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
引用本文:王莹,阮宏华,黄亮亮,冯育青,齐艳.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5):109-114.
作者姓名:王莹  阮宏华  黄亮亮  冯育青  齐艳
作者单位:1.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
2. 苏州市湿地保护与管理站,江苏,苏州,215128
3. 吴江市农林局,江苏,吴江,215200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以太湖流域肖甸湖区为代表,测定分析了肖甸湖围湖造田区香樟林、水杉林、毛竹林、农田4种典型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40 cm土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并且在不同土层表现不同。0~10 cm土层农田中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比3种林地的小,针叶林中的比阔叶林的大;而10~20 cm与20~40 cm土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与之相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林地土壤自上而下呈下降趋势;除12月冬闲期外,农田各土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10~20、20~40、0~10 cm。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秋冬季节大于春夏季节。与旱地发育的植被土壤相比,围湖后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较高,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差;与干湿交替的平原湿地相比,围湖后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较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强。围湖造田作为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干扰方式,显著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围湖造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关 键 词:围湖造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季节动态

Soil 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 in reclaimed land from lake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WANG Ying,RUAN Hong-hua,HUANG Liang-liang,FENG Yu-qing,QI Yan.Soil 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 in reclaimed land from lake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10,34(5):109-114.
Authors:WANG Ying  RUAN Hong-hua  HUANG Liang-liang  FENG Yu-qing  QI Yan
Institution:1.Jiangsu Key Loboratory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2.Suzhou Wetland Prot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Station, Suzhou 215128, China; 3.Wuji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Bureau, Wujiang 215200,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