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DSA表现及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4例患者经健侧股动脉行seldinger技术,从导管内缓慢注入罂粟碱、复方丹参注射液、尿激酶,然后分析DSA图像及观察下肢缺血症状。结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病损累及中、小型动脉,DSA表现为闭塞端呈“怀口”状,狭窄段血管壁毛糙、不规则、粗细不均,分布失常。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对疼痛及灼热感均有一定缓解,下肢缺血症状有一定减轻,但对已有坏疽者,难以起到挽救肢体作用。结论:发病时间较短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时进行接触性溶栓治疗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病,该病对机体的健康水平和正常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尽管不断有新的疗法出现,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治疗困难的局面。正确制定和应用运动处方,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增加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能够有效地预防、治疗和康复此病。  相似文献   

4.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 (HD)病人的生命线。血栓形成和狭窄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 ,治疗方法有血管内扩张导管取栓、手术治疗及血管内药物溶栓。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以来 ,对 9例次出现内瘘血栓的病人进行尿激酶药物溶栓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患者 (9例次 ) ,均为本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年龄 6 2~ 70岁。男 2例次 ,女 7例次。其中 2例为糖尿病性肾损害 ,1例为高血压性肾损害 ,其余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4例次为急性内瘘血栓 ,发生于HD后第 2d ,触摸震颤消失 ,彩色多普勒示动脉穿刺处血栓形成 ;1例…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进展进行了一定的概括,分别阐述了脑血管疾病在预防、发病年龄、治疗、康复和DSA的溶栓介入治疗的进展及其新的观点,为重新认识脑血管病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时间窗、药物及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8月对发病在 8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19例采用经股动脉插管、动脉内介入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 结果 :有 11例大脑半球梗塞在溶栓后 1周内神经损害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术后 3周有 15例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 结论 :动脉介入溶栓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在梗塞后尽快行患侧局部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益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临床治愈28例(60.9%),有效17例(36.9%),无效1例(2.2%),总有效率为97.8%(45/46).结论: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经溶栓和抗凝为主的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早诊断及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DSA机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并溶栓治疗 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术后继用尿激酶巩固疗效 ,用脑保护液防治脑组织损伤。结果 :阻塞血管再通率 91 7%(11/ 12 ) ,完全再通 5例 (41 7%) ,部分再通率 6例(5 0 %) ,未开通 1例 (8 3%) ;临床有效率为 83 3%,其中基本痊愈 4例 (33 3%) ,显著进步 6例(5 0 %) ,无变化 1例 (8 3%) ,死亡 1例 (8 3%)。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溶栓时机越早越好。在限定时间窗内 ,控制药物剂量和速度 ,控制血压 ,应用脑保护液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几十年来的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血栓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取得了进展,心肌梗死的总体住院死亡率逐渐下降,在目前国内经济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条件下,对于不能通过直接PCI达到理想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溶栓治疗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的治疗作用.方法 中国大耳白兔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葛根素治疗组(B组),每组6只.电刺激法在兔右股动脉造成血栓,尿激酶(60000u·kg-1)+普通肝素(250u·kg-1)溶栓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kg)和葛根素(5ml/kg)静脉推注.通过对不同时间静脉血中TXB2和6-Keto-PGF1a含量及病理两方面观察来评价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对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再通后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值均升高,但治疗组6-Keto-PGF1a升高更显著,而对照组TXB2升高明显;对照组观察到微血栓形成和明显组织损伤,治疗组未见微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可改善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国大耳白兔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葛根素治疗组(B组),每组6只。电刺激法在兔右股动脉造成血栓,尿激酶(60000u.kg-1) 普通肝素(250u.kg-1)溶栓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kg)和葛根素(5ml/kg)静脉推注。通过对不同时间静脉血中TXB2和6-Keto-PGF1a含量及病理两方面观察来评价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对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再通后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值均升高,但治疗组6-Keto-PGF1a升高更显著,而对照组TXB2升高明显;对照组观察到微血栓形成和明显组织损伤,治疗组未见微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减轻。结论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可改善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的治疗作用.方法 中国大耳白兔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葛根素治疗组(B组),每组6只.电刺激法在兔右股动脉造成血栓,尿激酶(60000u·kg-1)+普通肝素(250u·kg-1)溶栓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kg)和葛根素(5ml/kg)静脉推注.通过对不同时间静脉血中TXB2和6-Keto-PGF1a含量及病理两方面观察来评价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对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再通后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值均升高,但治疗组6-Keto-PGF1a升高更显著,而对照组TXB2升高明显;对照组观察到微血栓形成和明显组织损伤,治疗组未见微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可改善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  相似文献   

14.
近10多年来,随着CT与MRI逐渐普及应用、一些新的溶栓药物的出现以及溶栓疗法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成功应用,急性脑梗塞(ACI)溶栓治疗又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1981年Astrup[1]首先提出了局限性脑梗死周围存在可逆性缺血性半暗带(ischemi...  相似文献   

15.
免疫系统在冠心病,特别是在AMI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IL-2和SIL-2R,来反映AMI患者免疫状况,评价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AMI后血IL-2明显降低,SIL-2R明显升高。以后,随着SIL-2R逐渐下降,IL-2逐渐回升,两者相关性良好。提出AMI时存在着免疫功能异常,溶栓治疗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课题共创效益约10万元。  相似文献   

16.
l肿冗员人的一般心理表现1.!恐惧现在“谈角色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表现,包括患者家属也认为是癌不好,治好的不是癌。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就恐惧万分,悲观绝望。1.2烦基由于恐癌心理,自认为求生无望,死亡在即,因此焦煤烦暴,自制力下降,稍不顺心,就迁怒地人,甚至对医务人员和亲友也如此。1.3多接患者想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后情况,往往作无间的猪测和联想,对医务人员的语言和举动,对治疗过程中体征的轻微变化极为过农,甚至对亲属的语言、表情也怀疑其真实性。1.4幻想少数患者林员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幻想是设投,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生宣的水墨渗化特性,能使画面物象产生一种延伸的韵味,但这种渗化的控制很难把握。当今改革宣纸特性,运用制作手法,已形成一种共趋的时风,比之传统中国画以用墨用线控制画面,它的局限性十分明显,能否对新旧表现方法的合理成份恰当的综合运用,以期突破局限而达到成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肌肉损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和机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运动性肌肉损伤的治疗方法,为科学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住院的STEMI患者用瑞替普酶行溶栓治疗,依据发病到溶栓开始的时间将86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lh (n=28),B组>lh,但<6h(n=36),C组>6h,但≤12h(n=22),观察梗塞相关动脉(IRA)的开通率、5周病死率和溶栓副作用.结果:IRA开通率:A组92.9%(26/28),B组86.1%(31/36),C组45.5%(10/22),C组与A、B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A组、B组和C组的5周病死率分别为0%(0/28),2.77%(1/36)和4.54%(1/22).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0/28)vs 2.77%(1/36),P>0.05],A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0%(0/28)VS 4.54%(1/22),P<0.01],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2.77%(1/36)V8 4.54%(1/22),P<0.01],三组中均无包括脑出血在内的重大出血并发症.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EMI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成效.方法:连续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病例,研究对象分为基地医院直接就诊组(首诊组)以及网络医院转诊组(转诊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救治时间和临床预后指标.结果:实际纳入病例249例,转诊组139例,首诊组110例.转诊组发病至静脉溶栓、股动脉穿刺、首次再通时间均较首诊组延长,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转诊组中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的病例共76例,总体再通率为82.9%,术后3个月非残疾比例为36.8%.转诊组术后非残疾比例低于首诊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死亡率高于首诊组,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卒中急救网络有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