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对人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针对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网络伦理的概念,及怎样加强网络伦理建设,从而净化我们日趋依赖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广泛使用以及网络行为的特殊性引起了人们对网络伦理的关注及思考。网络伦理失范是当今网络社会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从网络伦理提出的背景、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如何有效减少网络伦理失范三个方面对网络伦理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何菁 《凉山大学学报》2003,5(3):142-144,148
本文以道教伦理、佛教伦理和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点简要论述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道教伦理的“道”在网络经济的再诠释和“经国理身”对促进网络社会顺应自然之道而和谐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已观念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抨击意义以及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发;基督教伦理的原罪观、拯救观和普世观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资源对网络伦理建构的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苗 《科技咨询导报》2007,(11):224-224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年大学生上网人数呈上升趋势,却带来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本文结合大学生网络伦理问卷调查,从伦理教育角度探讨了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网络教学中网络伦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帆  杨宁 《中州大学学报》2007,24(3):106-107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一系列网络伦理问题,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论述了在高校网络教学中构建网络伦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年大学生上网人数呈上升趋势,却带来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本文结合大学生网络伦理问卷调查,重点分析当代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原因。从伦理教育角度探讨了建构高校网络伦理教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向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挑战,文章列举了部分网络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崔鑫 《科技资讯》2009,(11):195-195
网络是现代进步的一个坐标,它给人类带来美妙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网络技术及其运行的不完善有关,也与网络中人性的异化有关;既有网络伦理自身的理论根源,也有网络运行的外部根源。本文旨在揭示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以便为问题的解决和控制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翔宇 《科技资讯》2010,(11):238-238
目前,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网络信任中存在的诈骗问题。网络中存在的诈骗问题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呼吁,发展电子商务不仅要重视电子商务硬件的建设,而且建议从信誉制度、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网络伦理失衡现象。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有着全球性、数字性、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网民在网络社会中的言行主要是靠自律,网络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防线对网民具有持久、稳定、普遍的约束力。要走出网络伦理的困境,需要人们在网络空间遵循兼容开放、互惠互利、真实、无害和尊重等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并从网络技术、网络法律法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主体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维护网络安全必须坚持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相结合。依法治网,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以德治网,要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信息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指出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管理,并根据网络规律探索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完善和深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从德性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塑造网民的基本德性。塑造网民基本德性就必须立足网络社会来进行,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基础。采取德性论的理论模式,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视角。实现灌输网民道德认知,培养网民道德情感,锤炼网民道德意志,坚定网民的道德信念,践行网民的道德行为的"知行转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当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因为现代网络社会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既充满了人性,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既具有有序性,也具有无序性;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现代网络社会不是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现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矛盾的真实社会.它同当代工业社会一样,需要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青年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建设者,他们在生态道德方面存在着认知不全面、情感意志不坚定、行为难以落地等问题,从丰富青年学生生态道德认知、增强青年学生生态道德情感、推进青年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等几个方面下功夫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对增强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建设美丽的生态文明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道德、伦理教育出发,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具体阐述了如何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基本建构了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学科和道德建设体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所导致的社会伦理结构的剧烈变迁,向当代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实践提出了新挑战。以研究道德冲突、道德矛盾和道德困境等现象、规律和消解理路为旨归的道德悖论研究,不仅与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当代取向具有相应性,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空间的伦理道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网络信息空间伦理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网络信息空间伦理道德的控制管理,从加强网络道德修养、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心理调适、加强网络道德的自律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网络道德的维护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网络空间伦理道德规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新世纪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旅游非道德行为的扫描,透视,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旅游理论工作者和伦理学工作者对新世纪中国的道德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伦理道德的失范现象。社会变动与转型,新道德体系未建立,道德虚无主义影响及社会立法执法不到位是造成目前伦理道德失序的原因。健全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在公众中树立现代化道德和政治责任感,以人文精神作为支柱和动力并充分发挥其规范与推动作用,是改善社会伦理道德现状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