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断口观察、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某公司ADC14铝合金变速轮组合肋条的早期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量不均匀分布的粗大块状初晶硅、沿晶分布的块状脆性相、针状的脆性铁相以及较多的疏松铸造缺陷,严重割裂基体,使肋条的塑性降低、脆性增大,导致肋条产生早期脆性断裂。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铸造工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历次地震灾害中,根据对灾区大量的房屋建筑的研究调查,房屋中大量出现由于形成短柱而产生的破坏。文章叙述了形成短柱的原因,明确了短柱的判定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避免发生脆性破坏,达到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冀东油田南堡2、3号构造中深层钻井液漏失问题突出,为科学认识其漏失机理,对该区块岩样开展微组构分析及理化性能测试,并结合现场统计资料分析了该区块钻井液漏失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南堡2、3号构造中深层岩性以硬脆性泥岩为主,其水敏性不强,呈现出一定的硬脆性.岩样微裂缝发育,钻井液相沿裂缝侵入,造成岩样整体胶结强度减弱,易产生沿裂缝面的张性劈裂破坏.结合现场资料判断认为该区块漏失主要类型为张开型裂缝性漏失,钻井液侵入地层导致力学强度降低,引发水力尖劈作用而造成地层破碎,导致漏失程度增加.针对南堡2、3号构造复杂漏失原因,提出了针对不同漏失原因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为科学认识该区块钻井液漏失机理、降低钻井成本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根据对部分金属材料的深冷处理实验所得的结果,分析和探讨了深冷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研究了改性双基和双基推进剂玻璃化温度T_g之后,对脆化温度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冲击试验,拉伸试验方法,对-100℃到+60℃温度范围内冲击强度与温度关系,-80℃到0℃范围内屈服强度σ_Y,断裂强度σ_b与温度关系进行分析,并根据冲击试样断面的脆韧转变现象,确定了脆韧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挖掘机回转铁道的早期断裂失效现象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材料成分,组织,性能,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失效工和失效机理,认为由于生产过程中焊接操作不当对一次焊缝区的组织及性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产生了裂纹挖补后在残余应力及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理危性断裂,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复杂系统的崩溃,主要是由于某些子系统受到内外界的干扰引发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从而导致了整个复杂系统的崩溃.分析复杂系统脆性被激发的过程,从而得到引起整个系统崩溃的各个因素的集合;根据复杂系统的脆性风险与引起复杂系统崩溃的各个因素发生的概率、对系统造成的后果之间的联系,定义复杂系统脆性风险熵函数,并根据熵函数的性质找到控制风险熵的策略.将控制策略应用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的脆性风险控制中,成功地对其进行了控制.  相似文献   
8.
9.
简化脆性断裂裂尖模型及复合型断裂判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脆性断裂过程中开裂扩展机理的分析,提出一个新的简化脆性断裂裂尖模型,论证了裂尖荷载型式与裂尖断裂类型之间并不是惟一的对应关系,重新阐述和定义了裂尖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度.通过对I型、II型及其复合型荷载作用下裂尖处应力场分析,提出了径向平面最大应力(M SRP)准则,认为在脆性断裂过程中,断裂方向由裂尖处径向平面上的最大应力所决定.分别针对I型、II型及I-II复合型荷载模式提出了裂纹断裂判断准则和开裂方向预测模型.通过推导得到了复合型荷载作用下严密完整的脆性断裂判据与裂纹开裂方向角的解析表达式,与有关脆性断裂试验结果进行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及理论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The Xiaotian-Mozitan fault (XMF) located north of Dabie orogenic belt separates the North Dabie complex to the south from the Beihuaiyang low-grade metamorphic rocks to the north. It comprises several NW-striking ductile shear zones and brittle faults. The brittle faults obviously overprinted on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lcanic basins in early Cretaceous to the north,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brittle faults were normal faults formed in early Cretaceous during doming of Dabie orogenic belt. The ductile shear zone superposed on the north Dabie grey gneis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where the Dabie HP-UHP rocks exhumed. For obtaining new structural constraint on exhumation of the HP-UHP rocks, we present her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quartz C-axis fabrics and the microprobe analyses of phengite. The ductile shear zone was determined to be formed at temperature of 600-650℃ and pressure of 1.1 GPa by the mineral deformation, microprobe analyses and geobarometry of Si-in-phengite of the mylonit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ylonite now exposed on the surface experienced an upper amphibolite-facies metamorphism in the lower crust. The mineral stretching lineation varies from horizontal in the east segment to sub-dip in the west. Shear sense indicators from outcrop and thin sections of orientated specimen and quartz C-axis fabrics suggest that the XMF is a sinistral normal fault. The kinematics analysis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indicates that the exhumation of Dabie HP-UHP rocks is the results of a SE-directed extrusion and an anticlockwise rotation around its eastern pivot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