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良知说是王阳明晚年心学思想中较为成熟的一种理论,也是王门后学讨论的重要内容。江右王学是阳明心学的重要流派,此派坚持“由功夫以悟本体”的路向,通过渐修求良知,纠正了“见成良知”的泛滥。但江右王门学者在“寂”还是“感”时“致良知”,以及“良知”与“意念”的区别等问题上,却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就江右王学的聂豹和邹守益关于“致良知”理论中的“先天之体”、“未发已发”、“寂感”、“诚”、“明觉”等问题作些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不同国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基础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导致计算机文化课的教学较难.长期以来在对外教学领域以计算机文化为主题的研究非常罕见.教学过程大都延续国内学生教学模式,不适应对外教学工作.由中心主题开始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在外籍生计算机文化教学中,有利于沟通不同国籍学生的思维习惯,可有效缓解外籍学习者因文化基础差异而产生的焦虑,并赋予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对计算机文化理解能力.以外国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思维导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对外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教学实践表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的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实事求是思想一直是我们奉行的实践准则,并以此一步步走向胜利。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人形而上的理解实事求是,难免导致教条与僵化,无法为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因此,我们必须将实事求是置于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语境中来理解,辩证的理解其与解放思想的内在联系,才能真正的把握其哲学意涵,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胸有成竹”与“心手相应”是文同提出的两种绘画思想,亦适合于书法。这两种思想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再到表现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艺与艺通,艺中有道;技进乎道,乃臻至境。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旅游形象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企业识别系统的理论入手,通过旅游地形象的设计,建立了西宁市旅游城市发展中的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的模式,并对相关模式的运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通之处,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具有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心经》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从个体禅修实践及其境界角度昭示了佛教哲学赖以建构的根本依据和基本逻辑理路。《心经》表明,佛僧在禅定修炼中亲证的极境即空虚寂静、主客合一之境,是佛教形成其本体论、认识论和人生论等方面哲学思想的的根本性实证依据;从“般若”认识论到“空”本体论再到“脱苦”人生论,则是《心经》蕴含的佛教哲学建构的基本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汉语》课程性质出发,阐述了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汉语》课程中采用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及具体运用形式——多媒体课件和思维导图的运用,并提供了具体制作方法和案例.  相似文献   
9.
思维进化算法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自然遗传机制的本质,从分形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自相似度量因子对思维进化算法作了改进。利用分形数学理论证明了思维进化算法在最优解搜寻过程中存在自相似性。利用压缩映射原理进一步研究了算法在自相似下的收敛性,指出在满足收敛性的同时,可通过引进自相似度量因子来离线估计收敛的快速性,并可利用自相似度量因子和离线收敛速度的关系来改进算法,以避免陷入局部极小解。  相似文献   
10.
明朝前期吴与弼的兼采朱陆之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与弼以一位程朱学身份,主要关注的却是心学问题。在他的心学理论中,心既是一个认识主体,又是一个伦理本体。他既认为仁义礼智本具于心中,又认为心之外存在着天命,人有时只能“一听于天”。他的修养方法偏重于“反求于心”,也注意到读书、应接事物一类下达功夫。他在坚持程朱理气学说的同时,又大量吸收陆九渊的心学。他的学说“实能兼采朱陆之长”。他的学说,通过弟子陈献章、再传弟子湛若水影响了王守仁,成为王守仁心学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