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压装装药装药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杨轶 《科技信息》2011,(27):I0433-I0433,I0432
炸药装药密度对炸药的爆炸性能、安全性能都有显著影响,是衡量弹药是否合格的重要参数,因此在生产中如何控制装药密度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及数据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压装装药装药密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伟  杨轶 《科技信息》2011,(29):I0295-I0296
炸药装药密度对炸药的爆炸性能、安全性能都有显著影响,是衡量弹药是否合格的重要参数,因此在生产中如何控制装药密度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及数据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压装装药装药密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水雷主装药的热刺激安全性因素为研究对象,选用RDX基PBX炸药作为主装药,通过Fluent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着重分析烤燃过程中温升和装药尺寸对炸药热爆炸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水雷主装药安全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恒温烤燃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炸药的爆炸延滞期呈指数形式下降;炸药装药的点火温度与升温速率无关,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炸药爆炸延滞期呈现非线性下降趋势;不同升温速率下,随着装药尺寸的变大,点火位置逐渐从中心移动到药柱边缘处,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点火时间逐渐降低,且装药直径对点火时间基本无影响,点火温度先降低后升高,装药直径与点火温度为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RDX颗粒形态对RDX基熔铸炸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弹药的爆轰性能,该文提出通过改变单质炸药的颗粒形态来提高炸药的装药性能。给出了重结晶法制备球形化RDX颗粒的实验原理和流程,测试了球形化RDX的晶体形状、热性能和热感度,以及以球形化RDX为基的熔铸炸药药柱密度。结果表明,与普通RDX颗粒相比,球形化RDX颗粒表面光滑,内部缺陷显著减少,熔化峰温提高1.57℃,分解峰温提高3.66℃;5 s爆发点提高1℃,安全性能有所提高;球形化RDX60/TNT40和RDX75/TNT25熔铸炸药的装药密度明显高于普通RDX60/TNT40和RDX75/TNT25熔铸炸药。  相似文献   

5.
炸药装药在后座冲击下的动态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炸药装药的力学性质对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利用小型后座模拟试验装置对相同密度条件下的B炸药和改性B炸药装药在相同后座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力率响应进行了测试. 结果 试验显示由于改性B装药弹性模量相对B炸药装药降低,在同样后座载荷下改性B装药中的应力及应力率明显低于B炸药装药. 结论 得出了降低装药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装药发射安全性的估计.  相似文献   

6.
不同装药结构条件下爆炸能量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波的界面透射和反射理论,分析了爆炸能量的传递规律,探讨了不同装药结构(耦合装药、空气不耦合装药、水不耦合装药)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并建立了上述三种装药条件下传递给岩石的爆炸能量计算公式。通过分析表明炸药与岩石的波阻抗、装药不耦合系数以及不耦合介质的可压缩程度是影响爆炸能量传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火炮发射过程弹体内部装药的损伤响应,采用节点约束-分离模拟方法对TNT和PBX9501炸药装药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不同发射速度下弹体内部装药的损伤及破坏,计算得到了TNT和PBX9501装药损伤的临界弹体初速以及加速度载荷,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节点约束-分离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弹体发射过程中内部炸药装药的损伤响应.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水下武器战斗部为单一组分装药模式,提出高低能量不同的双组分炸药装药模式. 从理论研究、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双组分炸药装药在水下后端面起爆的爆炸威力场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双组分炸药装药的近场冲击波超压略有增加,在中场范围冲击波超压分布变化不大,可为水下双组分装药战斗部威力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密度成型炸药装药的燃烧转爆轰(DDT)过程及其特性,采用电探针法分别研究了钝感剂以及熔铸与压装两种装药工艺对炸药DDT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炸药发生DDT的诱导爆轰距离。结果表明,高密度成型装药的DDT过程,主要是燃烧压缩波汇聚形成冲击波,并诱发爆轰的机制。由于钝感剂具有较大热容和较小导热系数,炸药中加入钝感剂,使炸药的诱导爆轰距离变大。熔铸炸药抗压强度低于压装炸药,且呈一定的脆性,在燃烧过程中易发生破碎,导致燃烧面增大,并进一步提高燃速,因此熔铸工艺可以减小炸药的诱导爆轰距离。  相似文献   

10.
装药缺陷对熔铸炸药爆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装药缺陷对熔铸炸药爆速的影响,采用缺陷分类的研究方法对含有不同缺陷的RDX/TNT熔铸混合炸药进行了爆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于不同组分中的缺陷会对爆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TNT中的缺陷使爆速降低幅度最大,若对炸药爆速有较高要求则应重点去除TNT内缺陷,并且推断缺陷尺寸大小可能是影响爆速的决定性因素.对现有ω-Г爆速计算公式进行改进使其能够体现装药缺陷对爆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ALE方法分析爆炸载荷作用下圆板动力反直观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TNT炸药爆炸后,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弹塑性圆板的动力反直观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 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ALE算法),将炸药、空气和板进行有限元离散,在考虑材料屈服极限及应变率效应对动力反直观行为影响的情况下,分别取全模型和1/4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用ALE流-固耦合方法研究爆炸载荷作用下结构反直观行为是行之有效的;材料性能、板厚度对动力反直观行为有较大影响,只有材料的屈服极限较低且厚度较薄的板,容易发生反直观行为;同时,在数值分析时需要考虑应变率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聚脲涂覆钢板结构抗爆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聚脲不同涂覆方式下单钢板与箱体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了15.7 kg/m2相同面密度条件下2.0,1.5与1.2 mm三种厚度钢板的无涂覆、迎爆面涂覆结构抗40 g TNT外爆载荷试验,相同钢板厚度条件下1.5 mm与1.2 mm两种厚度钢板的无涂覆、迎爆面涂覆与背爆面涂覆结构抗60 g TNT外爆载荷试验,以及3.0 mm厚钢板所组成箱体的无涂覆、迎爆面涂覆与背爆面涂覆结构抗140 g TNT内爆载荷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涂覆结构的变形与破坏行为,分析聚脲涂层对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面密度时迎爆面涂覆聚脲不能提高钢板的抗爆性能,等钢板厚度时涂覆聚脲能够有效提高钢板与箱体结构分别在外爆与内爆载荷下的抗爆性能,且背爆面涂覆时效果优于迎爆面涂覆.   相似文献   

13.
该文论述了离心注装新工艺的研究情况,通过调整离心机转速,探索了装药质量、高能炸药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调整液固相炸药的配比,确定出相应的“三温”条件、装药凝固时间,观察了相关因素对装药质量的影响;对不同配比的药件进行理化分析,测定其中高能炸药的百分含量及药件密度。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钢结构箱体在内爆作用下毁伤破坏效应,对TNT在钢结构箱体内部爆炸进行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常用4舱室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装药量研究钢结构箱体的毁伤破坏,得到了不同装药量情况下箱体结构的破坏毁伤程度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板箱体在结构内爆炸荷载作用下,随着装药量的增加,毁伤程度逐渐增加,完全密闭舱室的顶盖钢板由轻微隆起逐渐增加为加筋端部出现裂口,破坏模式由起爆舱室内内侧隔板及顶盖钢板轻微变形逐渐增加为明显变形及自由通道一侧隆起加剧,直至顶盖加筋处出现裂口及内侧隔板顶部断裂破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种桩型的异型螺旋桩基础的静载荷试验,绘制了12条P-s曲线,分析了竖向静载荷作用下螺旋桩基础的桩土相互作用和承载性状特征,使用LogP-s方法判定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承压螺旋桩基础极限荷载,讨论了地基土材料密实度、叶片距宽比(叶片间距与叶片净半径的比)对螺旋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当叶片间土柱压密后,P-s曲线光滑,极限荷载增加,桩顶沉降减小;随叶片距宽比的增大,螺旋桩基础的极限荷载和桩顶位移均增大.  相似文献   

16.
采煤机滚筒截装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螺旋滚筒截割和装载过程的运动特性,可为滚筒的参数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用含有三硝基甲苯(TNT)的混合液灌注小鼠和培养果蝇后的遗传学效应.试验结果指出:TNT对动物的体细胞和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变及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三向排水条件下,地基上荷载面积的形状和大小对地基固结速率是有影响的。当现场堆载试验的受荷面积和实际工程不同时,现场量测所得的地基固结度与实际工程不符合,必须加以修正。本文根据三向固结理论解,提出一个关于地基固结度的实用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PSO-GACA的采煤机螺旋滚筒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滚筒采煤机的装煤性能、增加采煤机的块煤率、提高其产煤经济效益,以叶片外缘直径、内、外螺旋升角、滚筒转速和采煤机牵引速度为设计变量,选择装煤生产率最大和吨煤售价最高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各种几何约束及性能约束,采用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混合算法(PSO-GACA算法)对螺旋滚筒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保证滚筒不发生堵塞、抛煤距离合理等条件下,优化后的采煤机装煤生产率提高14.5%,块煤率增加13.2%,吨煤售价可提高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