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部分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作为母语的语文,作为无处不在的语文,作为高考重头戏的语文,现已几乎沦为弱势学科,很多学生平时运用不好,体会不到语文的存在,几乎看不到学生研习语文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总不失时机地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并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  相似文献   

3.
对于学生写话,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着使学生乐于表达。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对写话依旧觉得头疼呢?笔者以为,这与学生没有形成对写话的浓厚兴趣有很大的关联。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我们该问问:用什么办法使学生产生急于表达的内心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日一老师提问学生:“假如在你的一生中只剩一天的光阴,你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答日:“带上足够的钱周游世上的名胜古迹。”另一生答日:“到豪华宾馆大吃一顿,美美地享受一下。”第三个学生答日:“上一天语文课。”老师听了很欣然,又问:“为什么?”“因为上语文课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哈哈——他的话引起了学生的大笑,那位老师也尴尬地笑了。这仅仅是一则笑话吗?不是!它说明了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也映射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语文教学并没有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仍徘徊在“不考的便是不教的,不考的便是不学的吼隆圈里。我们语文老师往往一面忙于教改,一面又疲于应试,无异于带着枷锁的舞蹈。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也难以实现。所以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孙双金是情智语文的倡导者,他认为情智语文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工具语文、人文语文、儿童语文”。最近观摩了继别组诗》一课的教学,孙老师引领学生从情意、智慧两个层面细致地把玩诗蕴。学生既深入体会了李白、汪伦的深厚情意,又锤炼了品读诗蕴的能力。身处孙老师的课堂,我们恍然感受到学生的情智在拔节,在生长。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学生写作文不再头疼,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难题,结合我校学生现状,即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语言的积累量比较少,思路偏于狭窄,存在拼凑现象,大话套话甚至假话泛滥等,我校语文教研组确立了校级语文课题研究命题: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确立课题之后,我们语文老师悉心研究、潜心摸索、用心总结,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将我个人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每一位学习者交际的必备工具,更是学习做人处世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多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比较敏捷,遣词造句和写作的能力也较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心得,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许多作家谈自己的成长过程时都提到:他们之所以迷上写作,往往出于很偶然的机缘。或是某一次作文写得不错,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或是参加某项作文竞赛,获得了奖励;或是一篇小文偶尔发表,便一发不可收。令我们语文老师尴尬的是几乎没有人说是得益于老师的理论指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已引起普遍的关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少人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期间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从许多的成功和失败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努力。这里我只想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谈点粗浅的体会,就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不少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家长的要求,而不得不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许多科学发明家能取得伟大的成果,原因之一,就是对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毋庸置疑的是,作文是师生最头疼的问题。对某些学生来说,作文是他们的命门要穴,一听作文课,心理就产生排斥、恐惧,甚至听到语文老师的名字就烦燥不堪,更别提上作文课了。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来帮助这些同学走出作文恐惧的心理误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显得异常重要,在提高初中学生的素养或能力的同时也间接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关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的一些方法很多:如:读+写、多识记、温故知新……,不管老师讲的方法有多少,而学生并未放在心上,并未学到多少,其实,学习除了一些方法外,还有不可无视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杨文俊 《科技资讯》2011,(23):191-191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兴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学生会谈语文色变,丝毫提不起兴趣。这就需要老师从各个方面去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最终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知识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知识。语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可以看出其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语文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正是因为语文在生活中的多见而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忽视语文的现象,这就必须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记得李海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综观一些名师的语文教学,我以为词语教学应坚持和把握“挖深、拓广、触情、整合”四个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它生动、形象、有趣、直接面对活生生的人生与社会,按说学生不应该对语文厌烦,但事实上,语文可能是最令学生反感的一个学科,厌学情绪普遍严重存在,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并不多,语文课得不到很多学生的欢迎。面对如此不尽人意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悲哀,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重新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对学习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热爱学习,才能搞好学习,才能学有所得.目前重理重外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尤其严重,很多学生早读只读英语不读语文,晚自习只做数理化题,不做语文题,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考试又不考语文课本.他们忘记了最根本的东西:语文是“国语”,是“母语”,是“百科之母”,我们连自己的“母语”都不爱都不学,我们何以做一个中国人?!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加快步伐,加大力度,落到实处,以便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当学生读错字、写错字时,当老师本人讲课出错时……面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错误,作为一名老师,你是如何处置的呢?是批评、责怪学生,还是“巧妙”地掩饰自己的错误呢?其实,语文教学中的错误难免,关键是如何处置。灵活恰当地处置,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记得有一年中考后,一位考生当场把语文课本撕掉,说学了语文课本一点用都没有。看到这种情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很惭愧,这折射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病:文本教学没有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刘志云 《奇闻怪事》2006,(12):40-41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心怀感恩——》这个课题的提出,受启发于生活的三点:一是经常听同事说,以前教过的学生,到了初三重新分班后,路上见面连“老师”都不叫了,现实得让人心凉;二是我们的学生对老师很尊敬,却经常顶撞宿舍的生活老师和校园里的保安;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语文是“老师教着辛苦、学生学着叫苦”。在应试教育的笼罩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下,语文教学仍局限于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语文教师顾老师说:“我们语文课的一大弊端就是每篇课文都从头分析到尾,每本书也从头分析到尾,没有时间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我经常会觉得很痛苦,痛苦于感受不到职业本身带给自己的尊严,痛苦于不能把自己认为最美好的、最应该给学生的东西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