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锐 《科技潮》2000,(7):52-53
巡航导弹最早出现在二战中,其先驱是由德国人研制的 V-1导弹。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巡航导弹受到了冷落,直到70年代,它的发展才重新受到审视。美国和前苏联把巡航导弹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出现了远程巡航导弹。进入90年代以来,巡航导弹技术在全球迅速扩散,威胁程度不断增大。由于巡航导弹制造技术相对成熟、操作维护简单,综合效益好,所以成为各国竟相装备的武器和发展空中力量的捷径。巡航导弹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一种,指的是在大气层内以巡航状态飞  相似文献   

2.
巡航导弹是一种自制导、连续推进、按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携带常规或核战斗部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由弹体,巡航发动机,制导控制系统和战斗部等组成。根据发射方法,榀分为陆射巡航导弹,海射巡航导弹就空射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ADC方法,根据高射炮对巡航导弹的命中概率,构建了高射炮对巡航导弹射击的ADC效能模型,为高射炮的射击和巡航导弹的突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便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便携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基本性能指标,对便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的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并提出了提高便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作战效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便携导弹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和巡航导弹的辐射特征,对巡航导弹被便携导弹导引头发现的远界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并对便携导弹攻击巡航导弹的发射区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问: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都是导弹,两者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答:所谓巡航导弹,是指主要以巡航状态、平伸弹道,在低于30千米的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有翼导弹。巡航导弹由弹体、巡航发动机、固体助推器、制导控制(弹翼)协调器和战斗部组成。根据作战任务的  相似文献   

7.
郑祥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6113-6116,6131
在当前复杂作战环境下,对导弹武器系统进行攻防对抗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攻防对抗这一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建立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攻防对抗仿真模型,并在此模型中,分别给出了结果评判模型、作战环境模型和对抗仿真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计算出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突防概率。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减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和增大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巡航速度是提高其突防效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用排队论方法解决混合多层部署拦截巡航导弹效率问题.以3层部署为例,进行一定的假设,应用排队系统理论,建立了3层防空导弹武器拦截巡航导弹的效率模型.首先分别对每层防空导弹的拦截效率进行分析计算,综合后得出3层部署总的拦截效率,并计算出来袭巡航导弹的突防概率;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与可行性.该方法既可以计算出给定部署方案的拦截效率,也可进行反推,得出给定拦截效率下的部署方案,具有很大的适用性,能够为作战部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为指挥员提供相关的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代巡航导弹的特点,结合现有装备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抗击巡航导弹的最佳火力部署方案。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武器最佳射击策略的有关概念和定理,并对抗击巡航导弹的组合武器最佳射击策略的求取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孙立华 《科技潮》2005,(1):44-45
巡航导弹作为一种远程精确制导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已成为以“非接触精确打击”为主要特点的新作战思想的重要支柱,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威慑和杀伤作用。目前,全世界共生产和装备各种型号的远程巡航导弹约8000枚,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俄罗斯。预计未来10年内,巡航导弹将有更多的国家装备和使用,这使巡航导弹防御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Linux-based Platform for Open Architecture Controller ( POAC ), a new open architecture controller and its modular developing method are discussed. POAC divides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of controller into the developing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ing system, PAOC abstracts a series of function modules with unified data interface and function interface. In the application system, POAC defines the model of the architecture module, realiz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and interchangeability between the architecture modules. The modular developing method entities the users to make up an application system with some architecture modules, which consist of a set of function modules. The modular developing method decreases the developing time from the standard of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to the product.  相似文献   

12.
如何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实用的开发方法是研究的重点.从一般角度提出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的构成与开发方法的问题,在围绕一个典型的系统框图展开对嵌入式系统的一般构成讨论之后,重点结合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阐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和要领.此开发方法对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以及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的需要。把握教育目的这一出发点,遵循科学性、发展性、实践性等基本原则,注重分类体系的鉴定性和形成性功能以及准确处理好指标量化问题,才有可能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软构件重用开发MIS系统方法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MIS系统成功开发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完善的方法.文章论述了基于软构件重用开发MIS系统方法论,提出了基于重用开发的框架和基于软构件重用开发MIS系统的模式,并较详细地叙述了该方法论涉及的MIS构件库及其管理,MIS开发的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强调采用软构件重用方法的关键是对构件的重用组合技术.该方法论经过实际的MIS项目开发实践的检验,证明是一种比较高效的MIS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政府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采用标准的多层B/S应用开发体系进行开发和部署。以J2EE(Java2EnterpriseEdition)标准的开发技术作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开发规范,以保障应用系统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等技术特点。网络平台采用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堡垒主机、防火墙、网关等技术保障内、外网的隔离、互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基于XML的试题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测试互操作标准CELTS.10,从XML技术应用及标准化试题生成系统架构的建立两个方向,详细论述了试题开发系统的研制方法、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的实现;并在国家测试标准CELTS.10和WEBSERVICE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试题开发系统架构,成功的解决了试题资源缺乏统一格式,在各异的体系结构中学习对象重用困难,系统互操作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法经济学方法论证了专利制度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当今世界专利保护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能力的阻碍作用.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尤其后进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别所反映的地区技术、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竞争战略差别,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当今世界专利体系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阻碍影响.在对国际专利体系法经济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国际专利体系的现状,提出优化国际专利制度,平衡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因专利制度而产生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用PowerBuilder开发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库设计以及满足客户特殊要求的开发技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天津理工学院图书馆微机网络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情况,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功能及其特点,分析了微机网络化建设中选择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等技术性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了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模式及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LotusDomino/Notes不仅是一优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软件,而且也在开发网络CAI系统中具有独特优势。结合一网络CAI系统开发实例,重点分析了其在网络CAI系统开发中的关键应用技术,并和其他相关技术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其优势,从而为开发网络CAI系统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最后对其在网络CAI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与其他技术集成是其主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