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解决野生资源不足,满足临床上对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需求,以曼陀罗嫩茎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并对愈伤组织中的生物碱、东莨菪碱和莨菪碱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MS+2,4-D1.0mg.L-1是曼陀罗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由愈伤组织提取的生物碱中含有东莨菪碱和莨菪碱.实验培养的曼陀罗愈伤组织为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含量的方法,对7种不同产地的洋金花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广东、江苏、湖南、四川、云南等5个产地的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江苏产地的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最高.分别采用酸水浸渍、乙醇浸渍、乙醇回流、有机溶剂超声法,对洋金花药材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东莨菪碱的含量,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东莨菪碱提取效率的影响.乙醇回流法得到提取物中东莨菪碱的含量高达0. 34%,是2015版药典所记载酸水浸渍法提取物中东莨菪碱含量的2倍.  相似文献   

3.
超声法提取博落回果荚中主要生物碱,并采用HPLC法对提取液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此来研究博落回果荚中主要生物碱在超声条件下提取的动力学特征.获得了提取液中四种主要生物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并根据等温动力学方程图解法确定了提取过程的反应级数.求得了不同温度下四种主要生物碱的反应速率常数k,进一步依据速率常数k求得了四种生物碱的活化能.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博落回果荚中主要生物碱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离子交换树脂法对内蒙产曼陀罗(Datura Tatula L.)的花进行了提取分离,此法不仅节省溶剂,手续简便,而且提得率很高,可得总碱0.6%左右,其中东莨菪碱占82%,莨菪碱占18%。提取物之各部份经用圆形滤纸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和纸层析法分析,除东莨菪碱和莨菪碱(包括消旋体阿托品)外,未发现有其他生物碱存在。  相似文献   

5.
应用完全培养液(F.H.Withan等1971)其中缺钾、含正常量钾及含二倍正常量钾的水培中国水仙,钾离子浓度对水仙鳞茎中伪石蒜碱(Pseudo Lycorine)及石蒜碱(Lycorine)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营养液中钾离子的多少直接影响鳞茎灰分中的钾离子量及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该生物碱的前体氨基酸——酷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含量,从而影响生物碱的形成,正常钾含量的营养液培养的水仙鳞茎中伪石蒜碱含量最高,鳞茎内钾离子含量符合正常情况,说明伪石蒜碱是水仙正常生长的代谢产物。栽培含生物碱的药用植物应重视钾肥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收山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山虎药用根和皮中分离出九个化合物。确定其中八种结构为:廿六碳脂肪酸,β-谷甾醇,L-细辛素,白藓碱,N-去甲基白屈菜红碱,木兰素,Arnottianamide和11-Acetonyldihydrochelerythrine;后者过去被人认为是在提取过程中产生的丙酮加成物,而本实验结果表明它应该是天然存在的。另有一种生物碱可能是苯并菲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7.
云黄连不同部位生物量及生物碱含量个体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道地产区3个不同居群云黄连为研究材料,对不同单株不同部位(根茎、须根、叶)生物量及主要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居群单株生物量及生物碱含量均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其中,单株根茎最稳定,叶次之,须根个体差异最大;作为非传统用药部位的叶和须根中的主要生物碱总量约占整株中将近1/3,可...  相似文献   

8.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博落回各部位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含量.采用Welch Material XB-C18分析色谱柱(4.6×250 mm,5μm),以(A)体积分数为0.1%冰乙酸水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0~24 min,B的体积分数为10%~46%)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95.9%,RSD分别为1.06%、0.6%(n=3).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于博落回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测定,不同部位两种生物碱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采集地点的样品之间两种生物碱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博落回生物碱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罂粟科植物博落回的生物碱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获得了5个生物碱,分别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原阿片碱(I),pancorine(II),去甲基白屈菜红碱(III),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IV),6-丙酮基二氢白屈菜红碱(V),其中化合物(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圈检测发现博落回总生物碱抗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一年生黄檗幼苗各部位中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碱在茎外皮含量最高,其次是根,而茎木质部含量极低.茎外皮和茎木质部中三种生物碱总的变化趋势是随发育期逐渐升高,尤其在落叶前升高幅度较大;根中三种生物碱含量总体上是随生长进程先上升,而在生长后期下降.结合生物量计算得到单株产量,结果为越接近生长后期三种生物碱单株总产量越高,其中根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附子不同组织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附子不同组织中乌头总碱和3种双酯型生物碱一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150mm×4.6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二胺,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40mn,柱温30℃。结果表明:附子不同组织中生物碱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子根、茎秆、叶、须根和母根中乌头类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5.53,3.81,14.77,8.87和4.58mg/g;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顺序为:须根〉子根〉母根〉叶片〉茎秆。该研究可为附子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气-质联用分析青风藤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中草药青风藤中的生物碱进行了分析,由分离出的色谱峰所对应质谱,鉴定出青藤碱等生物碱,稠环类和酚类物质.从相对峰面积分析,青藤碱含量较高,并具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在青风藤中的质量分数约比青藤碱高2.69%,其他种生物碱含量较低.除此之外,还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先酸化后碱化的条件下,用二氯甲烷萃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毛曼陀罗中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盐酸与浓氨水和三氯甲烷提取毛曼陀罗根部中的生物碱,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68:32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SB-C18(2.1 mm×100 mm,3.5μm)的色谱柱;柱温25℃;流速0.3 mL/min;进样量:2μL。结果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在分别为1~200 ng/mL;1~1000 ng/mL;1~1000 n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依次为:Y=813.8904X+2165.3000(r2=0.9922);Y=714.1221X+517.4311(r2=0.9892);Y=872.9971X+1024.4247(r2=0.995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7%、97.2%、92.68%,RSD分别为1.02%、1.31%、1.41%。通过对12批曼陀罗根中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的测定,其浓度范围分别为1~20 ng/mL;1~18 ng/mL;1~19 ng/mL。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毛曼陀罗中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5个环境细菌菌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槐定碱、槐胺碱、苦参碱、野靛碱、氧化苦参碱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 (即表皮葡萄球菌 )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表明 5种生物碱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 5个环境细菌菌株的生长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5种生物碱对 5种环境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除了野靛碱对变形杆菌为 5× 1 0 - 3 mol/L ,其它均在 2× 1 0 - 2 ~ 5× 1 0 - 2 mol/L之间。然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 5种环境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却明显较 5种生物碱的为低 ,其中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 5× 1 0 - 3 mol/L。结合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在植物中的含量和分布 ,讨论了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在开发防治农林细菌病害及医药产品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在植物化学生态学中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草乌生物碱的超声辅助浸提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北草乌的生物碱的溶剂提取及超声辅助浸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超声辅助浸提,可以提高总碱的提取收率,缩短浸提时间,测定了生物总碱的含量为0.43%,通过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的总乌头碱进行了分析,结果看出北草乌中所含生物碱主要有四种,其中的三种为: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北草乌中上述三种乌头碱的含量分别为0 24%、0.05%、0.0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产地云黄连不同部位中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3种生物碱积累量差异,旨在寻找云黄连优质产区及为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云黄连采收期,分别采集泸水、贡山、福贡、腾冲4县共10个地区的云黄连居群,测定云黄连根茎、须根和叶片3个部位的生物量,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不同部位中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的含量.结果显示,云黄连不同部位3种生物碱含量大小依次为根茎>叶>须根.云黄连根茎中3种生物碱在不同产地间差异显著,其中贡山县后山、贡山县丙中洛神山、贡山县普拉底乡3个地区所产云黄连生物碱含量、生物量、生物积累量较高.其中贡山县普拉底乡积累量最高,其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单株平均积累量分别为46.899,2.76,1.708 mg.结论:在云黄连种植生产过程中,在考察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还应考虑其生物量.综合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生物量、3种生物碱含量及其积累量等因素,确定贡山县后山、贡山县丙中洛神山、贡山县普拉底乡为云黄连优质产区.非药用部位中3种生物碱的积累量较大,应收集后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达到云黄连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4.00,2.00,1.00,0.50和0.25 mg/L)的黄连生物碱(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处理肝癌细胞(HepG2),应用HPLC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黄连生物碱在HepG2细胞中的吸收及黄连生物碱对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同一浓度下,HepG2细胞内黄连碱的浓度最高,小檗碱次之,其余生物碱含量较低;UCP2的表达量,黄连碱组最高、小檗碱次之,且随着黄连碱浓度和表小檗碱浓度的不断增加,细胞内UCP2相对表达量也增加,其它两组对UCP2表达影响不明显.黄连碱与小檗碱可以促进线粒体UCP2的表达且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联.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三尖杉中生物碱的高效液相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用半制备型、分析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福建三尖杉中的生物碱进行分离和检测,并用液质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对纯化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实验得到了4种含量较高的三尖杉生物碱,并检测到了其他微量生物碱4个.其中,碱(m/z)344和碱(m/z)330与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已知生物碱的^1H NMR数据差异较大.与传统方法相比,反相HPLC分离检测方法简单高效,且对环境友好,对寻找新的微量化合物、提高资源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中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运用最大熵模型预测青藏高原濒危植物山莨菪和铃铛子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海拔、年降水量、等温性、最冷季平均温度是影响山茛菪和铃铛子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山茛菪和铃铛子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占青藏高原的9.85%和7.19%,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分布面积相比,山茛菪在2050s SSP370、SSP585情景和2070s SSP126情景下的适宜生境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在2050s SSP370气候情景下适宜生境与低适宜生境总面积减少72 288 km2.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分布面积相比,铃铛子在2050s 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四种气候情景下的适宜生境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2050s SSP370气候情景下适宜生境和低适宜生境总面积扩张到541 766 km2,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21.07%.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分布平均海拔相比,山茛菪在4种未来气候...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酸水冷浸法、乙醇冷凝回流法提取长春花中的总生物碱,并通过沉淀反应、显色反应对提取出来的生物碱进行定性检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相对含量。结果显示酸水冷浸法与乙醇冷凝回流法都能提取长春花中生物总碱,乙醇冷凝回流法比酸水冷浸法提取长春花生物碱含量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