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利用十二酸、N,N-二甲基丙二胺和3-氯-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十二酰胺丙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多官能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化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的相容性。并与十二烷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十二酰胺丙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稳泡性和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泡沫扫描仪研究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的起泡性、稳泡性和抗盐性.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有5种表面活性剂的起泡体积大于160mL,泡沫半衰期超过60min.无机盐对仅一烯烃磺酸钠(AOS)、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CAB)和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DWS)的泡沫性能影响较小.DWS含量在80%附近,AOS/DWS和CAB/DWS的泡沫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残留甘油和氯化钠对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增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油使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增稠性能随残留量增加而逐渐减弱,同时体系低温透明性保持良好,有利于扩大配方适应性;氯化钠则使其增稠性能增强,且氯化钠质量分数为0.8%时体系粘度即可达到峰值,但存在低温浑浊现象。PH值增加,各体系增稠性能随之下降,其中氯化钠体系下降较甘油大。  相似文献   

4.
保护-烷基化-脱保护法制备脂肪仲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甲苯磺酰胺为原料,经烷基化、镁/甲醇脱去磺酰基保护基制备对称仲胺化合物,合成了9个脂肪仲胺化合物,产率达90%,产品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得到确证.将合成的二苄基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进行胺交换反应,制备N,N-二苄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扩大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受体CCR5可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新靶点,以防治人类HIV感染,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的研究占居主导地位.本文以5-溴水杨醛、4-氯苄氯为原料,通过消去、还原及溴化合成了4-溴-2-溴甲基-1-((4-溴苄基)氧)苯(III),以1-苄基-4-哌啶酮合成了4-甲基-N-丙基-N-(4-哌啶基)苯磺酰胺(IV),通过III、IV合成了一种新的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N-(5-溴-2-(对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4-甲基-N-丙基-苯磺酰胺,并对该产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及MS表征.  相似文献   

6.
三(环氧丙基)异氰尿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异氰尿酸与环氧氯丙烷在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催化下,制取三(环氧丙基)异氰尿酸酯。  相似文献   

7.
以固体超强碱为催化剂,利用脂肪酸和N,N-二甲基丙二胺的缩合反应合成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结构及其用量、底物比例、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缩合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即以固体超强碱KF/γ-Al2O3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0.1 mmol、n(脂肪酸)∶n(N,N-二甲基丙二胺)为1∶1、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120℃.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产率高,反应结束后无须进行纯化处理;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无须使用惰性气体保护;催化剂易分离且可循环利用,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合成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丙烯酰胺(AM)、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3-(甲基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3-磺酸)铵(DMMPPS)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DMAPS)单体通过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合成AM-DMMPPS、AM-DMAM-DMMPPS、AM-DMAPS和AM-DMAM-DMAPS 4种两性离子共聚物,并对两性离子聚合物进行表征和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合成的4种共聚物AM-DMMPPS、AM-DMAMDMMPPS、AM-DMAPS和AM-DMAM-DMAPS都有增黏、抗盐、耐温的效果.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在合成的共聚物中,AM-DMMPPS增黏、抗盐、耐温的效果最佳,其比浓黏度达36.8,dL/g.  相似文献   

9.
利用N.N-二甲基十二胺和氯两二醇在异丙醇中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羟基)丙基十二烷基氯化铵(DDLA)。研究了DDLA水溶液以及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用椰油酸单乙醇酰胺与浓硫酸作用,制备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硫酸酯盐,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对制得的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及红外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11.
醋酸催化氯化合成氯乙酸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对醋酸在乙酰氯为催化剂下进行氯化制备氯乙酸反应机理的研究。认为乙酰氯为催化剂的醋酸氯化反应属于连串反应,而且在此连串反应中,乙酰氯与氯气反应的活化能要比氯乙酰氯与氯气反应的活化能高。  相似文献   

12.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导热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吸附剂的导热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吸附剂,并通过平行热线法对7种不同的吸附剂样品,包括颗粒状氯化钙、粉末状氯化钙、散状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以及固化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等,进行了导热系数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由氯化钙/膨胀石墨组成的散状混合吸附剂,其导热系数比纯粉末状氯化钙提高了22.5%;固化氯化钙与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比纯粉末状氯化钙吸附剂导热系数提高了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海工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模型及耐久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混凝土中氯离子侵入模型的研究概况,针对海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讨论了影响氯离子侵入预应力混凝土的各种因素.考虑混凝土与氯离子间的结合能力,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侵入数学模型.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氯离子扩散速度以及表面氯离子浓度为主要参数,运用可靠度理论,建立了海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可靠度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有效扩散系数是变化的,其中混凝土的拉应力会加快氯离子的扩散,而压应力则相反;同时从耐久性分析中可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氯离子侵蚀下的PC结构耐久性影响最大,表面氯离子浓度及氯离子扩散速度次之.  相似文献   

14.
李荣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2):5066-5070
氯离子侵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预测氯盐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概况,建立了多相耦合的氯离子侵蚀模型,模型中考虑到了非饱和条件下氯离子以扩散和对流两种方式传输.基于此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探讨了对流效应对氯离子侵蚀混凝土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仅扩散而且对流效应也对氯离子侵蚀混凝土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可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统一的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性快速试验方法,进行了通电时间和电解质溶液对混凝土电量值及氯离子渗透深度影响的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建立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即电量综合法(RCMS),将电量法和快速电迁移法2种试验方法统一起来.建议的试验条件:试件龄期为56 d,用电量法夹具,阳极采用0.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阴极采用3%氯化钠溶液,试验电压为60 V,通电时间为18 h.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以6 h电量值、18 h电量值和通电18 h后氯离子渗透深度来评价,以18 h电量值为主要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氯离子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3个方面,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XRD微观测试技术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入聚羧酸减水剂使水泥浆体结合氯离子能力减弱,且水灰比越小,这种影响作用则越大;掺入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浆体对氯离子的固化过程,短期内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现为物理吸附,长期内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现为化学结合,其中随着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大,吸附速率逐渐减小;聚羧酸减水剂使水泥浆结合氯离子过程中的自由能变、焓变和熵变都减小,且这个过程是自发、放热的;掺入聚羧酸减水剂主要影响水泥浆体对氯离子的物理吸附,对化学结合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中间体——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方法,并对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同时与丙烯酰氯、苯甲酰氯红外光谱比较发现1756cm^-1、1736cm^-1峰是v c=0与878.27cm^-1倍频峰之间发生费米共振而产生双峰。  相似文献   

18.
碱硅酸反应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规律和结合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集料和非活性集料配成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氯离子在同时受到碱硅酸反应(ASR)作用的混凝土中的扩散和结合特性.所用混凝土的碱含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0.5%和1.5%,试验温度为60℃,并采用3.5%和7.5%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NaC l溶液浸泡混凝土,进行了氯离子渗透试验,测定了不同浸泡龄期下混凝土试件内部总氯离子含量和自由氯离子含量.用XRD和SEM以及压汞法对试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ASR同时作用时,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速度减慢,混凝土对氯离子的结合表现为线性吸附关系,氯离子结合能力也明显降低;ASR所导致的开裂不会明显提高氯离子的侵入.由于氯离子扩散速度减慢,混凝土钢筋锈蚀时间延迟,但并不能得到抑制,并且由于氯离子结合能力的降低以及ASR的发生,孔溶液中C(C l-)/C(OH-)提高,反而会使锈蚀加快.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Cl-渗透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快速测定混凝土Cl-渗透性可行性及w/c、硅灰、粗集料最大粒径对Cl-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施加电势加速Cl-迁移速率来测定混凝土Cl-渗透性是可行的.Cl-渗透性随w/c的增加而增加,掺入硅灰可以显著降低Cl-渗透性,粗集料最大粒径对Cl-渗透性有一定影响,但远远小于w/c的影响.掺入硅灰高强轻集料的混凝土Cl-渗透性很低,尤其是采用全干轻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利用快速测定法可有效评价混凝土Cl-抗渗性等级.  相似文献   

20.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的随机模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分析了海洋环境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及其随机扩散过程.将扩散系数作为随机数,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保护层厚度作为随机变量,建立混凝土中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分布的随机模型,推导出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均值和方差.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值较传统的Fick扩散定律更接近试验值,可用于预测海洋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表面的氯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