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几方面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基本现状,论述了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等几方面的问题,旨在探索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兀者"在《庄子》里的形象进行研究,认为《庄子》中的"兀者"形象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深厚的美学意义。并对"兀者"和后世文人的一些作品中的"神仙"描写进行对比,认为他们多具"兀者""身残德全"的特点,然而不可过分夸大"兀者"和"神仙"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的残疾人小说从广大的残疾人所遭受的来自外界和自身的精神困境,发现了人类的广义的残疾,洞见人类正普遍陷入“残疾“的精神困境之中。借助梦、追问和宗教信仰等方式解析史铁生的残疾人小说对人类进行精神困境的拯救和突围,从而肯定小说对人类生存意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由于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在社会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获取信息时的种种障碍又使其雪上加霜,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保障残疾人的信息获取. 介绍了现有残疾人信息获取服务中的政府保障机制,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保障的社会化机制,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歧视残疾人现象普遍存在,与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吻合。社会歧视残疾人的表现在教育、就业、婚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歧视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现实等因素。本文基于歧视理论,依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江西省遂川县的实地调查数据,来揭示当前的残疾人隐性歧视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期,消除歧视,共享改革成果,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福建省第六届残运会参赛者服务需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项群残疾参赛者存在着对安全服务需求程度最高的共同规律;不同区域间,不同区域间,南平参赛者在安全、情感服务需求程度最大,福州参赛者在生理、安全服务需求程度最小;不同性别中,男参赛者对生理、安全服务需求程度占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将刑事被害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想,为我国刑事被害人提供了新的权利救济途径。但现阶段有关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的构想还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有必要对保障对象加以细化。因犯罪致残的刑事被害人即是这一对象中具有双重弱势身份的特殊群体,对这部分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既是对他们权利的有效救济又有利于整个刑事被害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安徽省残疾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运动员选拔、教练员选聘、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培养经费筹集和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构建可循的参考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以赋权为核心,以角色互动为纽带,所涉及群体及组织均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之中。本文以此为视角,认为残疾人社区参与的主体包括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构建残疾人的社区参与体系,可以改变残疾人不利的社会环境,保障残疾人各项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李建平 《科学之友》2008,(3):109-1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即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树立自我观念,促进个体社会化;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