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C_(57)BL 品系小鼠是在科研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黑色纯系小鼠。本文报导了 C_(57)小鼠的43项生理生化常值的测定结果,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来自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纯种房,最早是73年从北京动物所引进的,引进时是第13代,试验用小鼠是第23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农进2号×C_(57)”和“桂花黄46A×C_(57)”两个晚稻杂交组合的生理特性与本地常规晚稻良种“鄂晚3号”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结果是: 杂交晚稻的光合机能生理特性均优于常规晚稻;呼吸强度比常规晚稻低;发根力和根系活力比常规晚稻高;养分积累利用和运输速度比常规晚稻高,且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都略高于常规晚稻.  相似文献   

3.
用溶解度等温法研究了La(OAc)_3—C_(11)H_(12)ON_2(安替比林)—H_2O三元体系在0℃和30℃时的相平衡,测定了体系的折光指数值。在这两个温度下体系均为简单共饱型。其折光指数曲线和溶度曲线均为二支,分别与C_(11)G_(12)ON_2和La(OAc)_3·H_2O(30℃),C_(11)H_(12)ON_2和La(OAc)_3·4H_2O(0℃)的结晶相对应。在0℃时共饱点含C_(11)H_(12)ON_223.87%,La(OAc)_38.75%,30℃时则依次为59.45%,2.05%。  相似文献   

4.
以2-甲氧基-5-乙酰氨基苯胺为原料,经烷基化、重氮偶合等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蓝色分散染料。结构式为:式中X为卤素,Y为—NO_2、—CN;R、R_3为—CH_3、—C_2H_5;R_1、R_2为—C_2H_4OH、—C_2H_4OCOCH_3;—C_2H_4CN、—CH_2—■、—CH_2—CH=CH_2。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630 nm;摩尔消光系数为3.46—4.10×10~4(mol/L)~(-1)cm~(-1),溶解度参数19.46—22.18(J~(1/2)/cm~(3/2))。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行筛选的抗肿瘤抗菌素-争光霉素与博莱霉素的理化性质基本相同。~(57)Co-争光霉素A_2+B_2混合品和A_5纯品掺入人食管鳞癌细胞株CaEs—17的放射自显影图表明~(57)Co-争光霉素(混合品和A_5)掺入到CaEs—17细胞核中,核仁掺入很少,胞质不掺入。这和博莱霉素与DNA的特异性结合、并与DNA相互作用、而不与rRNA、tRNA、血清白蛋白结合和作用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在细胞内定位方面说明了争光霉素与DNA结合的特异性。通过~(14)C-TdR与~(57)Co-争光霉素同时掺入及先后掺入的双标记放射自显影图和显微分光光度计对标记和未标记细胞DNA相对含量测定等方法,证实了~(57)Co-争光霉素(混合品和A_5)掺入到含有G_1/G_0DNA含量的CaEs—17细胞中。  相似文献   

6.
对Zn-Ni-Mg合金超塑性的m-C-δ或m-k-δ关系曲线(简称m-δ关系曲线)进行了测定。测到的曲线均属m_L=m_(min)型,可以用下面的C_2~(δ_F-δ_L)型L.Q.m-δ“规划”方程式表示δ(%)=[C_2~(δ_F-δ_L)ε~(m-mo)-1]×100 当δ=δ_O=0.00%时,m=m_O,C_2~(δ_F-δ_L)=1;当δ=δ_I时,m=m_I,C_2~(δ_F-δ_L)=C_I;当δ=δ_F时,m=m_F,C_2~(δ_F-δ_L)=C_F。ε为应变速率(min~(-1))。将这类曲线称为C_2~(δ_F-δ_L)-(m_L=m_(min))型曲线。在170,190,210,230和250℃的温度,若速率为3.5×10~(-2)min~(-1)(平均)测到的曲线均属基本形式。关系成近似的直线上升。其斜率在极限应变δ_L处突然增大,直到断裂。若速率为1.9×10~(-2)和8.6×10~(-2)min~(-1)测到的曲线均属单纯的上升式。(m_L=m_(min))=m_O相似文献   

7.
用~(57)Co标记了争光霉素A_2 B_2、争光霉素A_2和争光霉素A_5。三种放射性药物在实体型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实验中,1小时即能高浓度聚积在肿瘤内。由整体放射自显影、整体放射性潴留和粪尿排出等实验中,一致证实了~(57)Co—争光霉素A_5较其他二种药物排出为慢,并在肝中有较高的积聚。显微自显影实验,~(57)Co—争光霉素聚集在肿瘤细胞核中。将~(57)Co—争光霉素A_2 B_2初步用于临床,进行肿瘤扫描呈阳性显示。动物和临床观察,均一致表现出~(57)Co—争光霉素从体内排出甚快之特点,故对人体辐射量不大,损伤较小,是一种很好的肿瘤阳性扫描剂。  相似文献   

8.
在170℃,ε=7.5×10~(-2)min~(-1)(平均)和200℃,ε=3×10~(-2)min~(-1)(平均)的条件下,测到的Zn—22%Al共析合金超塑性的m-C-δ或m-k-δ关系曲线(简称m-δ关系曲线)属于m_L=m_(max)型。当δ_O<δ_L<δ_F时,属于基本形式。可根据δ_L对于C值进行“规划”(令C=C_1~δL)得到L·Q·m-δ“规划”方程式如下: δ(%)=[C_1~δLε~(m-m0)-1]×100 当δ=δ_n(=0.00%)时,m=m_0,C=C_0=k_0/k_0=1。当δ=δ_Ⅰ(δ_(Ⅰ1),δ_(Ⅰ2),δ_(Ⅰ3),……)时,m=m_Ⅰ(m_(Ⅰ1),m_(Ⅰ2),m_(Ⅰ3),……),C=C_Ⅰ(C_(Ⅰ1),C_(Ⅰ2),C_(Ⅰ3)……)=k_Ⅰ(k_Ⅰ(k_(Ⅰ1),k_(Ⅰ2),k_(Ⅰ3),……)/k_0当δ=δ_F时,m==m_F,C=C_F=k_F/k_0。ε为应变速率(min~(-1))。在两种试验条件下的δ_L值分别为100%(170℃,ε=7.5×10~(-2)min~(-1))和45%(200℃,ε=3×100~(-2)min~(-1))。C_1~(100)-δ和C_1~(45)-δ两个关系均成近似的直线上升。其斜率分别在100%和45%应变(极限应变)处突然减小。当δ_L=δ_0=0.00%时,δ_L在曲线上消失,属于本类型曲线的特例。特例曲线表现为一直下降,直到断裂(单纯的下降式),可表示为:(m_L=m_(max))=m_0>m_F。因C=C_1~δL=C_1~(δ0)=1,故不存在C-δ关系问题[2]。对于在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相对比较。发现随着应变量的增大,晶粒不断粗化,但最后的粗化程度仍处于超塑性所要求的范围内,故合金仍显示高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9.
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B_(12)C_xN_(12-x)(x=2,4)笼的几何和电子结构.从B_(12)N_(12)中用C原子替换N原子得到B_(12)C_xN_(12-x),这样取代的结构中只含B—C和B—N键.在稳定结构中,C原子在四元环上,形成了B_2C_2和B_2N_2环.B_(12)C_2N_(10)的HOMO主要由C和N的2p轨道组成,LUMO位于-3.6eV处,主要由C的2p轨道组成.B_(12)C_4N_8的HOMO也主要由C和N的2p轨道组成,LUMO位于-4.1eV处,主要由C的2p轨道组成.在B_(12)N_(12),B_(12)C_2N_(10)和B_(12)C_4N_8中B原子上的电荷约为1.17e,C原子上的电荷为-0.75e.B_(12)N_(12),B_(12)C_2N_(10)和B_(12)C_4N_8的能带隙分别为6.84eV,3.50eV和2.82eV.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水迷宫法及 Y 型迷路法分别比较了近交系小鼠(C_(57)BL/6J 及 DBA/2)与封闭群小鼠(昆明鼠)的学习能力。在水迷宫试验中,C_(57)BL/6J 鼠的学习能力优于昆明鼠,且个体间变异程度小于昆明鼠。在 Y 型迷路试验中,DBA/2鼠的记忆力优于昆明鼠而变异程度小于昆明鼠。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文题所述苯酚酯系列的十个化合物。代号(d)AmPABOB:分子式: R=CH_3、C_2H_5、n-C_3H_7—n-C_(10)H_(21)测定了它们的相变温度,确定了液晶相类型。其中R为C_1—C_3时,具有较宽的胆甾相;C_4—C_7有近晶A相;C_3—C_(10)存在手性近晶C相,且显示电滞回线,说明其具有铁电性。  相似文献   

12.
正戊醛、异戊醛、对氯苯甲醛、胡椒醛、环已酮与二茂铁在浓H_2SO_4(-10℃)中缩合,产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水解,水解产物在F_3CCO_2H催化下发生巯基化反应,合成了五种含硫二茂铁衍生物,(C_5H_5)Fe(C_5H_4CR′R~2SCH_2CO_2H)(I,R′=H,R~2=n-C_4H_9;Ⅱ,R′=H,R~2=i-C_4H_9;Ⅲ,R′=H,R~2=C_6H_4Cl-4;Ⅳ,R′=H,R~2=C_6H_3O_2CH_2-3.4;V,R′R~2=-(CH_2)-_5);再由Ⅲ和V与氨和羟胺反应,合成两种含氮二茂铁化合物,(C_5H_5)Fe(C_5H_4CH(NH_2)(C_6H_4Cl-4))(Ⅵ)和(C_5H_5)Fe(C_5H_4C(NH)H)(CH_2)_5)(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型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Mn_3(C_(12)H_6O_4)_4]~(2-)(C_(11)H_(18)N_4)~(2+)}_n(C_(12)H_6O_4为去质子化的1,4-萘二甲酸,(C_(11)H_(18)N_4)~(2+)为质子化的1,1'-(1,5-戊烷基)二咪唑).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1.197 95(4)nm,b=2.764 57(10)nm,c=1.564 51(5)nm,α=90°,β=9.372 90(10)°,γ=90°,Z=4,V=5.170 4(3)nm3,F(000)=2 508.锰离子以六配位的方式与6个1,4-萘二甲酸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C_(11)H_(18)N_4分子以游离形式存在于体系中,一方面质子化后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另一方面与1,4-萘二甲酸羰基氧原子形成丰富的氢键作用力.有机配体1,4-萘二甲酸以不同的配位模式连接中心锰原子,最终使配合物形成了一个具有网状结构的三维配位聚合物.磁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线性拟合得到配合物的居里外斯温度T=-16.265 197 K.CCDC:1517397.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用混合脂肪酸(C_7—C_9)从氯化物溶液中萃取Eu(Ⅱ)的过程中 水相PH,水相En(Ⅱ)浓度以及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以煤油为稀释剂,确定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组成为EuA_2·4HA。萃取过程发生阳离予交换反应: Eu~(2+)+3(HA)_(2(O))=EuA_2·4HA_((O))=2H_((a))~+在(18±2)℃时的萃取平衡常数K_Eu(Ⅱ)等于6.64×10~(-10)本文还测定了Sm(Ⅲ)/Eu(Ⅱ)、Gd(Ⅲ)/Eu(Ⅱ)的分离因数,发现它们均与平衡水相氢离予浓度的一次方成反比。分离因数及单级萃取的结果表明,用混合脂肪酸做为萃取剂通过还原萃取从Sm—Eu—Gd富集物中分离锗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双芳—3火药的乙醚提取物中硝化甘油(NG)、三硝基甲苯(α—TNT),二硝基甲苯(2,4—DNT、2,6—DNT)。二号中定剂(C_2)及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分离分析方法。用装有YQG—C_(16)H_(33)(G·X)(5μ)固定相的Φ4×150mm不锈钢柱为分离柱,以60%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对一硝基甲苯(P—MNT)为内标分析NG、α—TNT、2,4—DNT、2,6—DNT。以80%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1号中定剂(C_1)作内标分析C_2和DBP。分析结果表明完全能满足部颁火药分析标准的要求。对同一样品经五次测定,其散度系数分别为NG:0.95%、α—TNT;0.50%、2,6—DNT:4.85%、2,4—DNT:1.52%、C_2:1.04%、DBP:0.89%、NC_1 0.32%。  相似文献   

16.
<正>1995年我团引进了822、895、辽10、85—57、新陆中2号、9001等几个新品种(系)为确定这些品种(系)在我团自然条年下适应何种密度才能高产.生产科在良繁站5斗1号地进行了小区密度试验,通过试验为我团棉花合理密植取得了科学依据.现把试验情况叙述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系)均为我团引进和现有品种(系).分别为85—171、822、895、9001、辽棉10号、新陆早一号、新陆中2号、中棉19、杂交102F、85—57等.1.2 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Fe_2(CO)_6(PhNCONPh)簇合物是由[Et_3NH][HFe_3(CO)_(11)]和C_6H_5NCO在苯中反应获得。应用四园衍射仪测定了该簇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学数据:C_(19)H_(10)O_7N_2Fe_2,空间群P2_1/n,a=8.5062(1),b=13.2752(1),c=18.9038(2)(?),β=98.96(2)°,Z=4和D_c=1.643gcm~(-3)。结构系用直接法解出,最后R 因子为0.031.结果表明,题目簇合物分子是由苯代脲基C_6H_6—N—C(O)—N—C_6H_5中的N 原子,分别和(OC)_3Fe—Fe(CO)_3中的两个Fe 原子键合而成。使各两Fe 与N 原子和一个C 原子形成变形的双三角锥构型。  相似文献   

18.
应用CS_2在Ag—S键中的单核插入产物(Ph_3P)_2Ag(S_2CSR)(R=C_6H_5或C_6H_2Pr_3-2,4,6)与1,2-二溴乙烷—异丙醇混合溶剂反应,生成一个中性四核银簇合物(Ph_3P)_4Ag_4Br_4,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了Fe_(1·x)V_x(0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 He—Ne 激光和 N_2激光辐照“汉源小麦”等四个材料的干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从个体水平上连续两年考查了激光——核辐射诱变小麦 L_1和 L_2两代的单株籽粒产量等57个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辐照材料不同,激光——核辐射诱变后代的变异程度不同,差异明显:He—Ne 激光和 N_2激光诱变后代的变异随剂量增加而加大;激光种类不同,后代变异差异不大;不同激光——核辐射诱变处理后代的变异大小顺序是:激光与~(60)C_0—γ复合诱变>~(60)C_0—γ处理>激光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