%;扩大试验总浸出率均不低于95%.三相流态化反应器单位面积生产能力达到127.4kg/m2·h.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氧水还原浸出非洲氧化铜钴矿,研究了还原剂用量、初始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等参数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双氧水与铜钴矿计量比为0.2 mL/g、浓硫酸与铜钴矿质量比为0.46、液固比为5:1(mL/g),在温度75℃下浸出2 h,钴、铜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9.50%,99.42%。  相似文献   

6.
该项目根据我国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镍品位低的特点,采用金属化高冰镍细磨—两段逆流硫酸选择性浸出—黑镍除钴—不溶阳极电积镍的精炼镍新工艺。新工艺采用两段逆流选择性浸出镍钴,实现了镍钴与铜的彻底分离,原料中的铜和贵金属全部(99~99.5%)保留在浸出渣中,简化了铜和贵金属的回收流程并提高了它们的回收率。镍浸出过程中省去了国外同类企业采用的耗电大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机酸作为浸出剂对不锈钢酸洗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浸出,在相同条件下,各种酸的浸出效率顺序为:硫酸 >盐酸 >硝酸.讨论了硫酸浸出酸洗污泥时浸出时间、硫酸浓度、液固比和温度等条件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和液固比对镍铬的浸出率有较大的影响,而温度的影响较小.在液固比为6:1、温度为30℃、硫酸浓度为3 mol/L以及浸出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污泥中镍、铬、铁和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9.3%,99.2%,99.8%和93.2%,残余污泥中镍铬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从废旧高温合金中浸出镍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比较国内外废旧高温合金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废旧高温合金的物相组成,提出"雾化喷粉-硫酸浸出镍钴"的工艺,重点考察并讨论在镍钴浸出过程中硫酸质量分数、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和合金粒度等因素对废旧高温合金中镍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确定了从废旧高温合金中浸出镍钴的工艺优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硫酸质量分数为40%,浸出温度为85℃,浸出时间为5 h时,镍浸出率为96.68%,钴浸出率为96.63%,浸出渣中镍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77%和0.96%,含镍和钴的浸出液可作为加工镍和钴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镍钼矿提钼渣中镍的浸出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硫酸溶液中,使用常压氧化浸出法处理镍钼矿提钼渣以回收有价金属镍。考察搅拌速度、液固比、硫酸用量、氧化剂用量以及浸出时间对镍浸出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与液固比对浸出过程影响不明显;在未加入氧化剂时,主要发生镍氢氧化物简单的酸溶反应,而添加氧化剂后硫化物也被氧化浸出;此外,镍浸出率随浸出时间、温度及硫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搅拌速度为500 r/min,液固比为4:1,氧化剂加入量为矿量的0.2倍,浸出温度为90℃,硫酸浓度为0.4 mol/L,浸出时间为8 h,镍浸出率可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10.
N235萃取分离废旧镉镍电池中钴和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用萃取剂N235萃取分离度旧镉镍电池中钴镍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液的浓度和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用水作为反萃取剂,经过两级反萃,可以使得钴的反萃取率达到99.6%.并对回收制血Ni(OH)2产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浮选试验,沉淀试验,溶液组分分析等手段查明了NaCl,Na_2SO_4,Na_2CO_3对钴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NaCl,Na_2SO_4对钴离子浮选无害;Na_2CO_3因与钴离子和捕收剂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混配形络合物对浮选不利,捕收剂需过量添加才能使钴完全浮选。  相似文献   

12.
介绍测定痕量钴的一种方法。在0.01mol/L NH3·H2O-NH4Cl和1.0×10^-6mol/L酸性铬兰K(ACBK)溶液中,Co(Ⅱ)产生很灵敏的还原波,其峰电位是-0.52V(vs、SCE).Co(Ⅱ)的浓度在2.0×10^-8 ̄5.0×10^-7mol/L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直线关系,检测限是5.0×10^-9mol/L。这一方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三苯基膦Co(Ⅰ)和Co(Ⅱ)与特-丁基异腈的反应.依反应物摩比弥不同得到三种不同的配合物:[Co(Ⅰ)L2L'2]Cl(A)、[Co(Ⅱ)L'2]Cl2(B)及[Co(Ⅱ)LL'Cl2]·C6H6(C)(其中L=pph3、L'=t-BUNC).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差热-热重及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钴含量分析测定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钴(Ⅱ)与紫脲酸铵显色反应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钴的新方法.pH为8~9时钴(Ⅱ)与紫脲酸铵反应生成1:3络合物,其Aλmax为458 nm,ε为2.65×104L/(cm·mol),钴浓度在0.0~2.0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通过对维生素B12中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17%,加标回收率为97%~112.5%.  相似文献   

16.
应用5—[(3,5—二氯—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作钴的显色剂测定铁矿石中的微量钴,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59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20×105Lmol-1cm-1,钴浓度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矿样对比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中国镍钴工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技术成就,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测定微量钴的方法,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讨论了在新显色剂的合成,微乳液介质的选择和钴催化动力学方法的研究进展、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两种新的钴、铜大环配合物[M(14)4,11-二烯-N]I_2(M=Co,Cu)的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粉未衍射,电导、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同时也研究了它们吸氧,脱氧性能.  相似文献   

20.
热分解含氨草酸钴复盐制备纤维状多孔钴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沉淀法制备纤维状钴粉复杂前驱体,并采用XRD,IR,SEM和TGA/DTA研究前驱体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系统考察前驱体粉末热分解过程中热分解条件如热分解气氛、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时间和升温速率对金属钻粉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Co(Ⅱ)-C2042——NH3-NH4+-H2O反应体系中得到的前驱体为含氨草酸钴复盐,形貌为纤维状,氨与钴离子配合并生成含氨草酸钴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内在机制,它是通过含NH3基配合物以链状结构连接[(NH3)M-OX-M(NH3)]2+生长基元以轴向取向连生形成一维形貌;在弱还原性气氛、热分解时间为30~60 min、升温速率为15~20 K/min、热分解温度为623~723 K条件下,热分解含氨草酸钴复盐粉末可以制备比表面积为10.44 m2·g-1的纤维状多孔金属钴粉,其孔结构为两端开放的管状毛细孔且多为中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