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Zn^2+对金鱼摄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四种不同浓度溶液Zn ̄2+对金鱼摄食行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观测了zn ̄2+抑制鱼摄食行为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1)Zn ̄2+中毒鱼首次撞击食球的时间及其变化规律不如正常鱼明显,中毒鱼学习和记忆撞球摄食的能力低于正常;2)中毒鱼的摄食频率低于正常鱼,Zn ̄2+浓度越高摄食频率下降越明显;3)中毒鱼摄食峰的出现.在时间上迟于正常,Zn ̄2+浓度越高摄食峰越往后位移;4)1mg/L,Zn ̄2+对鱼类摄食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将四种浓度的Ca2+溶液和含4mmol/L简Ca2+的不同浓度的Cu2+、Zn2+及其混合液,分别灌注鱼的嗅囊,研究它们对罗非鱼嗅电图(下简EOG)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a2+作为解毒剂的可行性及机制.结果表明:1)在一定浓度Ca2+范围内,EOG振幅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超此范围,则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2)Ca2+能使Cu2+、Zn2+中毒鱼的EOG反应振幅接近正常值,反映其具一定解毒作用,效果顺序为Cu2+>Zn2+;3)Ca2+对Cu2+、Zn2+混合液也具一定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敌敌畏对金鱼摄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金鱼浸浴在敌敌畏溶液15d中,不同浓度敌敌畏溶液对金鱼摄食行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恢复期中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对敌敌畏影响的可能机制作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敌敌畏能推迟金鱼首次撞球时间,影响其学习和记忆能力;2)敌敌畏使摄食峰后移,对摄食频率具抑制作用;3)在清水饲养的恢复期间,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Cu^2+,Zn^2+)对罗非鱼嗅电图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Cu2+、Zn2+溶液灌入嗅觉器官,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对鱼类嗅电图(EOG)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正常鱼体上DL-Met剂量的log值──EOG反应间呈指数函数关系R=21.0(1ologc/4.935);2)Cu2+、Zn2+对10-5mol/LMet刺激产生的EOG反应呈抑制效应,抑制的程度随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Cu2+的抑制效应大于Zn2+,约为10余倍,Cu2+的有效IC50为22.38μg/L,Zn2+为354.8μpg/L.  相似文献   

5.
膨润土对溶液中Cu ̄(2+)离子的吸附量随样品中蒙脱石的含量、可交换性阳离子容量以及母液的初始浓度而变化,当母液浓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吸附量达到极限值,不再随母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化。膨润土对Cu ̄(2+)离子的吸附等温线属Ⅰ类吸附等温线,且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6.
抗坏血酸对Cu~(2+)与TPPS_3配位反应促进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性、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TPPS3)配位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Cu2+与TPPS3可能的配位反应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Cu2+还原为Cu2+,Cu2+与TPPS3生成很不稳定的、对溶解氧非常敏感的Cu(Ⅰ)-TPPS3中间体,此中间体一旦生成立即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Cu2+(Ⅲ)-TPPS3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化学沉积Ni-Cu-P合金及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弱碱性化学镀溶液中化学沉积Ni-Cu-P合金,并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CuSO4.5H2O浓度对合金组成有显著影响。在化学沉积过程中,Cu的优先析出使镀层中Cu/Ni摩尔比远远高于镀液中Cu^2+/N^2+摩尔比。镀液中SuSO4.5H2O浓度低时,沉积速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但CuSO4.5H2O浓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验证实,佛尔哈德法银合金中的银,Cu^2+超过一定浓度有干扰,主要来自Cu^2+的颜色和可能是一种可溶的配合物,并不是生成Cu(SCN)2沉淀。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测温(CVT)热电化学方法首次研究了Cu_2S阳极溶解过程;实测得Cu_2S阳极过程的熵变△rS_m与根据热力学数据计算所得到的电极反应Cu_2S=CuS+Cu ̄(2+)+2e的熵变值相符;实验的塔费尔(Tafel)斜率b与按迟缓放电机理所导出的Tafel斜率b的理论计算值接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试剂N-邻甲苯基-N'-(氨基对苯成酸钠)硫脲分析性能的研究,发现其在氨水介质中可和Cu ̄(2+)、Hg(2+)发生特征性反应。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确立了Cu ̄(2+)和Hg ̄(2+)的鉴定方法。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标准试样的分析,均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该试剂可作为Cu ̄(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15μg),最低浓度为0.5μg/ml)和Hg ̄(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75μg,最低浓度为2.5μg/ml)。  相似文献   

11.
增加投喂频率改善彭泽鲫对饲料糖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别含20%(低)、40%(高)葡萄糖和糊精的4种等氮(粗蛋白为35.5%)、等能(16.8 kJ·g-1)饲料饲养平均尾重为3.7±0.3 g彭泽鲫16周,投饲率为4%左右,研究投喂频率分别为每天2次和每天6次时鲫鱼对糖利用性的差异.结果显示,鲫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提高 (〖WTBX〗P〖WTBZ〗<0.001).投喂频率为每天2次时,增重率表现为高糖组显著低于低糖组 (〖WTBX〗P〖WTBZ〗=0.003),葡萄糖组显著低于糊精组(〖WTBX〗P〖WTBZ〗=0.003),蛋白质沉积率表现为糊精组显著高于葡萄糖组(〖WTBX〗P〖WTBZ〗<0.05);投喂频率为每天6次时,增重率无显著差异,糖源和糖水平对蛋白质沉积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脂肪和能量沉积率也有相似的趋势,且高糖组脂肪沉积率接近或大于100%,提示有大量糖类转化为体脂.投喂频率增加,体脂含量显著增加 (〖WTBX〗P〖WTBZ〗<0.001).投喂频率为每天6次时,高葡萄糖组体脂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鱼体粗蛋白、粗灰分及水分含量受饲料糖种类、水平及投喂频率的影响不明显.高糖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糖组(〖WTBX〗P〖WTBZ〗<0.001),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各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增加投喂频率显著改善鲫鱼对饲料糖的利用,其原因可能与削弱或消除代谢通量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Cu2+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急性致毒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u2+浓度为0.000 5 mg/L、0.005 mg/L、0.05 mg/L时,日本沼虾幼体在54 h内均能够正常存活;Cu2+浓度为0.1 mg/L时,只有部分沼虾幼体中毒致死.而当Cu2+浓度超过0.25 mg/L时,日本沼虾幼虾在48 h内致死,并出现鳃变兰、肝脏变黑的现象.随着Cu2+浓度增大,日本沼虾幼虾存活的时间变短,肝脏和鳃的中毒颜色变深.日本沼虾幼虾48 h的半致死浓度为0.268 mg/L,其安全浓度为0.026 8 mg/L.  相似文献   

13.
运动行为建模是机器鱼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将一种新颖的仿生学习方法应用到多关节机器鱼运动模式学习和生成上。首先,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对鲤鱼的运动行为进行记录,并对记录的视频数据作离散化处理后进行分析,提取得到了鲤鱼的3个基本运动模式:"巡游"、"游动转弯"和"C形急转"。然后采用通用内部模型(general internal model,GIM)对鲤鱼的运动模式进行学习,利用其函数逼近能力和在时间、空间上的可伸缩性,机器鱼可以学习、修正和再现真鱼的运动模式。最后结合红外传感器及避障算法实现了机器鱼的自主避障行为,从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孕期锰染毒对仔鼠脑、肝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影响,将妊娠大鼠随机分为3组,腹腔注射氯化锰溶液,待其自然分娩后,分别取1d,11d仔鼠脑、肝组织进行匀浆,检测匀浆AchE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1d龄仔鼠肝AchE活性各组,下降趋势明显(P<0.05);但两染毒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1d仔鼠脑、肝AchE活性对照组均显著高于染毒组。表明孕期锰染毒能抑制仔鼠肝、脑组织AchE活性,从而影响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肌肉接点处的兴奋传导。  相似文献   

15.
褪黑素对持续光照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Y-迷宫检测小鼠的分辨学习和记忆能力,观察了年龄,每天24小时连续1个月的持续光照和每日定时注射褪黑素对小鼠分辨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年小鼠与青年小鼠相经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持续光照可引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实验结果提示,褪黑素在维持学习记忆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择冰鲜杂鱼和2个市场反映较好的石斑鱼配合饲料产品,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进行饲喂效果实验,通过生长性能、体成分、群体离散度以及养殖成本分析,评价冰鲜杂鱼和配合颗粒饲料在斜带石斑鱼养殖效果上的优劣。同一批培育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成3组(冰鲜杂鱼组、石斑鱼颗粒饲料1组和石斑鱼颗粒饲料2组),每组3个网箱,每箱45尾。养殖实验为期7周,每天定时定点投喂两次。结果表明:冰鲜杂鱼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均显著高于两种颗粒饲料组;群体离散度则是冰鲜杂鱼组大于颗粒饲料组;冰鲜杂鱼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两种颗粒饲料组,但是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颗粒饲料组;斜带石斑鱼每增重1 kg所需的饲料成本,饲喂冰鲜杂鱼要比饲喂两种颗粒饲料分别高3.25和4.26元,性价比较低。这些说明:冰鲜杂鱼在促进斜带石斑鱼生长和鱼体蛋白沉积方面虽然优于配合饲料,但在性价比、便捷性以及鱼体规格一致性上,冰鲜杂鱼则不如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对老年、基底前脑损伤、东莨菪碱注射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四种药理研究中常用的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表现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水迷宫及旷场分析法对上述四种动物模型组及正常青年对照和假手术组进行了研究,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处理。结果发现老年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减弱,对新环境的紧张程度增强,但空间认知能力及兴奋性无明显改变;基底前脑损伤动物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但兴奋性及情绪反应正常;东莨菪碱动物模型不但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而且兴奋性异常增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动物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但兴奋性及情绪反应正常。结论从行为学角度将上述四种动物模型进行了比较,为药理学研究应用这些模型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8.
联合应用半乳糖和亚硝酸钠使小鼠拟痴呆,研究胡黄连糖甙对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水迷宫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测定等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到障碍,表现出阿尔茨海默氏病症状。胡黄连糖甙给药能有效增强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起到防治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作用。同时,胡黄连糖甙治疗组小鼠血清及脑内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提示胡黄连糖甙的抗氧化功能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