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篇是一篇安命论。本篇对于真人的三个层次的描写,即是对于人应如何存在的思考。“真人”一词是从“真知”一词推引而出,就好象《齐物论》中“成心”一词乃从“成形”一词所出一样,这是庄子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其中的逻辑是一种类比逻辑。天人关系这个概念,其含义是比较复杂的。它既涉及到本然状态与人为状态的关系,又涉及到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也还涉及到环境与个人的关系。正是在天人之辨这样一个不同于《逍遥游》抒发对于大自由的向往的新的理论基点上,庄子在《大宗师》篇中对其理想人格作了集中的阐述。在真人三解这一部分,庄子以对一种人格形象的描述,来阐述一种安命的处世态度,并且是在更深的层次──生命跨物种的周流──上进一步阐发了天人之辨。引人注目的是,这样集中地对理想人格形象作出描写,是《庄》书中前所未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4,(19):48-49
<正>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专家认为: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作为支撑家庭与社会主体的男性,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那您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心理健康其实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心理健康是不好去通过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人,人是分层次的,教人要先知人,知人才能因材施教。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故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姚东桥 《世界知识》2008,(20):65-65
前些日子,收到萧扬的来信。如果用“世知人”来称呼我们这支编辑团队的话,萧扬可称得上是老世知人了。他在上世纪60年代来到《世界知识》。此前他担任张闻天的秘书,当年就是一把好写手。张闻天出事后,他就成编辑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担任《世界知识》杂志主编,后出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现在他已退休多年,但他读书写文章仍敏捷如初。特别是,和他交谈起来仍能感受到《世界知识》的岁月在他是记忆深刻的,其实,他本人也许不知道,他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孔雅 《科技智囊》2006,(5):45-45
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菩萨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庙宇,但是香火都不旺盛。佛祖经过调查发现: 弥勒佛——热情快乐,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所以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人气很旺,但是他粗心大意、不善理财,财务状况十分混乱,导致虽然香客云集、车水马龙,但仍是入不敷出。韦陀菩萨——面色阴沉,不懂应对,以至于人气渐减,虽然他善于理财、严谨  相似文献   
6.
人生观是贺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识人生必须超出人生,深入"无人之境",即跳出对感性生命的"小观",实现对生命结构的"大观",通过知人、知物、知天、知死,不断拓展生命的视野与空间,进而在以人观人(人—人)、以物观人(人—物)、以天观人(人—天)、以死观生(生—死)的四维考察中,洞悉和领悟人生。  相似文献   
7.
萧扬 《世界知识》2014,(18):73-74
<正>《世界知识》创刊80周年了。我曾任职30年(在杂志和在出版社),加上离休后编外交辞典的10年,一共40年,正好是80年的一半,算得上老世知人了。我毫不掩饰,我为此无比自豪。40年中,历史在耄耋老者的记忆中已经模糊。但是有些事情却还清晰,其中有些骄人,光彩夺目,也有些属于遗憾,甚至味带苦涩。质疑大战危险1979年第18期杂志(9月16日)发表了我的文章《世界舆论关于第三  相似文献   
8.
荻生徂徠(1666-1728)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著名儒学家。荻生徂徠在继承和批判朱子学、仁斋学的基础上,开创了以"先王的道"为核心的徂徠学迯浦赋鍪ト说摹暗馈钡淖钪漳康氖恰鞍蔡煜隆薄R导屯瓿烧庖蛔钪匾娜挝瘢?需要最高统治者君主和统治阶层的共同努力。君主要发掘人才,即做到"知人"。  相似文献   
9.
晋商自清代始,出现一个新型的群体--票商,他们通过汇票纸解决了中国南北货币大流通的难题.祁帮票商票号成为山西票号史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三大票号,其原因有三:一、知人善用,任人唯贤;二、端赖铺章,不拘陈规;三、茶票生理,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知人善用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因为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不行,用人得当,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