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磊  贾金平 《科技信息》2013,(1):189-190
本文对GB/T 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指数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时在实验过程中把氯离子作为干扰进行掩蔽提出了疑问。根据GB/T 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指数法》的定义,氯离子不应成为干扰部分而掩蔽,相反氯离子作为在反应过程中消耗重铬酸盐的还原性物质,应该成为最后计算结果的一部分。因此,在整个测定过程硫酸银不适合作为催化剂,硫酸汞也无需作为掩蔽剂存在,它们会与氯离子产生反应降低计算结果。本文同时也对一些专家在催化剂的替代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催化氧化工艺对某抗生素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的p H值、反应时间和氧化剂、催化剂投加量对COD_(cr)、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氧化法在深度处理抗生素废水方面效果明显,可将废水的COD_(cr)由原先的300mg/L减少至44mg/L,去除率达85%,出水水质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表2中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氯离子对CODCr测定的干扰程度,采用硫酸汞掩蔽法,氯离子扣除法.稀释倍数法等方法去除氯离子的干扰,最终确定出处理的最佳方案是在不掩蔽氯离子条件下,对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CODCr值进行扣除、且实验证明此种方法对实际水样同样适用。方法适用氯离子范围为0~8000mg/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Fenton试剂对甲基丙烯醛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H_2O_2]/[Fe~2+]摩尔比,H_2O_2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温度对废水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COD_(cr)去除率条件.结果表明:当pH=2.5,[H_2O2]/[Fe~(2+)]摩尔比为26.4:1,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5 h,甲基丙烯醛生产废水COD_(cr)浓度为812 mg/L时,COD_(cr)去除率达71.4%,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高盐废水中氯离子的存在会严重干扰COD的测定,因此,如何屏蔽氯离子干扰准确测定其COD的难点之一。为研究高盐榨菜废水中更为准确的COD测定方法,实验中采用了2种屏蔽氯离子的方法:硫酸汞屏蔽法和硝酸银屏蔽法,屏蔽后再通过传统回流冷凝法来测定实验模拟配水水样中的COD,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屏蔽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汞屏蔽法的最佳HgSO4/Cl -值为40,此时误差最小,为1.43%,硝酸银滴定法的误差为0.21%,得出硝酸银屏蔽法的屏蔽效果较好;再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屏蔽榨菜废水中的氯离子后测定其COD值,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COD相差了20 mg/L,而硫酸汞屏蔽法更适合于榨菜废水中COD的测定。综合以上2种方法的屏蔽特点,采用先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浓度,再添加少量的硫酸汞的联合方法测定榨菜废水中的COD值,结果表明此方法更可靠。  相似文献   

6.
采用Fenton氧化/强化混凝法对湖南某食用槟榔生产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enton试剂,在初始pH值为5.0,H_2O_2投加量为247.5 g/L,Fe(2+)投加量为1.40g/L,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达到88.56%,色度去除率达到83.33%。继续采用10%的氢氧化钠对上清液进行强化混凝处理,在调节pH为9.0,反应时间为10 min的奈件下,出水的COD_(cr)可降至1980.0 mg/L,色度可降至20倍,颜色清澈,极大的消减了污染负荷,达到了良好的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Fenton氧化/强化混凝法对湖南某食用槟榔生产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enton试剂,在初始pH值为5.0,H_2O_2投加量为247.5 g/L,Fe~(2+)投加量为1.40g/L,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达到88.56%,色度去除率达到83.33%。继续采用10%的氢氧化钠对上清液进行强化混凝处理,在调节pH为9.0,反应时间为10 min的奈件下,出水的COD_(cr)可降至1980.0 mg/L,色度可降至20倍,颜色清澈,极大的消减了污染负荷,达到了良好的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过硫酸盐对有机废水CODCr测定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时通常用化学需氧量(COD)表征处理效果,使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时,残余的过硫酸盐对测定结果存在干扰。考察了过硫酸根(S_2O_8~(2-))对COD_(Cr)干扰情况,分析干扰机理并提出消除干扰的措施。结果表明,水样中残留的S_2O_8~(2-)作为还原剂使COD_(Cr)测定值高于实际值,S_2O_8~(2-)对不同水样COD_(Cr)测定干扰程度也不同,在低(0~150mg/L)、高(0~1 500mg/L)2种量程的COD_(Cr)测定组中,S_2O_8~(2-)与COD_(Cr)之间分别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分别为y=36.120 2x+0.571 1(R~2=0.997 9),y=45.171 6x+38.031 6(R~2=0.998 4),1g的S_2O_8~(2-)对COD_(Cr)变化值的贡献在低、高质量浓度水样体系中分别为36.120 2mg和45.171 6mg。在COD_(Cr)标准溶液体系以及实际废水体系中,线性方程计算的ΔCOD_(Cr1)(S_2O_8~(2-)引起的COD_(Cr)的变化值)与ΔCOD_2(COD_(Cr)测定值与原水COD_(Cr)的差值)占原水COD_(Cr)的百分比在10%以下。通过扣除过硫酸盐引起的COD_(Cr)变化后的数值能较准确的反映水体实际COD_(Cr),可用于消除过硫酸盐活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时S_2O_8~(2-)对COD_(Cr)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垃圾的数量增长很快,全年排放垃圾7300万吨。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有焚烧、堆肥和填埋3大类。我国研究较多的是堆肥处理。在堆肥过程中有渗沥水产生。如不妥善处理,渗沥水就排入水体,将会严重污染水体。渗沥水处理问题,在某些地区已刻不容缓。作者首先调查了渗沥水的水质。结果表明 COD_(cr)(300000毫克/升)、BOD_5(15000毫克/升)、氨氮(800毫克/升)都较高。针对这种水质,试验了生化-物化处理的可行性。发现聚铁型凝聚剂对 COD_(cr)及色度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为64.60%和93.8%);经活性污泥处理后,COD_(cr)的去除率也可达74.5%,弱鼓风搅拌处理,可脱除氨氮56.8%。好氧生化-物化联合处理的连续试验表明:除 COD 外,各项水质指标都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水生植物净化试验表明,凤眼莲对 COD 的去除可达64%。好氧生化-物化联合处理再加水生植物净化的渗沥水处理,工艺简单、经济效果和处理效果都好,是处理城市垃圾好氧堆肥渗沥水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对城市垃圾填埋渗透水的处理,也有应用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
用反应动力学方法对Cl~-影响COD_(cr)测定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测定,K_2Cr_2O_7和Cl~-属于二级动力学反应.给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活化能、回流温度下(147.5℃)[HgCl_4]~2-的不稳定常数;并与文献中数据比较、验证,结果有助于判断Cl-对COD_(cr)测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对重铬酸盐法测定含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屏蔽氯离子的影响,比传统硫酸汞屏蔽法对氯离子掩蔽范围更广,当氯离子质量浓度小于5 000 mg/L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改进方法检出限为5 mg/L,对模拟水样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3.3%~18.8%,标准偏差为0.73~2.74 mg/L,相对标准偏(n=6)差在1.76%~4.37%之间。方法应用于实际排污口水样的测定,测定值与国标法测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偏差在-11.99%~9.8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38%~4.75%之间。  相似文献   

12.
味精废水的COD_(cr) 浓度很高,其值COD_(cr) 高达5~6万mg/l,属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我国虽曾有味精生产厂进行过部分味精废水处理的研究,但迄今尚未有彻底处理成功的报导. 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彭定一,张益储老师为主的课题组,针对高浓度味精废水的特点,研制出一套适合于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的先进工艺及设备,其主要特点是: 1.研究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影响生化法处理味精废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过高,一般好氧处理方法的微生物忍受COD_(cr) 最高浓度为1500mg/l.针对味精废水之COD_(cr) 值高达5-6万mg/l特点,在运用生化法处理之前必须先进行预处理.即采用单细胞酵母发酵技术,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预处理工艺.又因高浓度味精废水存在大量粗蛋白可回收利用,在采用单细胞发酵技术进行预处理后,不但可去除65%左右的COD_(cr),同时可获得一定量的酵母菌体蛋白用作饲料;然后进一步采用化学凝聚法处理,可再去除73%左右的COD_(cr),最终用冲洗水稀释3~4倍,使COD_(cr) 浓度降至1200mg/l,可以直接送人生化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重铬酸钾法与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对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进行了对比测定研究,考察了氯离子浓度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含氯水样(氯离子浓度小于1 000 mg/L),用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CODCr)和用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测得的COD值(CODOH)存在线性关系;而高含氯水样的CODCr和CODOH之间无线性相关性。高浓度氯离子对CODCr值的测定影响显著,其影响规律可以用二次多项式表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沥液,其出水COD_(cr)、色度等指标往往大于排放标准。应用亚滤技术作深度处理,可有效地去除剩余的污染物质,使出水达标。但由于渗沥液中存在大量的胶体微粒,对亚滤管产生阻垢作用,从而堵塞住亚滤管微孔,增加动力消耗,影响处理效果。故采用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硫氯化铁铝(PAFCS)用于亚滤装置的预处理。通过与碱式氯化铝(PAC)混凝剂的对比研究表明,PAFCS表现出比PAC更好的除浊、脱色能力,可有效地去除掉垃圾渗沥液中的浊度、胶粒和部分COD_(cr),从而使亚滤装置发挥最大效能。结果表明,PAFCS的投加量在150~200mg/L左右,pH值在5左右,沉降时间为40~50min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0%,COD_(cr)去除率可达4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对初沉+Fenton+絮凝沉淀+水解酸化+SBR的组合工艺处理紫胶树脂深加工废水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H2O2投加量1 000mg/L,PAC投加量300mg/L,阴离子PAM投加量6mg/L,水解酸化停留时间48h,好氧停留时间6d时,出水COD 112mg/L,去除率为96%.废水中含有一些不能被水解酸化菌和羟基自由基氧化的物质,更高效有针对性的氧化技术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矿山湿地(MW-1和MW-2)为对象,对水体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5)及营养盐(总氮TN,氨氮AN和总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1年的监测分析发现:不同矿山湿地水体水质差异明显,其中MW-1的COD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8.91 mg/L和5.81 mg/L,TN,AN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0.57mg/L,0.30mg/L和0.06mg/L;MW-2的COD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16.80mg/L和10.21mg/L,TN,AN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1.19mg/L,0.58mg/L和0.25mg/L;矿山湿地水体水质季节性变化显著(p<0.01);富营养化评价分析发现,矿山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季节性变化显著,MW-1富营养化程度低于MW-2,总体富营养化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17.
采用F/O工艺对含己内酰胺废水的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工艺的脱氮效果良好,剩余污泥产量低。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18h,好氧池溶解氧1.0~2.0mg/L,填料COD_(cr)负荷最高不超过1.29kg/m~3·d为宜,用剩余污泥作为内碳源效果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讨,好氧池有机物的降解符合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COD与TOC之间的比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水深培养的生物膜上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量[TOC]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在0.3—1.3m水深范围内,自然水体生物膜上[COD]与[TOC]比值和理论值(≈2.67)无显性差异,即COD或TOC均可以用来表征生物膜上有机质的含量;但随水深的增加,膜上除碳以外的还原性物质相对含量显增高,且在自然水体生物膜的培养初期,膜上除碳以外的其它还原性组分的含量大干不能被K2Cr2O7氧化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对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水处理技术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其去除硫化物(S~=)、锌(Zn~++)及有机物的机理;同时确定实际废水处理各步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理论上,氢硫酸在一定pH值范围(<8.18时,游离S~=浓度低于1mg/l,H_2S气体用曝气方法脱除。实际上上海第一化学纤维厂废水需控制pH值小于3时处理,其中硫化物(S~=)才达到排放标准。除锌机理为利用锌的两性性质,控制pH值范围为8.24~10.5,以保证废水中锌离子得以沉淀完全;实际废水情况与此基本相符。有机物的去除,采用氧化混凝复合方法,控制最佳运行条件:0(氧)型氧化剂与混凝剂(以Al_2O_3计)投量均为60ppm,pH值为7,平均COD_(cr)去除率可达81.37%,出水COD_(cr)值为50mg/l左右。  相似文献   

20.
污水COD在线监测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冰 《科技资讯》2009,(13):145-146
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该指标是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对于工业废水的研究、污水处理厂的效果评价及城市污水水质监测来说,化学需氧量(COD)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污水COD在线监测原理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水体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各种污水COD在线监测方法进行对比及就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