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提高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感知的多域分簇拓扑感知应用层组播算法(Mul-Dom CTA).Mul-Dom CTA算法不仅能够通过链路的传输时延将相近的节点组织在一个拓扑域中,实现数据包的就近传输,而且能够通过节点度约束进行重定向,缓解加入顺序的差异对组播树的不利影响,构建相对稳定的组播树.仿真实验证明Mul-Dom CTA模型具有良好的聚簇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组播树深度,同时降低组播树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头颅CT平扫加CTA检查,并对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颅CT平扫表现为颅内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正常8例.而CTA检查显示动脉瘤16例,动静脉畸形6例,动脉狭窄4例,动脉硬化1例,正常3例.结论:CTA可做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的方法,尤其可做为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CT不同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CTA心律不齐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对心律不齐12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超快速螺旋100 k V Flash模式扫描,B组120 k V Flash模式扫描,C组行双能量(100 k V,140 k V)螺旋扫描,对3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价率为97.6%,97.8%和99.2%,平均有效剂量A组(0.80±0.05)m Sv,B组(1.63±0.14)m Sv,C组(8.73±2.95)m 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kV Flash模式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可作为心律不齐低剂量冠状动脉CTA临床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128-SCTA)检测冠状动脉斑块CT值,联合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评价冠脉斑块的易损性.方法选择100名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行冠脉CTA检查,并根据CT值的不同,将这些患者的冠脉斑块分为易损斑块(CT值60 Hu)、混合斑块(CT值60-129 Hu)和硬斑块(CT值130 Hu).所有患者均采集血样,进行炎症因子hs-CRP,IL-6及MMP-9检测.结果 1)血清hsCRP,IL-6及MMP-9水平在UAP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2)UAP组易损斑块占总斑块数的52.9%,硬斑块组占总斑块数的17.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SAP组易损斑块占总斑块数的19.4%,硬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51.6%,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易损斑块在UAP组的分布显著高于SAP组(P0.001).3)hs-CRP,IL-6及MMP-9与斑块CT值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 128-SCTA可用于评估冠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为冠心病患者早期发现易损斑块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宋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856-3859
为了简化埋头弹的内弹道模型,将埋头弹内弹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结合经典内弹道和高等内弹道理论,并应用两相流体力学模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分别建立了埋头弹传火管零维模型和身管内一维两相流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内弹道参数在弹后空间的分布情况,为分析埋头弹内弹道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为埋头弹装药结构的修正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利用合成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CTA),对其阳离子淀粉的研制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研究.利用正交实验L9(34)对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A2B1C1D3;测定了产品的IR谱及其含氮量.IR谱定性表明产品为目标产品,产品含氮量为0.15%~0.56%,相应其取代度范围为0.018~0.070.  相似文献   
7.
刘刚  杨立 《前沿科学》2011,5(4):30-36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DCTA影像特点并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MDCTA影像特点、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随访结果,归纳影像类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根据影像表现分为四型:一型:假腔开放,可见出口入口(3例);二型:夹层范围较小,只见入口不见出口(3例);三型:夹层范围较大,只见入口不见出口,假腔内血栓形成,可见假腔入口处溃疡样改变(8例);四型:假腔扩大并腔内血栓形成压迫真腔,致真腔闭塞(1例)。除四型需行腔内治疗或外科手术外,其它类型均可经保守治疗趋于稳定,长期随访情况良好。[结论]MDCTA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的诊断、分型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图像的冠状动脉自动分割的挑战在于冠状动脉结构复杂、前背景分布严重不平衡,分割时易受冠状静脉和其他组织的干扰.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冠状动脉分割算法,第一阶段采用具有密集特征提取和残差特征修正能力的3D DRU-Net进行分割,保证分割的召回率;在第二阶段提出2D双编码多特征融合U-Net(2D DEMFU-Net)进行细分割,先对原始图像和第一阶段分割结果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再采用密集跳跃连接融合两个分支上的多层次语义特征,进一步提高分割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阶段分割算法在CortArt2020数据集上的Dice相似系数、召回率和精确度分别优于3D U-Net网络3.83%,5.31%和2.2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WO3,Na2WO4*2H2O,Na9[SbW9O33]和自制[CTA]9[SbW9O33]等钨基催化剂的作用下,环己醇选择性氧化制备环己酮的反应,并对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发现催化剂[CTA]9[SbW9O33]的活性最高,在80 ℃下, n(过氧化氢)∶n(环己醇)∶n([CTA]9[SbW9O33])为75∶50∶0.06时,反应2 h可使环己醇的转化率达到97.4%,环己酮的选择性为99.7%.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体主动脉CTA序列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和聚类的序列分割新算法.在确定好合适的分割阈值范围后,结合基于区域生长的算法对主动脉的目标区域进行轮廓提取,然后对得到的目标轮廓在基于isodata的算法上进行聚类处理,由于主动脉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可以将聚类后得到的目标区域的聚类中心作为下一幅CT图像新的种子点再进行区域生长,从而实现仅在选择单幅图像种子点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整套CT序列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计算量小,分割精度高,可以完整准确地将主动脉从CT序列图像中分割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