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批改完作业了,学生放学了,我们下班了,今天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可以长舒一口气了."而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分析其中的得与失,品味其中的苦与乐,不断进行总结.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老师,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浅论教师在教改中的作用及自我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效东 《科技信息》2007,(22):191-191,26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教师正处在"不变则退,不进则败"的处境。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它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它不仅仅是研究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它更强调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如果一名教师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那么他很难较好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反思"的目的意义,对教学"反思"的内容及教学后记的撰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专业能力发展的途径.它包括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反思意识要求教师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对自己进行积极主动检查、分析和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时代的教师可谓任重而道远,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必须致立于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为此,最关键、最核心的方法是他们应当学会反思,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在反思中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并在反思过程中激励其对理论的学习。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写反思日志、教学录像、从学生眼中认识自我,以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等。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提倡"教师的成长",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而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育行为合理化,提高教师地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良好的教学反思不只是简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而是一个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调整、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尝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和反思,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很好的途径。案倒教学就是一个不停探索和反思的过程,它不断地界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修正自己的理解、改进自己的方法,从而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是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历史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该文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淑新 《科技资讯》2010,(18):203-203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特教教师的培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尤其是专业化新型的特教教师,要通过长期性的,实践性的,专业化性的培养,成功的成为特殊教育的,共同发展的,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为特殊教育培养人才。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反思型教师。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学生的优秀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不断成长进步,才能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教师要从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化教师转变,必须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教师要从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化教师转变,必须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鄢岚岚 《科技资讯》2007,(23):151-15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作为中职教师,要想仅凭现有的教学经验成为优秀中职教师是不够的,还须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成长,更好地实现新时期中职教育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杨兰香 《科技信息》2011,(15):226-226,418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注重教学反思,是中外教育大师走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人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的一项活动。下面简单谈谈我对写教学反思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每一科科目的改革都受到了重视。对于教学改革,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还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进行反思,只有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反思,教学改革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课标理念,是否有利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同时,新课程也要求学生能改变学习方式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只有不断进行反思的教师,才有可能从“技术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进而发展成“创造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芮士侠 《科技信息》2012,(17):164-164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实践和经验的过程,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对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本文着重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基本模式、反思的基本问题及反思后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理应得到关注.为了解师范生的教学反思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反思的意识、水平、方式及师范生对教学反思的认识进行了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普遍伴随着教学反思活动,只是教学反思的自觉性较低,目的性不强,水平不高.反思主要有“想一想”、“与同伴和教师口头交流”、“写反思日记”,大部分的师范生都能认识到在教育实习中教学反思活动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佳媚  曹政 《科技信息》2010,(10):199-199,2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兴起了一股"反思"思潮,提倡以"反思"促进教师发展,许多相关研究都表明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高等院校的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与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这既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