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察了20 ̄45℃温度范围内,两种不同分子量水解聚丙烯酰胺/油酸钠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混合体系的ηa和K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混合体系的lnηa ̄1/T关系不能很好地服从Andrade公式;混合体系的流型指数n值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但随油酸钠浓度增大而增大。这表明油酸钠的存在使聚合物溶液的非牛顿性减弱。  相似文献   

2.
量子阱中极化子性质的温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量子阱中极化子性质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并首次引入准二维格林函数.在理论上,考虑到所有激发态对极化子基态的影响,并以GaAs/Ga0.75Al0.25As量子阱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0~100K范围内,电子的自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效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Mg-Al类水滑石(Mg-Al-HTlc)/水悬浮体的黏度行为,分别考察了SDBS质量分数Ⅲ(SDBS)、HTlc质量分数w(HTlc)、w(SDBS)/w(HTlc)比及pH对体系黏度(田)的影响.发现在所研究的质量分数范围内,PHPA/SDBS体系的η随w(SDBS)的增大而下降;PHPA/SDBS/Mg-Al-HTlc悬浮体的η随w(HTlc)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w(SDBS)/w(HTlc)=0.25附近出现一个最大值;随pH的增大,PHPA/SDBS/Mg-Al-HTlc悬浮体的η先上升,在pH为7.0~10.5之间出现一个平台,后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Pt/Al2O3催化剂上,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异丁醇内扩散对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用0.45~0.60mm催化剂,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异丁醇完全氧化的动力学用-0.6级速度方程描述。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在内扩散区域异丁醇反应级数变为-0.01级。测定了催化剂有效因子η,其值在0.21~0.61之间。它表明孔扩散阻力严重。在温度恒定时,ηexp值随异丁醇分压的升高而增加。在异丁醇分压固定时,ηexp值随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反应在动力学区域时,异丁醇完全氧化的活化能为26.0kJ/mol,而在内扩散区域时,反应活化能为23.7kJ/mol。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异丁醇对TOA正庚烷/(H,Na)NO3体系界面性质和有机相电导行为的影响,计算了界面吸附特性参数Cmin和AI,得到TOA的AI值为83.2A2,添加异丁醇后,AI减小,异丁醇体积百分含量Vac大于6%,AI接近恒定,其极限值约为64.5A;有机相电导率ρ随着Vac增加而增大,当Vac>4.0%时,ρ又减小,当Vac>6.4%时,ρ值不再变化,ρ的最大值为0.074μΩ·cm-2,ρ的极限值为0.062μΩ·cm-2同时发现随平衡水相酸度增大,ρ和界面张力γ逐渐增大并趋于极限;ρ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峰值后又趋于减小,γ则随温度升高呈减小趋势另结合有关实验结果,对TOA萃取金属的性能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pH值、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对水霉(Saprolegnia ferax)顶端生长菌丝细胞壁与Ca^2+结合的影响,发现在pH3.5~6.0范围内,细胞壁结合的Ca^2+随pH值升高而增加,pH〉6.0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呈下降趋势。细胞壁结合的Ca^2+随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升高而增加,Tris浓度高于9mmol/L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则减少。细胞最多可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的3步连续可逆酯交换反应,采用基团贡献法和其他计算方法估算各组分的焓变、熵变、Gibbs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以及在298.15~428.15K时各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的各步反应和总反应的热效应都不大,第2,3步反应的焓变值随温度变化很小,第1步反应和总反应的焓变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步反应和总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都大于零,且随温度升高都呈略有增大的趋势;三步反应和总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都小于1,且第1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略微增大,其余两步反应和总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都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8.
钙,锌对玉米幼苗吸收镉,铅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以玉米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在溶液培养条件下,Ca.Zn对玉米幼苗吸收Cd、Pb的影响及其特点。当在0~50mg/L及0~30mg/L范围内逐步增大Cd和Pb的浓度时,玉米幼苗对Cd、Pb的啄收随之增大。向上述体系中加入Ca或Zn后,玉米幼苗对Cd、Pb的吸收减弱,其中Ca的作用更为明显。从结果还可以看出,Ca和Zn对玉米幼苗Cd、Pb的吸收和运输的抑制作用,并不随着Cd、Pb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9.
实验测量了锰锌铁氧体Zn2 0.5Mn2 0.5Fe3 2O4的磁导率虚部随外加交流磁场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了锰锌铁氧体瑞利常数η的大小.样品叩值随温度、外加直流磁场以及掺杂的变化关系:在290~370 K范围内,η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当外磁场从零增大到79.570 kA/m时,η由大逐步减小到0;掺杂w=0.02%的SiO2、w=0.06%的CaO能使样品的η值从掺杂前的63.542 7 m/A降低到32.881 8 m/A.研究结果表明,在功耗谷底附近温度区域,磁滞损耗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功耗因素,要进一步降低谷底附近的功耗,降低材料的磁滞损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此外,注意掺杂对磁滞损耗的影响也应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均相体系Ni(acac)2-Et2AlOEt(Al/Ni=2)催化丙烯二聚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推导出动力学方程也考察了 Al/Ni值对动力学规律的影响。发现存在一合适的 Al/Ni范围,在此范围内Al/Ni的变化不影响反应级数,而超出这一范围时反应情况变得复杂。还发现当 Al/Ni过大时,反应初速度不随Al/Ni的增大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体系中活性组分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对3C SiC晶体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与实验值相符的晶格参数,在压强为0~100GPa范围内对3C SiC的电子结构与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晶体结构是稳定的,且带隙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然后利用准谐德拜模型研究了3C SiC在温度为0~2100K、压强为0~100GPa范围内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其等容热容、热膨胀系数及熵函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而德拜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空腔流激振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消声室内低噪声高亚音速喷流装置上进行的矩形空腔流激振荡特性的实验研究.试验马赫数Ma为0.2~0.8,研究了来流Ma、空腔深度D对振荡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对L/D=4的较浅腔流动,振荡以自由剪切层的流体动力自激振荡为主;而对L/D=2的情形,振荡属于空腔声学模态共振类型,并发现了可预估这类“不深不浅”空腔振荡频率的一个较好的预估公式.振荡峰值及宽带脉动部分基本上都是随Ma增大而增大,但当其他非主导峰值有较大上升时,随Ma增大,最大振荡峰值也有可能下降;Ma较大时,D对振荡频率影响不太大,但对模态振幅有较大影响.振荡通常是多个并非谐波的峰值同时出现,靠近腔后壁区域振荡最剧烈.  相似文献   

13.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对HfN晶体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与实验值相符的晶格参数。在压强为0~150GPa范围内对HfN的弹性常量进行了计算,它们均满足晶体力学稳定性条件B=(C11+2C12)/3>0,说明在这个压强范围内晶体结构是稳定的。利用准谐德拜模型计算了HfN在温度为0~2 200K、压强为0~150GPa范围内的热力学性质。发现:等容热容、热膨胀系数和熵函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而德拜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真鲷幼鱼消化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报告了真鲷幼鱼3种消化酶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不同的饲养温度下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在18~38℃反应温度范围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蛋白酶活性在130℃以上增加较快,淀粉酶在23~30℃时增加较快.脂肪酶在18~30℃时活性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其中23~26℃时上升较快,超过30℃,酶活性略有下降.在23~30℃饲养水温下,3种酶活性随水温升高而增大.但增幅不同.与反应温度比较脂肪酶活性增幅前者略大于后,蛋白酶活性增幅则前者远大于后者,淀粉酶活性增幅前者略小于后者.作者认为,饲养温度除了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外,还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改变体内的离子浓度、pH等,从而间接影响了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阿果尼乌斯公式二边直接时T微分.讨论了dK/dT与Ea及T的关系.得出了在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尽管反应的活化能越大.起点温度越低,反应速度常数增大的倍数就越大,但速度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却越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低浓度白芨葡甘聚糖(BSG)溶液的流变性与多糖浓度、外加电解质浓度、pH值及温度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SG水溶液在2~16g.L-1时是假塑性流体。在低剪切速率下(γ.1s-1),溶液的表观黏度η迅速降低;剪切速率增大(γ.1s-1),溶液的η达到稳定(ηs)。在高剪切速率下溶液的ηs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向溶液中加入电解质,或者改变pH值,都不会影响ηs。对质量浓度为16g.L-1的BSG溶液,升高温度,η降低,η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17.
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了ZrO2-Tb2O3.5-Y2O3复合氧化物体系的混合电导和氧渗透性,并从固体缺陷化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Tb含量高达50mol%),试样皆为面心立方萤石结构,其晶格常数随Tb含量增多而线性增大.Tb元素的变价及其随温度和组成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体系的混合电导性质.Tb含量的增多导致电子电导的增大,而Y的掺入对其电性质的改善不明显.氧渗透性决定于材料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的综合作用,氧渗透通量较ZrO2-Y2O3体系提高了1~2个量级.氧渗透过程机制遵循氧离子和电子空穴通过材料膜的体扩散为控制步骤这一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光检测装置,测定了间苯二甲酸在水及不同质量分数的醋酸-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结晶介稳区宽度,并对4个体系的溶解度数据采用λh方程进行了关联,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5.78%,2.02%,3.74%和1.56%,进而求得了溶液的结晶焓.实验结果表明,间苯二甲酸在所考察的体系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醋酸-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醋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介稳区宽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变窄,在醋酸-水溶液中介稳区宽度较在水中的窄.各体系的混合热均随温度和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淀粉-脂肪复合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淀粉-脂肪-水混合体系液态糊化研究,发现淀粉液态糊化遵循Y=1/ae^bx规律.含脂肪淀粉的液态糊化黏度随脂肪含量增加而减小,且遵循Y=1/e^(-9.94 m)规律.研究显示。75~85℃是淀粉-脂肪复合物形成的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0.
对二氧化碳、水的二元混合流体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温度、压强、浓度条件变化对二氧化碳水二元混合流体性质的影响.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分析结果得出,混合物中水的自扩散系数与二氧化碳的自扩散系数随压强增大而减小,混合物中水的径向分布函数受温度、压强的影响较二氧化碳显著,水中的H与二氧化碳中的O形成的氢键作用力随温度增加而增强,随水的浓度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