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6,(11):58-58
用一种聚合育种、诱变技术和小孢子培养相结合的新方法,我国科技人员在世界上首次选育出一种“特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系。检测显示,其种子含油量高达54.72%,比国际上报道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最高记录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此外,这种油菜种子的含油量比目前长江中游大面积推广的普通油菜品种高出25%以上。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菜籽油中脂肪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KOH-CH3OH脂交换法快速甲酯化处理油样,以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本地市售菜油中脂肪酸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7种组分。其中以芥酸、亚油酸、油酸、花生烯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脊酸为主。芥酸含量高达34%,表明所检菜油属高芥酸菜籽油。  相似文献   

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小麦遭受赤霉病危害后由赤霉病菌———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这种毒素对人类和家畜的健康产生危害,严重地影响小麦的利用价值.种植低DON含量的品种是减少这种毒素危害的有效措施,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能加速低DON品种的选育进程.在采用AFLP、SSR分子标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抗性基因类似物(RGA)对‘宁7840’(低DON含量的品种)和‘Clark’(高DON含量的品种)建立的133个重组自交系进行了DON含量的遗传特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两个DON含量的数量特性位点(QTL),它们中含有4个与低DON含量密切相关RGAs,其中三个RGAs(RGA14-1,RGA16-1,RGA18-1)座落在染色体1A的长臂上,另一个(RGA14-2)座落在染色体5B的长臂上.座落在1AL和5BL上的QTL分别解释16.81%和7.84%的DON含量变异.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RGAs均与现已发现的抗性基因同源/类似,它们可能在小麦的低DON含量和赤霉病抗性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地区和类型水稻品种糙米中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等功能性成分,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准确测定了中国、日本、韩国、国际稻作所和云南品种及云南野生稻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①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稻籽粒中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是可靠的;② 不同地区和类型水稻品种功能成分含量存在差异;③ 相关分析表明,氨基丁酸与总黄酮的相关系数较高(r=0.575**),在育种上可以实现多个相关性状间的遗传改良;④ 鉴定出墨江黄皮饵块谷、明恢86、墨江饵块谷、疣粒野生稻等18份高GABA和高总黄酮的水稻品种,可作为选育高黄酮和γ-氨基丁酸品种的亲本或直接作为功能稻开发利用.首次报道疣粒野生稻总黄酮质量分数达0.751%,在所有水稻品种中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使用4种剂量的He-Ne激光照射加工型白皮洋葱亲本"K6"种子,以早期抽薹率低及干物质含量高做为育种目标,经激光照射、优良变异选育、品比试验、生产试验等新品种选育过程,经10 a时间选育出产量较高,抽薹率低、干物质含量高的洋葱新品种"科威白3号",介绍了叶片、株高、产量、干物质含量等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轮作和田间处理、播种、育苗、定植、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采收等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甘肃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制种产业快速发展,但生产中也存在着品种布局不合理,种植密度不平衡,机械化水平低,集约化种植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与目前种植品种有一定关系。玉米新品种选育中,要改变传统稀植大穗型的育种目标,通过玉米种质创新,选育出适合我省各地种植的高产、稳产、多抗、耐密、适宜机收的品种,为甘肃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六安市售品种鸡蛋与土鸡蛋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20个品种鸡蛋和20个土鸡蛋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土鸡蛋蛋白中的水分比品种鸡蛋低3.22%,差异不显著,而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比品种鸡蛋高19.02%和3.33%;土鸡蛋和品种鸡蛋蛋黄的色泽指数分别为9.5和3.9;土鸡蛋蛋黄中粗脂肪的含量较品种鸡蛋低20.59%,磷的含量高9.26%;蛋黄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结果显示出土鸡蛋的营养价值比品种鸡蛋高。  相似文献   

8.
核桃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油料树种,四大干果之王,分布广,含油量高,脂肪酸含量达97%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超过90%·核桃油中含有亚油酸、油酸等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衍生物是前列腺素的前体,对胆固醇的代谢很重要,可防治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1-2]·由α—亚麻酸在体内衍生的EPA和DHA是视网膜受体中最丰富的脂肪酸,为维持视紫红质正常功能所必需·1材料与方法1·1仪器、试剂和试样日本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GCsolution工作站;CBP1-N12-010毛细管色谱柱12·0 m×0·10 mm×0·1μm;小型粉碎机;超声波提取器;乙醚、甲醇、氢氧化…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新乡市五·七干校和新乡师院生物系在河南省农科院协助下,杂交粳稻三系选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实现了三系配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1.常规育种和三系研究相结合,配合其它育种新方法(如单倍体育种、辐射育种和激光育种等)。他们把常规育种目标改为以选育提供作新恢复系和新保持系用的新品种为主,同时还提供生产上杂交水稻还未完全代替常规品种之前所需要的新常规品种。他们还十分重视常规育种定组合和杂交后代选育密切与三系选育相结合,特别是在常规育种选育提供作恢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产自贵州、湖南和江西10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样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仁含油率为26.79%±0.16%~54.98%±0.76%,其中,浙江红花(ZHH)油茶籽仁含油率最高,贵州松桃正大(岑软)油茶(GCR)最低;油茶籽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82%±0.26%~84.13%±0.14%,引进品种(HYZ)油茶的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为4.62%±0.29%~16.2%±0.23%,GCR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最高;10种油茶籽油的棕榈酸含量为8.29%±0.04%~13.92%±0.26%;硬脂酸含量为1.38%±0.02%~2.80%±0.10%。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呈负相关,二者之和介于84.67%±0.19%~89.28%±0.04%。这些结果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诱变育种,是继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之后,利用物理和化学等诱变因素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随着植物诱发突变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对于诱发突变体在作物育种上的作用,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在诱变剂的应用上,也从单一的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等)、化学诱变剂(如EMS、NEU、NMU等)到理化综合因素的应用.例如、意大利的Scarasciag—Mugnozza采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在硬粒小麦上引变出38个在抗倒伏性上明显强于原品种的高产突变系,其中三个最优良的突变系已直接培育成品种.苏联Φ.用化学诱变方法从丰产小麦品种“无茫一号”和“高加索”中获得一系列矮秆突变系,蛋白质含量高达23%—24%.我国浙江省农科院利用~(60)Co—r互射线照射水稻品种“科字6号”,选育出比原品种早熟40天的新品种一“原丰早”,比同熟期推广品种增产一成以上.但是总的来说,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诱发的有利用价值的变异率仍然很低,一般仅为千分之几.尤其是突变体能作为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的更是少数.因此,当前国内外诱变育种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诱变的有益变异率,从而提高诱变育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青海省高品质青稞育种提供基础,以26份青海省青稞地方品种为材料,用刚果红法测定了26份青稞的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青海省地方品种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3.5%,最高品种为红胶泥(4.55%),最低为莫多吉1号(2.9%),这些极端品种都是青稞品种开发中主要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油用牡丹‘凤丹’为生产种子及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一个特殊牡丹品种,集药用、保健于一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开展以产量为重点,结合产油品质的选育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宜进一步培育的单株。【方法】以南京六合栽植的6年生油用牡丹‘凤丹’的实生苗为材料,从初步优选植株中,选择31个高、中、低产单株,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各单株种子的含油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种子中α-亚麻酸的含量,用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1个单株结实量均值为47.57 g,结实量最高的为高产1号(98.89 g),结实量最低的为低产31号,仅25.73 g; 含油率均值为29.41%,其中中产10号、低产19号、低产20号、低产24号、低产26号和低产28号等6个单株的含油率高于30%,而中产12号的含油率仅23.59%; α-亚麻酸含量均值为34.89%,中产11号、中产13号的含量超过40%,而低产21号的含量仅为28.55%。通过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将31个‘凤丹’单株分为3类,选出结实量、含油率、α-亚麻酸含量等3个指标综合表现优良的7个单株,可作为进一步观察培育优良单株的对象; 第Ⅱ类中某一项或某两项指标表现特别突出的单株,可作为今后杂交育种的储备材料。【结论】油用牡丹‘凤丹’单株产量变异系数较大,各单株间结实量性状差异也较大; 而α-亚麻酸含量、含油率两个指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科所经济作物组,从该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出发,确定油菜育种工作以甘兰型油菜为主攻对象,以早熟、高产、抗病、耐严寒、优质为选种的主要目标,以早熟为近期主攻方向,兼顾中、晚熟品种和春播品种的选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已经选育出一批以早熟品种为主体的早、中、晚熟品种及春播品种互相配套的油菜品种。现将他们在油菜早熟育种方面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供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和油菜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库尔勒香梨是优良的地方栽培品种和育种资源里重要的骨干亲本,为全面了解香梨的育种动态与优质资源的应用情况,本文对香梨系品种的育种方法、亲本来源、亲本选配、品种性状等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与分析,并绘制系谱关系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育成的香梨系品种中,杂交品种13个,芽变品种4个,以香梨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优良品种的概率较大;大果、抗寒、红色、抗病、优质是香梨系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常规杂交育种仍是香梨系新品种选育最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原子能诱变育种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据1976年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以诱变育种手段选育的品种已有184个。到目前为止,我国也已选育了200多个品种或品系。诱变育种的规律、机理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诱变处理的作物种类很多,有水稻、小  相似文献   

17.
一、实践提出的问题现在生产上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绝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的。它是目前小麦育种的主要方法。小麦杂交,一般采用常规法。随着群众性育种工作的开展,越来越暴露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因它是在整穗、去雄后,要人工逐花授粉,所以杂交效率不高;又因小麦是雌雄同花  相似文献   

18.
正植物组织培养高再生是植物转基因育种的前提条件,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植物转基因育种的广度和深度。然而,目前在很多植物种类,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粮食作物品种,高再生品种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这些植物的转基因育种研究工作。因此,选育高再生植物品种对于加速植物转基因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再生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已得到广泛共识。早期用于提高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再生性能的策略往往侧重于基因型筛选、培养基改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搭配等方面,忽略了逆境胁迫对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再生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牡丹籽油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并被列为可用化妆品目录,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牡丹籽含油量通常在25%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约40%,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能。对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影响其稳定性的不同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展桃育种工作的科研机构之一,已有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20年,育种工作者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广泛收集桃品种资源,建立了储存量300多个品种的国家桃种质资源圃,深入开展桃和油桃新品种选育研究。通过有性杂交育种途径、采用修剪技术、胚培养等有效技术,选育并通过品种审定(认定)22个桃和油桃品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