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国外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日益完善并走向多样化、综合化,其中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结构主义思潮对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影响相当深刻.在系统总结三种思潮的主要思想、研究方法、代表人物和对国外人文地理学发展影响的基础上,立足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面临的问题,构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横—纵"双向发展的学科体系,并尝试性地预测了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旨在借鉴国外有关理论和思想,充实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体育和地理都将空间、空间内人与物运动及相互作用的方式作为关注点,体育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成为体育和地理间联系的纽带,以地理为视角,研究体育文化也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采用文献法、交叉研究法,对影响体育文化形成和传播的地理学因素,体育文化发展中的地理学特性以及地理学特性对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解析得出,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空间扩散、空间组织等地理学特性,并受纬度、地形、城市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地理学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方向的拓展、对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贡献、研究手段的革新等方面.但也存在重复性的应用研究多,学科整合不足,基础研究逐渐弱化,地理学教育欠缺等问题.福建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应注重于方法论、技术的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地理学教育的深化研究;以信息化推动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提高科研竞争力,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地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文化哲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上探讨了后现代思潮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后现代思潮的出现是现代发展的客观结果,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其对人文地理学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反动导致非理性主义的泛滥;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以及把人文地理学研究当作一个文本解构、阅读和建构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野;非理性的人本主义的发展为解决区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最后探讨了与后现代和人文地理学哲学相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与建设方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一步向多元化、整体化、理性化方向发展。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的人文地理学,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文结合国外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和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指出新时期的人文地理学将朝着综合化、社会化、应用化方向发展。结合中国实际,作者指出,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应加强理论研究、强化薄弱分支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专业人才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转型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里所谓的社会主要是包含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大社会的内容,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问题,而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引导着当前的人文地理学发展更加融合于社会文化的一些内容,而并非是单一的经济导向研究。目前人文地理学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转型的历程、知识生产的转变都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化一直是发展的主基调,也是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综合作为一对辩证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在人文地理的研究及其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较全面地认识了这种重要作用,同时介绍了人文地理学常用的分析综合方法.在结合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分析--综合--分析这种循环递进的过程将加深对人文现象的认识,也推动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我国高校人文学课程现状的分析入手,结合教育部师范司面向21世纪高校地理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就高校人文地理学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的基本理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框架和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的体系结构,认为高校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应重在人文地理学的一般规律,理论应反映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而不能泛化,更不能同其他学科重复。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动性”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全球秩序中,流动性及其所衍生的人类诸多新的生存方式逐渐成为解开全球化运转机制问题的密码,西方人文地理学对于流动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20世纪60、70年代乃至90年代,以计量化和"利益"导向性为主要研究范式的交通地理学和当代城市地理学研究引发了学界对于"流动"问题的反思,认为空间的流动具有更丰富的意义,而不仅是时空成本的测算,随之推动了"新流动性范式"的转向与发展,促进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融合.通过梳理和分析西方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流动性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将西方人文地理学中的主要议题总结为:以汽车、自行车、机场和火车站为代表的流动性实践与空间意义的塑造;以"身份意义"、"关系生产"、"权力博弈与协商"为代表话题的流动性过程中社会关系与文化意义的建构等内容,重点阐释了这些议题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西方人文地理学流动性研究的特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复杂的现实社会背景出发,展望了国内人文地理学流动性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行为地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地理学是一门新学科,也是人文地理学中的新的研究课题.虽然它的形成发展较晚,但目前在西方甚为盛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自己撰写的行为地理学专著,就是行为地理学方面的文章也是寥若晨星.近几年笔者经过对行为地理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探索,对行为地理学这门新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写成此文,希望引起对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空间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主要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学科--行为地理学和企业地理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人文地理学不断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中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观点,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制度分析等,用于对空间行为的相关研究,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同时,国内近20年来围绕农户行为、乡镇企业空间行为、农村土地利用、农村人口流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对村镇主体的空间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不仅能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微观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也将弥补学术界相关研究的不足,具有极强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占仓 《河南科学》2010,28(3):F0003-F0003
<正>为了交流和研讨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未来发展的"路线图",研究各地理学单位对今后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考虑,探讨在"十二五"规划调研过程中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服务,中国地理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野外实习课程建设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提出了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的指导思想,阐述了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的重要意义.以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为例,提出建立芜湖市实习基地,在分析芜湖市区位条件、发展历史、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情况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实习教学环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禹贡》中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作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九州区划中的经济地理思想、区域经济特点及差异、国土经济开发等三个方面.指出《禹贡》中创立的有关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值得地理工作者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交流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促进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并深切缅怀当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创始人之一李旭旦先生对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杰出贡献,由我校和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4日-15日在我校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球对地理学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数字地球形成的背景,数字地球的内容、特点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数字地球对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和手段、地理教育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面向21世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改革计划人文地理学教材改革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0日在我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和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新编人文地理学教材主审陈才教授出席了会议。期间陈才教授、陈慧琳和黄成林等专家学者分别就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经济地域开发、模糊数学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及旅游研究与教育等专题为我院师生作了专题学术报告-高师人文地理教材学术研讨会在信阳师院召开著名地理学家陈才教授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人文地理学发展规律及80年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总结,并适当参考外国学术界现状,提出90年代中国人文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为:理论的深化、新分支学科的发展及学科内部结构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与行为学交叉研究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领域,随着二者的交叉互动,行为地理学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介绍了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从行为地理学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四方面着重分析。研究认为行为地理学主要分为行为过程和行为空间两部分,行为地理学涉及内容广泛,文章主要以消费行为地理学、交际行为地理学、旅游行为地理学三者的研究内容为讨论对象,分别对三者的研究背景、概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三者受环境、个人、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对学科创新,以及城市规划、民生建设、产业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俗地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区别于它地区、它民族的特有的民俗文化.它们的形成、发展、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特征.我国自古至今大量的地理专著、方志、游记、论文中,都有关于我国民俗地理方面的记载与研究.但建国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人文地理学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使中国民俗地理的研究与人文地理的大多数分支学科一样,几乎成为空白.近十几年来,在人文地理空前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民俗地理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虽然目前处于开创阶段,但前途光明.本文就中国民俗地理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