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暂态波形鉴别的异步电机综合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存在问题,对电机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异步电机保护方案,该方案结合对称分量法,对异步电机保护的差分、傅氏算法和半波积分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微机保护算法模型,提出了基于暂态波形鉴别的起动与堵转保护判据,并对软件构成进行了分析,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微机式异步电机综合保护方案。通过动模实验,说明该保护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故障类型判别,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VM)保护框架的代码隔离技术中所存在的单一隔离环境安全问题,提出一种三位一体协同虚拟机保护方案。基于Mealy自动机对核心代码和关键数据进行混淆转换,采用虚拟机框架进行保护,将关键数据和核心代码迁移至第三方安全环境,最后结合篡改恢复和自毁技术构建本地软硬件和远程云端三位一体协同保护方案,构建了模拟系统,并基于测试保护程序验证了该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广域保护系统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广域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对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多种系统不会受到扰动。本文针对广域保护系统功能以及可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对广义保护系统的进一步推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防止励磁涌流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一直是变压器保护中的关键问题,就目前国内外专家提出的新型变压器保护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一些现代智能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变压器保护的研究和应用动向。  相似文献   

5.
龙梅 《广东科技》2007,(10X):120-121
失灵保护是电网的重要保护,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发展现状和失灵保护的一些特殊配置,为提高失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对失灵保护的进行多层面剖析。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失灵保护的设置原则,并提出了失灵保护中某些方面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焦点和难点,在十六期间,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应当认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确立保护原则,利用市场机制,探索新的保护方法,同时对现存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以便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这后人留下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变电所设计中,为了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通常采用多支等高避雷针进行保护,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是折线法,参照规范为《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本文简单介绍了折线法和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对折线法和滚球法保护范围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8.
西周铜壶、西汉五铢钱、隋代铜镜等文物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铜器受土壤、水、氯化物等的侵蚀而产生锈蚀且容易蔓延的特点,研制出青铜器有害锈转化剂和青铜保护剂,可将有害锈转化为无害锈,然后再进行保护。用此方法对西安碑林傅物馆受粉状锈腐蚀严重的西周铜壶和隋代铜镜进行保护,在普通库房存放4年,保护完好,无锈点;又对49枚受粉状锈腐蚀的西汉五铢钱进行保护,在大气中存放7年,至今保护完好,无锈点。  相似文献   

9.
张炳波 《科技信息》2010,(5):376-376
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多样化,维护生态平衡,是目前林业部门对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的一项尤为重要的工程。文章对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性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英国保护,发展杜鹃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训  向应海 《贵州科学》1996,14(3):4-10
笔者对英国保护,研究和发展杜鹃进行了考察,考究植物园和公园22个,其中具有杜鹃的16个。英国保护,研究和发展杜鹃的历史就是杜鹃引种繁殖的历史。杜鹃在英国除了不断深入研究外,其保护和发展已普及到民间。重视杜鹃的保护是我国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CCT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花期、生长发育及抗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以拟南芥AtCCT基因家族为参考序列,利用本地BLAST并结合保守结构域等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出苦荞FtCCT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及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苦荞中共鉴定出35个FtCCT基因,含1-8个内含子;编码蛋白有117-753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为4.96-9.51,均为亲水性蛋白。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8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苦荞FtCCT基因家族含有10个保守基序和5个保守结构域,且都含有CCT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苦荞的FtCCT基因家族与拟南芥一样可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CMF亚家族的成员最多。35个FtCCT基因在苦荞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性,在叶和花中具有高表达量的成员较多,只有少数的成员在根和茎中高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CCT基因调控苦荞花期及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6批黄花白及和8批小白及指纹图谱并比较Militarine含量,利用相似度(SA)、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黄花白及和小白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HPLC指纹图谱共生成26个共有峰,利用对照品指认12号色谱峰为Militarine,且其含量在二者之间具显著性差异(P<0.01);SA分析显示黄花白及和小白及相似度大于0.912,具较高的相似性;HCA和PCA将黄花白及和小白及分为两类,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析结果相互验证。结果表明黄花白及和小白及化学组成类似,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适用于两者的区分和内在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对《中国药典》中四个品种来源的陈皮挥发油GC-MS数据分析比较,鉴别其不同种源。方法对80批次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的陈皮样品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利用其共有成分峰面积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共有特征峰进行鉴别区分。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广东新会茶枝柑样品与其它地区样品大致分为两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新会陈皮和其它不同品种来源陈皮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道地药材白芨块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提取白芨块茎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分析白芨块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从白芨块茎中共鉴定到 34种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有3-甲基丁醛、乙酸、3-甲基-1-丁醇、4-氨基-3-甲基苯酚和乙偶姻等。该研究将为后续进一步开发利用白芨的食疗保健功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鉴定鸡蛋花鞘锈菌Coleosporium plumeriae重寄生真菌的种类,明确其寄主范围,为鸡蛋花锈病及其他植物锈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分离和纯化鸡蛋花锈病叶背夏孢子堆上的重寄生真菌,经单孢纯化获得12个单孢菌株,其菌落及分生孢子特征一致,菌落白色,分生孢子近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呈头状聚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选取菌株PR-CPH1作为代表,分析3个片段的核苷酸序列,PR-CPH1的ITS(MW505984)、SSU(MW505988)和LSU(MW505987)序列与Simplicillium subtropicum的ITS(AB603990)、SSU(LC496895)和LSU(LC496880)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9.00%、98.11%和98.11%。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菌株PR-CPH1的ITS-SSU-LSU联合序列与S.subtropicum(菌株号:JCM18180)聚在同一个分支。结合形态特征和ITS、SSU、LSU的序列分析,鉴定鸡蛋花鞘锈菌重寄生真菌为S.subtropicum。测定S.subtropicum寄主范围的结果显示,在8种植物锈菌中,菌株PR-CPH1可重寄生鸡矢藤鞘锈菌C.paederiae、香茶菜鞘锈菌C.plectranthi和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S.subtropicum为4种锈菌的重寄生真菌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旨在建立广西产中华芦荟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以广西产中华芦荟为实验对象,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对广西不同产地的中华芦荟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10批中华芦荟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各批药材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平均值在0.9以上;HPLC指纹图谱标定8个共有峰。本法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初步为广西产中华芦荟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A male-sterileT. aestivum-Ag. intermedium partial amphiploid with cytoplasm ofT. timopheevii as a female parent was crossed to common wheat. The hybrid was backcrossed to the male parent several times continually and setf-crossed at last. Two stable lines with common wheat phenotype, H96269-2 and H96278, have been obtained. The chromosome numbers of the two lines are all2n = 42 in somatic cetls. By inoculation test, the two lines show a high levet of resistance to yetlow rust. Through genomic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withAg. intermedium total genomic DNA as a prob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wo stable lines are all small segmental translocation lines, and the translocated chromosome segments fromAg. intermedium are located on the short arm terminals of wheat chromosomes. Genetics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yetlow rust resistance gene(s) are probably located on the translocated chromosome segments ofAg. intermedium.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y of Retama raetam root-nodule bacteria isolated from arid regions of Tunisia. Twelve isolates, chosen as representative for different 16S rRNA gene patter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and phenotypic analysis. Isolates were assigned to Sinorhizobium, Rhizobium and Agrobacterium. Symbiotic properties of Sinorhizobium and Rhizobium isolates showed a large diversity in their capacity to infect their host plant and fix atmospheric nitrogen. Strain RK 22 identified as Rhizobium was the most e?ective isolat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