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筑工程废弃泥浆快速泥水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建筑工程废弃泥浆的快速泥水分离性能、提高泥浆泥水分离速率,采用化学絮凝的方法对建筑废弃泥浆快速泥水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多种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及复合絮凝剂对建筑工程泥浆的快速泥水分离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絮凝剂种类、添加量与泥水分离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絮凝剂对建筑泥浆具有较好的快速泥水分离效果,泥水分离后泥浆含水率小于50%,而无机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的泥水分离效果较差;从泥浆的组成及性质分析可知,加入的有机絮凝剂与泥浆颗粒之间除了有压缩双电层作用外,絮凝剂还起到吸附架桥的作用;经有机絮凝剂分离的上清液中,TN和TP含量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及COD_(cr)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浙江宁波某场地的工程废弃泥浆进行了系列药剂真空预压室内试验研究,基于沉降柱试验确定不同絮凝剂的最佳添加量;按照絮凝剂最佳添加量,进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药剂真空预压法的模型试验,探讨药剂真空预压法固液分离的效果;最后,对模型箱中不同位置处的泥样做压汞试验,研究泥样微观孔隙沿径向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加入适量絮凝剂后,初始上清液浊度较为接近,且浊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斜率较大,絮体尚未稳定;24h后浊度曲线斜率较小,絮体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此时上清液浊度最低对应的絮凝剂添加量为最佳添加量.加入絮凝剂后泥浆颗粒粒径明显增加,大于0.075mm的颗粒由原来的11.78%增加到了79.69%.废弃泥浆絮凝后静置24h后排出上清液含水率从278%降至157%,真空预压136h后从157%降低到了约47.2%,固液分离的效率较高.经过药剂真空预压后,泥浆中孔隙被大大压缩,孔径峰值区域从絮凝后真空前的1 000~120 000nm减小到100~20 000nm,且距离中心越近孔径越小.  相似文献   

3.
将南京市江北新区某工地的废弃钻孔泥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混凝-脱水”室内试验,采用全面试验和正交试验、单一和复合试剂、宏观数据和微观SEM扫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添加PAC+APAM并配合机械脱水的方式处理钻孔废弃泥浆,可使其处理后的泥饼含水率降至40%左右,分离出的上清液中,COD、TN和TP的含量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采用“无机+有机”的复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两种絮凝剂各自的主要功能,其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有机投加量 >有机种类 >无机种类 >无机投加量。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味精废水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絮凝法对味精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絮凝烧杯试验,讨论了絮凝剂的选择、投加量、pH值以及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自制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用于万县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表现出优良的絮凝性能,PFSS的最佳投药量为20 mg/L,最适pH值为7.5~8.0,在此条件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SS对味精废水的CODcr去除率远远高于PFS和PAC,可达68%以上;浊度去除率为89.7%.此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加入对PFSS的絮凝处理效果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泥水平衡盾构、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将泥浆进行快速泥水分离是解决泥浆堆置场地短缺的必要途径.开挖地层的变化以及泥浆掺加剂的变化,导致了盾构、顶管工程废弃泥浆性质的多变,易降低后续的泥浆脱水效率.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典型顶管施工废弃泥浆的脱水工程为研究对象,测定并研究了该工艺中顶管废弃泥浆的泥水分离特性及脱水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发现,絮凝-过滤工艺处理废弃泥浆得到泥饼的含水率与泥浆初始粒径及过滤压力有关,未来的相关工程可以基于废弃泥浆的初始粒径,选取相应的过滤压力;顶管废弃泥浆的性质随着开挖地层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变化,其絮凝-过滤工艺需要根据地勘报告进行设计,考虑泥浆脱水过程中的最不利情况.提出了絮凝-过滤工艺未来的优化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废弃泥浆的压滤脱水效率,选用PAM作为絮凝剂,采用物理—化学联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加药量对钻孔粘土泥浆压滤脱水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PAM絮凝剂能明显改善钻孔粘土泥浆的脱水性能;相对分子量为1 000万的阴离子型PAM絮凝剂效果最优,并确定不同加药量对钻孔粘土泥浆压滤脱水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最优PAM絮凝剂压滤脱水的数学模型,为指导钻孔粘土废弃泥浆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试验了有机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PAM)对聚合三氯化铝(PAC)液体絮凝性能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稳定剂AS存在时混合药剂的效果试验。通过研究PAM的添加方式及AS的加入量,当V(PAC)∶V(PAM)∶V(AS)=10∶5∶2时,混合药剂的水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絮凝处理技术,对不同组份废弃泥浆处理时的最佳絮凝剂种类及最佳投加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较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12(SO4)3)有较大优势;对于密度为1.10g/cm^3、漏斗黏度为18s的泥浆样本c,聚丙烯酰胺的最佳投加量为300mg/L;工程废弃泥浆经过自然沉淀和离心分离后,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随泥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泥浆护壁,造成越来越多的废弃钻孔泥浆,对钻孔泥浆的脱水处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温州地区某地施工现场的废弃钻孔泥浆为试验对象,通过添加不同分子量的阳离子PAM絮凝剂,对其进行絮凝试验,研究了泥浆的pH值、粘度、Zeta电位在絮凝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钻孔泥浆絮凝的进行,pH值、粘度逐渐变大,且分子量越大,pH值及粘度也越大;Zeta电位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室内絮凝-堆载预压试验,模拟不同配比的絮凝剂-淤泥混合浆液的排水固结过程.选取堆载预压后孔隙比接近的淤泥试样开展室内一维固结压缩试验,探究絮凝剂对淤泥(浆)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絮凝剂能够增大预压后淤泥的结构屈服应力,但会导致预压后淤泥表现出更高的压缩性.另外,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对预压后淤泥次固结系数(Cα)的影响有所不同,与未经絮凝调理的淤泥相比,有机絮凝剂PAM调理淤泥的次固结系数显著增加,而无机絮凝剂PFC或CaO调理淤泥的次固结系数基本保持不变甚至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药剂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法初步确定煤泥水沉降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合理的用量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两个因素的具体水平;以煤泥水初始沉降速度和上清液透光率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用量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子量为1 200万的聚丙烯酰胺(PAM)用量为6.8 g/m3,CaCl2用量为350g/m3时,可以取得很好效果,上清液透光率可达97.70%,初始沉降速度达22.32 cm/min。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有机高分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无机高分子聚硅进行复配,研究了复配高分子絮凝剂在不同温度、pH值以及不同时间下对模拟油田污水的絮凝性能,并应用于现场污水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同聚硅复配时,离子度对复配絮凝剂絮凝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中高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与聚硅在1:20配比条件下,复配后絮凝性能较好处理后污水的透光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凝聚、絮凝和沉降作用。聚丙烯酰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有机高分子助凝剂。本文研究探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加药量,原水pH,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加药量,水力停留时间四个试验参数对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农药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在7.5,聚合氯化铝加药量为1.7g/L,聚丙烯酰胺加药量在0.5mg/L,水力停留时间在20min时,COD去除率达到73.3%。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无机絮凝剂聚合AlCl3与有机高分子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对天然芒硝制取化工产品元明粉的原料硝水进行精制试验。介绍了试验流程和原理,研究了沉降时间、pH值、絮凝剂、助凝剂加入量及其投放比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静沉时间、最适pH值、絮凝剂及助凝剂最佳加入量及其投放比。  相似文献   

15.
铁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当前铁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状况、絮凝机理,以及几种主要的铁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工艺与应用,并对该类絮凝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餐饮污水进行处理,发现聚硅硫酸铝(PASS)的絮凝效果较佳.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操作条件,并通过PASS和废水ζ电位的测定及PASS的形貌及处理废水后形成的絮体形态,从电中和以及吸附桥联角度初步探讨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7.
虽然低温低浊水是最难处理的水质,但通过在添加聚铁的同时,采用辅助添加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法)在原水处理中,用有机絮凝剂PAM代替无机絮凝剂,即使不改造沉降池,净水能力也可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絮凝剂属于新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它与传统化工类絮凝剂相比具有絮凝效果显著及环保等优点。本文把酱油曲霉作为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菌,采用离心沉降和超声波破碎等方法,研究了酱油曲霉的培养液原液、培养原液离心上清液、破碎液、破碎液离心上清液等含有不同成分的四种菌体提取液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絮凝试验结果表明:酱油曲霉具有不同成分的菌体产生液对煤泥水都具有一定的絮凝作用。其中采用破碎液离心上清液,当菌液量为1.5%,在添加助凝剂(CaCl2)用量为0.2g/L的条件下。絮凝率最高可达到90.76%。作为煤炭生物絮凝剂酱油曲霉具有优良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有机胺、环氧氯丙烷、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铁盐和铝盐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既含有酰胺基团和阳离子季胺盐基团,又含有阴离子羧酸基团的高效有机无机复合型絮凝剂F-1.研究了F-1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F-1是一种优良的制药废水处理剂,在絮凝剂的用量为300mg·L-1进行某制药废水处理时废液中的CODCr、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9.7%,96.4%,87.5%.其性能明显优于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等絮凝剂.  相似文献   

20.
虽然低温低浊水是最难处理的水质,但通过在添加聚铁的同时,采用辅助添加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法)在原水处理中,用有机絮凝剂PAM代替无机絮凝剂,即使不改造沉降池,净水能力也可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