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纺纱过程中棉纤维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对科学合理的使用棉纤维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其衰变规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找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棉纤维综合性能的方法.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纺纱加工过程中棉纤维各项性能的衰变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棉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其综合性能变化的规律为,粗纱最好,其次是并条、细纱,清花最差;棉纤维的力学性能方面原棉最好,经过开松、梳理、牵伸等几道工序,细纱中棉纤维的力学性能最差;其结论对进一步改进棉纤维的加工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溶解羊毛制得可溶性角蛋白溶液,再对经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的棉纤维进行处理.研究了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产生增重,同时在纤维表面吸附成膜,红外光谱表明角蛋白与氧化棉纤维之间形成共价结合,且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棉花的粘着性是衡量棉花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许多国家的农学家和仿织学家对此都作选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围是棉纤维中水溶性的成份及棉纤维外附着的外来物 .就棉纤维表面生理结构而言 ,目前研究很少 .一般认为 ,棉纤维呈圆柱状 ,纤维表面是光滑的 ,笔者以新疆长绒棉为研究对象 ,用日立 S- 57日扫描电镜 ,研究了棉纤维的表面结构 ,结果表明 ,棉纤维并非呈圆柱状 ,自然状态下呈螺旋形 ,象氨基酸那样 ,根据概率估计 ,没有扭曲的约占 1 5% ,棉纤维表面并不光滑 ,有毛刺 ,这种结构特性是影响棉花粘着性的又一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4.
探讨本色棉纤维经过染色后性能的变化,分别对染色棉、本色棉纤维的手感进行了主观评定,并借助电子显微镜、纤维长度分析仪、细度分析仪、单纤维强力机等仪器对染色棉、本色棉的表面状态、纤维长度、细度、回潮率、纤维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等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染色棉纤维的各项性能比本色棉纤维均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后道纺纱工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测试研究了4种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发现木棉纤维负荷-伸长曲线的形态类似棉纤维,是线性曲线.平均断裂强度1.44~1.71cN,平均断裂伸长率1.83%~4.23%,断裂伸长率的差异明显,纤维的初始模量随着产地而变化.断裂强度与纤维长度及线密度显著相关.木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低于棉纤维,断裂应力和初始模量与棉纤维接近,但是,因为其线密度低,表现为容易断裂.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将单纤维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室中以一特制装置拉伸,研究棉纤维形变和断裂形态学。摄取了形变和断裂过程的连续显微照片。了解到拉伸纤维裂缝的发生、生长和传播过程,和两种主要类型裂缝的形态学结构,这两种裂缝分别是由于纤维原纤间的分离和原纤或/和原纤束的断裂而引起的。文章从高聚物断裂物理探索了棉纤维拉伸形变和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7.
市场广角     
纯棉仿真丝绸织物开发动向 近年来,各国开始研究棉纤维仿真丝绸工艺,一些高档棉织物已开始与真丝织物相媲美。 在确保原料的前提下,染整后处理工艺是棉织物仿丝绸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已应用和新开发的染整后处理工艺有以下几种。 染整后处理中用浓烧碱溶液对棉纤维进行丝光处理,可增加光泽,并降低棉织物的收缩率; 棉织物用液氨处理代替碱处理,使纤维均匀膨胀,手感柔软,布面丰满; 棉纤维进行酶减量,使织物光洁、滑爽、柔软,但在处理中要严格控制酶用量,避免过多使用而降低纤维强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碳化棉纤维的高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器件采用铜薄膜叉指电极结构,并利用碳化棉纤维作为压敏层,经三明治式封装而成.碳化棉纤维的疏松多孔结构使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1.553 kPa-1)、宽线性范围(0~20kPa)、高重复性以及出色耐用性(超过8 000次循环),并成功应用于微小质量测量、脉搏跳动检测与手指运...  相似文献   

9.
天然纤维素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二甲基亚砜(DMSO)前处理过的棉纤维和没有经过二甲基亚砜前处理的棉纤维为原料制备了纤维素纳米粒子.通过TEM、WXRD、IR、DSC、TGA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TEM表明其形态为长度在数百纳米,直径在数十纳米的棒状粒子.IR分析表明2种情况下制得的纤维素纳米粒子和棉纤维具有相同的特征官能团.元素分析表明,该纳米粒子中碳、氧元素百分含量比棉纤维的更接近于理论值,而氢元素百分含量略高于理论值.WXRD分析表明纤维素纳米粒子和棉纤维属于同一种晶型,经过DMSO前处理制得的纤维素纳米粒子结晶度略有下降.热分析表明纤维素纳米粒子热稳定性低于棉纤维,经过DMSO前处理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粒子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二甲基亚砜(DMSO)前处理过的棉纤维和没有经过二甲基亚砜前处理的棉纤维为原料制备了纤维素纳米粒子.通过TEM,WXRD,IR,DSC,TGA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TEM表明其形态为长度在数百纳米,直径在数十纳米的棒状粒子.IR分析表明两种情况下制得的纤维素纳米粒子和棉纤维具有相同的特征官能团.元素分析表明,该纳米粒子中碳、氧元素百分含量比棉纤维的更接近于理论值,而氢元素百分含量略高于理论值.WXRD分析表明纤维素纳米粒子和棉纤维属于同一种晶型,经过DMSO前处理制得的纤维素纳米粒子结晶度略有下降.热分析表明纤维素纳米粒子热稳定性低于棉纤维,经过DMSO前处理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粒子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棉纤维材料遮光率的指标;介绍了一种测试方法;对单根棉纤维全长范围内的遮光率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基础性的数据;并对双层纤维及外推到三层纤维的遮光率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这些参数对有关仪器的设计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然绿色棉纤维色素提取及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种溶剂对天然绿色棉纤维色素进行超声提取,发现氯仿一甲醇(1:1)的提取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棉和白色棉纤维氯仿一甲醇(1:1)提取液的uV光谱和薄层色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绿色棉和白色棉在UV光谱上有1个差异吸收峰,其最大波长是329nm;绿色棉和白色棉在薄层色谱上有1个有差异的点,其Rf=0.41。  相似文献   

13.
乙二胺螯合棉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棉纤维的预处理、醚化、接枝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乙二胺螯合棉纤维对Cun^2 、Cd^2 、CrO4^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NaOH预处理棉纤维后,在适当的条件下醚化棉纤维素,再用碳酸钠作催化剂,按3g环氧基纤维素醚与10mL乙二胺配比接枝,得到白色多胺型螯合纤维素。研究表明,乙二胺螯合棉纤维对Cu^2 、Cd^2 较易吸附,且吸附效果良好,对痕量的CrO4^2一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棉纤维细度及回潮率与其比电阻之间的关系,测试了5种不同细度的原棉纤维在不同回潮率条件下的比电阻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回潮率的增大,纤维的质量比电阻和体积比电阻呈指数趋势减小;验证了曲线的拐点位于回潮率值3%附近,而纤维细度对电阻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经分析认为棉纤维原料品质与成纱重量不匀率所组成的系统为灰色系统,并对这一系统采用灰关联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析过程和步骤.经分析计算发现:棉纤维长度是影响成纱重量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棉纤维成熟度对成纱重量不匀率亦有较大影响,纤维细度和强度对棉纤维成纱重量不匀率的影响降为较次要因素,而可以通过工艺设计控制的棉纤维含杂率和短绒率对成纱重量不匀率几乎无影响.这一结论揭示了棉纤维品质与成纱质量的部分规律,可用以指导棉纺织生产.同时证明了灰关联分析是棉纤维原料品质与成纱重量不匀率因素分析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竹原纤维表面摩擦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竹原纤维与金属辊、橡胶辊、纤维辊之间的动、静摩擦系数,并与苎麻纤维、棉纤维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认为竹原纤维的表面摩擦系数与苎麻纤维相近,三种纤维的混纺效果优劣排列顺序为:苎麻与竹原纤维>苎麻与棉纤维>竹原纤维与棉纤维。  相似文献   

17.
棉纤维马克隆值的测试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利用气流仪测试棉纤维马克隆值、中段平均公制支数、线密度、成熟度比等指标进行了理论关系研究,并推导了相应的关系方程.指出不同品种的棉纤维中段复圆外直径影响这些指标相互间的关系,不同品种棉纤维的马克隆值指标测试应采用不同修正方程.  相似文献   

18.
棉花加工中机械与气力清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棉花加工中机械式清理和气力清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机械式清理、气力清理、气力-机械力协同清理几种方式的优势与劣势。指出机械式清理的清理效率较气力清理的高,清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是其重点研究方向,而气力、气力-机械力协同清理方式尽管清理效率较低,但对棉纤维无损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出对气力、气力-机械力协同清理机理,以及相关的气固耦合理论、棉纤维和杂质耦合理论、棉纤维和杂质的柔性体建模等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理论支撑,气力清理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含棉纤维冰的抗压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对棉纤维质量分数分别为0%、3%、6%、9%和12%的冰试样进行了应变率为10~(-3)/s~10~(-1)/s的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一系列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应变率和棉纤维质量分数对冰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冰的抗压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添加棉纤维可以提高冰的抗压强度和韧性。在10~(-3)/s应变率下,棉纤维质量分数超过6%时,冰的抗压强度随棉纤维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小;在10~(-1)/s应变率下,冰的抗压强度随棉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国外撷英     
过去棉纤维的精炼均使用烧碱(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为此有关方面一直在探索改进这种操作工艺.最近,日本仓敷纺织公司和大阪府立大坂井拓夫等共同开发成棉纤维的生物精炼技术.这项生物精炼技术使用了可分解柠檬皮的原果胶酶,此酶能分解构成棉纤维一次膜的原果胶,同时能除去棉纤维中所包含的蜡、油脂和污垢等.由于使用了酸制剂,故无需进行废水处理,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已开始进行整体试验,并与酶的研究相结合,向该公司的染色工厂和国内外的染色工厂提供技术诀窍,1996年准备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