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锡林郭勒地区1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5年的气象资料,选择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出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以此阐述风蚀气候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最小值出现在1月,随着月份的增加,风蚀气候因子指数逐渐升高,在4月达到最高,随后又呈下降趋势;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四季排序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且除冬季外,春季、夏季、秋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与全年的相同,均呈下降趋势;在年代际变化上,除冬季外,全年和春季、夏季、秋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均呈整体下降趋势;(2)从锡林郭勒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空间分布上看,全年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分布特点,且最大值出现在朱日和,为151.95,超过风蚀气候侵蚀"极重"级(C≥100)的分级标准;四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全年的相同.同时,在全年尺度上,可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类型:轻度风蚀区、中度风蚀区和重度风蚀区.研究结果可为锡林郭勒地区土壤风蚀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公园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秦潭湖公园中灌草、乔草、草坪、乔灌草、水生植物、灌木绿篱六种植物配置模式湿度、温度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植物配置类型对温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效果依次为乔灌草>灌木绿篱>水生植物>乔草>灌草>草坪,草坪的降温效果并不明显.增湿效果依次为水生植物>乔灌草>灌木绿篱>乔草>灌草>草坪.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应更注重不同植物配置类型对温湿效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张家口市坝上高原康保牧场为研究区,采用标桩法及专家目测法,通过对比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初期(2007—2009年,即工程实施5~6a后)与生态建设近10a后(2011—2013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风蚀厚度,可知:坝上高原生态建设工程实施10余年后较生态建设初期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植被盖度、高度增大,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风蚀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退耕撂荒杂类草地退耕还灌草地未退化自然草地;在半干旱偏干地区,人工植被建设应以灌草结合的带状间作模式为主;天然草地应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实行封围禁牧、休牧、轮牧等方式.中度、重度沙化土地的生态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坝上高原康保牧场为实验区,采用标桩法,通过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土壤风蚀量的测定,对比分析不同地块土壤风蚀情况及2个年度测定土壤风蚀量的年际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植被的抗风蚀能力要好于人工植被;灌草混交植被比单纯性草地植被抗风蚀效果好;退耕还林草应尽量选择当地树种、草种;秋季耕地高留茬不仅可以减轻土壤风蚀,还起到风积土壤的作用;冬春季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增高,是土壤风蚀量增加的主要可能原因;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根据恩施市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必要性,同时对恩施市退耕还林(草)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效应上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恩施市的影响,指出目前恩施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着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失调、缺乏完善配套措施、物种单一、重治理、轻管护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匮乏及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问题.通过对章古台沙地2种典型生态修复模式即林果药、林果草模式土壤生态系统演变效果的定点观测研究,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意在更好的说明两种生态修复模式的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林果草生态修复模式土壤改良效果好于林果药模式,林果草模式土壤含氮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退耕还林(草)意义、目的、范围和必要性、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实施措施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基本方针,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恢复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总结了五年来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完成情况,论述了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走向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系统演变规律,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动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固原市红庄林场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至2006年,在进行"宁夏南部退耕还林(草)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期间,通过对宁夏固原市红庄林场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采用上层灌木和下层草本植物模式栽植地带性本土品种沙棘、冰草等,老龄化林适时做好更新复壮,协同采用灭鼠方法等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位于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的河北省坝上高原的康保牧场为研究区,选取典型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设立6块样地,采用标桩法,通过一年时间的实地测量,对其土壤年风蚀量进行了计算利分析,旨在为今后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年风蚀量的大小是秋翻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退耕还灌草地〉天然灌草地〉留茬地.结合对当地基本情况的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在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地区,特别是在年降水量不足300 mm的半干旱地区,退耕还灌草结合的方式要好于单纯性人工种草.单纯性人工种草效果欠佳,在遇到连年干旱的情况下,人工牧草长势不好.2)秋翻耕地的土壤年风蚀量要远远大于留茬地,留茬地不但大大减轻土壤的风蚀量,甚至还起到了风积土壤的作用.因此,农田的耕作应采取保护性耕作,推广秋季高留茬,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量.人工植被建设应以灌草结合的模式为主,对于广大天然草原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根据草原退化的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实行禁牧,休牧或轮封轮牧,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陕北退耕还林的运作模式,建立了陕北退耕还林(草)的DEA模型.将指标对应数据代入模型,通过分析求解出非有效决策单元,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对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调整,由此得到的数据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深层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宏观与微观研究的方法,选择典型的生态区域,结合野外大量的调查,研究了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目标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发展典型范式,分析了现阶段退耕还林(草)工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根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议,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退耕还林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的影响并对退耕还林后土壤恢复效果进行客观评价.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退耕还林10年后的多树种混交林和单一树种经济林2种模式林地的纤毛虫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共发现纤毛虫70种,隶属10纲21目30科42属;退耕还林样地的物种分布和农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农田退耕后纤毛虫种类数、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增长趋势且以多树种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纤毛虫优势类群由农田的篮环目(Cyrtolophosidida)演替为退耕后的尾柱虫目(Urostylida).冗余分析显示,在生态恢复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有机质和总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纤毛虫群落复杂程度的关键因子,表明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可以作为响应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通辽市天然草地土壤性状特征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通辽市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天然草地类型的基础上,运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并归纳出通辽市天然草地土壤性状特征:(1)天然草地土壤质地偏砂,土壤结构多为无结构或小粒状结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以及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都较低,土壤容重偏大,田间持水量较低;(2)天然草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显著缺乏且有下降趋势,致使生物产量下降;(3)天然草地盐渍化加重,处于荒芜状态;(4)天然草地土壤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衡.针对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局面,提出了整治对策:(1)退耕还林还牧,实行乔、灌、草结合,以林固沙护草,以草保林养牧,培肥风沙土;(2)采取玉米秸秆造夹层种稻及引种耐盐碱的优良牧草品种和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3)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改革种植制度,实行草田轮作,控制水土流失;(4)扩大林地,改良草地,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初 ,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 ,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目前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掀起高潮。我省自 2 0 0 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试点示范工作 ,两年来 ,根据全省东部地区不同的气候和立地条件 ,将浅山、半浅半脑和脑山地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区域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总结了一套相适应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模式。1 浅山地区退耕还林营造模式1.1 模式适宜的立地条件。本区域海拔2 10 0— 2 40 0m ,年降雨…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草是牵涉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政策性极强的工程,是联系党心、民心的德政工程。认真总结、探索、研究和推广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验,分析和解决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榆阳区十三个乡镇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退耕还林草实施中的作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是以政府行为对自然资源的栽培过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对农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后续产业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对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核查资料,分析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取得的成效、带动后续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WorldView-3遥感影像数据,对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田区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1 683.41万元,单位面积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8.35万元;各项生态服务价值排序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环境净化>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景观游憩;从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来看,乔木最大,草地最低,具体表现为乔木>乔灌>乔草>乔灌草>灌木>灌草>草地;从各街道分布情况来看,莲花街道>沙头街道>香蜜湖街道>梅林街道>福田街道>福保街道>园岭街道>华强北街道>华富街道>南园街道,其价值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各街道所拥有的城市绿地面积.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福田区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规划与管理过程中,要适当考虑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空间异质性,优化城市绿地结构,维持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布式测算方法,对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13年,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848.94亿元·a-1,相当于工程自实施到2015年的总投资.6项功能的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和营养物质积累.各市(州)生态效益价值量排序为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天水市定西市白银市临夏州张掖市兰州市酒泉市武威市甘南州金昌市嘉峪关市.说明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评估结果真实地反映出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土地类型复杂,土壤类型众多,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十年九旱与十田九旱的客观条件限制,导致我市粮食生产必须坚持以旱作农业为主、以秋粮为主、以杂粮为主。杂粮区本来就不是粮食生产优势区,但如何保证当地农民习惯性基本食口粮食,进而达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