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浅析语码转换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之间的转换。作为语言文化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语码转换具有多种社会语用功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项重要的交际策略,也是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刘靖 《科技信息》2009,(3):263-263,244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自然语言主要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文从自然语言的顺应性来分析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提出语码转换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是要顺应语言现实(1anguagereality),社会身份(socialidendty))和社会心理(socialment卸三个方面。在交际者众多的交际策略中,语码转换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策略,交际者应该实现对语言现实。社会身份或者社会心理的顺应,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的语用与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它是具有一定交际目的,有意识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受到交际参与者、交际场景和交际话题或内容三大主要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文拟通过对语码转换现象的探索,进一步分析语码转换的特殊语用功能和社会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闽南地区语境下,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有其特有的顺应特征和具体的语用功能。从语用学视角分析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的会话实例,发现在闽南文化思维语境下,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是说话人在综合考虑闽南话与普通话语言因素、社会文化和心理语境变量的基础上选择的语用策略;在顺应的过程中,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实现了简约、尊重、排除、标记等社会语用功能和情感、强调、幽默等心理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指讲话者在同一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既具有社会功能同时又可表现说话者的心理情感.<海角七号>中的语言是整部影片的一个亮点,剧中人物闽南语、普通话和日语在不同场合相互转换,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目标受众要求广告设计者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而语码转换作为语言结构的一个侧面和一种语用策略,就是为了实现对广告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受众心理等方面的顺应,从而达到设计者的交际意图。从顺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种现象及其在广告语言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全面地认识广告语言,对语言的变化发展研究有着添砖加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渐推广的英语教育使得校园交际用语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愈加普遍,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应用情景型语码转换,隐喻型语码转换和标记理论分析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现象及原因,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一洁  杨蓓蕾 《科技信息》2011,(5):I0141-I0141,I0421
语码转挟,即两种或多种语言变体的转换,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对歌词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却鲜有人涉及。歌词,尤其是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语言的形式之一也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日趋成为语码转换的一种特殊载体。众所周知,语码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变异,考虑到语码转换的这一深远影响。对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中文流行歌曲歌词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这一现象。一是分析中文流行歌曲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特征;二是探讨歌词作者在歌词语篇中运用语码转换所实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支撑,以实例论证日常交际中在威胁面子的情景下,语码转换可以用于协商人际关系;而在政治语境中,交际者可利用语码转换意义的模糊性来间接地建立、加强或破坏人际关系。语码转换既可保全双方的面子,也不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是熟练的双语者乐于选择的一种间接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瑶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21-122
本文旨在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这一特殊言语交际情景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着重论述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使用动机、类型与功能。采用了社会语言学视角对其展开理论阐释和实证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被频繁使用。通过语码转换说话人可以避免社交尴尬,体现价值判断,实现身份选择,促进跨文化交际,反映时尚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会话交际角度.运用序列分析法.通过对语言选择和话轮替换进行分析,探讨语码转换的交际意义或功能。认为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在交际中(包括跨文化交际)语码转换不仅在语言上能迎合对方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偏好、完成话轮替换、认同指示、修补和旁岔序列划界等话语组织功能:同时在心理上还能使交际双方减低“不确定性”.了解对方的态度.使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言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以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原则考察语言社会中言语交际的情况,着重就语码转换的心理理据、语言系统制约及语码转换的类型进行讨论,并从中概括出社会结构与语言运用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关的规则和原则,以期对疏通言语交际、语言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本质.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篇重构作为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翻译方法,是实现广告功能对等,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从而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打开市场,促进销售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预设歧义是由于话语有多个预设而引发的。它可以由含特定预设触发语的句子、省略句和双关句生成。话语交际中预设歧义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而被交际者有意识地使用,实现反讥对方和创造幽默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重要研究成果。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少有涉及到影视作品中的汉英语码转换。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自有它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有不少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的功能做了研究、归纳及总结。依据于国栋2001年提出的顺应模式,通过对《北京人在纽约》中含有语码转换的对话进行分析研究,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视剧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林黄真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17-119
以公共演说的一些实例为语料,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演讲语篇中所采用的非常规性使用人称指示语、适当冗余策略及语码转换策略等语用策略作一分析,以期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能注重培养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语用策略.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詈语失詈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特殊语用现象。基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和探讨了这种现象的语用功能和语用功能实现的认知,以期发挥詈语的积极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詈语失詈的语用功能主要有情感功能和调节功能反映功能,而语用功能实现的获取是一个复杂的推理和语言选择过程。在该过程中,间接性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徐鑫 《科技信息》2010,(36):I0141-I0142
本文借鉴BBS网络会话和语码转换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BBS上语言使用者的自身特点,从顺应论的角度对BBS使用者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并列举大量的实例证明、分析和发现BBS网络会话中语码转化的使用是对语言事实、社会文化习俗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20.
言语适应理论是70年代初Giles等人提出来的,它最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式用于解释人们交际过程中的心理动机,后被应用到社会语言学问题的研究当中.作为社会语言学的热点话题,语码转换也逐渐成为言语适应理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语码转换现象频繁出现在影视作品(《小留学生》为例)中,这一现象也进入言语适应理论研究的视野.尤其是作为其理论核心的交际策略,言语趋同、言语趋异现象在剧本《小留学生》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