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南京地区黑松和马尾构间所产生的自然杂种。杂种可分三类:偏马尾松型、双亲中间及偏黑松类型,其中中间类型占多数,并从枝叶形态特征(包括幼苗和成年);针叶比较解剖;球果种子性状;年生长节律;高、径生长,材积生长;木材容重;抗松材线虫以及核型等方面进行了自然杂种和双亲比较,证明该自然杂种具明显杂种优势,对该自然杂种的利用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黑松(Pinus thunbergii)幼苗生长及其根系形态的动态影响,在营养杯培育条件下研究了印度梨形孢对黑松地上部分与根系生长、根系构型及根系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对黑松地下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发挥时间早于地上部分、效应显著高于地上部分,接种印度梨形孢15~30 d时对地上部分基本无影响,但对根系促进作用明显,而地上部分在60 d时生长效应显著。接种印度梨形孢可增加黑松地上部分、根系的生物量,也显著地改善了根系长度、分支数、表面积、体积等构型参数与根系分形维数,促进黑松生长。  相似文献   
3.
抗性黑松接种松材线虫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松材线虫接种l年生抗病和感病黑松苗,比较线虫侵染后引起寄主细胞和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相同时间的茎段上抗病黑松细胞的病交及破坏程度要比感病松苗轻.感病黑松苗皮层树脂道及其周围薄壁细胞较早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木质部最外层病变也明显.抗病黑松首先在皮层薄壁细胞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然后发生变性和死亡的是树脂道及其周围薄壁细胞,而木质部最外层完好.可见,松材线虫诱导寄主组织病理学变化与松苗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黑松受不同毒力松材线虫与无毒拟松材线虫侵染后,超氧自由基(O2.-)在互作早期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的作用,采用2年生黑松接种强毒、弱毒松材线虫与无毒拟松材线虫,于接种后4、12、24、48、72、96、120 h对受侵染黑松的茎干和针叶取样测定。结果表明:黑松受不同毒力供试线虫侵染后体内O2.-和S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接种后12 h,松树茎、叶中的O2.-均出现第1次突增,茎部突增的强度与供试线虫毒力呈负相关,在针叶内O2.-出现第2次突增,且无毒拟松材线虫处理(48 h)的启动时间早于强毒松材线虫(72 h)的。SOD活性在接种无毒拟松材线虫的松树茎、叶中出现两次突增,而接种强毒松材线虫的处理仅出现1次突增。3种处理黑松茎、叶的Mn-SOD含量在24 h后第1次突增,且接种无毒拟松材线虫的高于接种强毒松材线虫的。O2.-与SOD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但SOD的特异变化滞后于O2.-的变化。由此可见,超氧自由基可能是松树受松材线虫侵染后进行信号转导的重要桥梁物质。  相似文献   
5.
黑松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浓度以及外植体年龄对丛生芽的诱导有较大影响。单独使用6-BA能诱导产生丛生芽,但数量少,生长慢,NAA与6-BA配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试验的所有组合中,4.0 mg/L 6-BA 0.05 mg/L NAA效果最佳。截取黑松外植体的最佳苗龄为22~28 d。已分化的丛生芽在无6-BA但附加0.1 mg/L NAA的改良GD培养基中伸长较明显,GA3不能促进黑松丛生芽的生长且有毒害作用。将伸长的丛生芽接种在附加0.2 mg/L NAA的1/2 WPM培养基上培养14 d再转移至无激素的1/2 WPM中,1个月后,生根率达23.3%。  相似文献   
6.
防止黑松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褐变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防止黑松林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褐变的研究表明,取黑松的成熟胚做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成功率比新梢要高;暗培养能显减轻褐变的发生;培养基中附加抗氧化剂Vc和吸附剂活性炭均不能有效地抑制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褐变。选择适宜的培养基类型(1/2MS)、配合适当的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浓度,能有效地防止愈伤组织的褐变,提高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7.
菌根辅助细菌(MHB)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为探讨MHB对土传病原真菌的生防功能,采用离体平板对峙和活体接种的方法测定了4株MHB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平板对峙测定中,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B12、HB59菌株和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HR10菌株对苗木猝倒病病原丝核菌(Rhizoctonia sp.)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短小芽孢杆菌HR10对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85.58 %;蜡状芽孢杆菌HB12和HB59、短小芽孢杆菌HR10、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HR15对苗木猝倒病病原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均无抑制作用。将筛选获得的短小芽孢杆菌HR10进行活体松苗接种,结果显示,经HR10菌株处理后的黑松苗木其猝倒病的发病率仅为15 %,病死率也低至10 %,而单接种病原丝核菌的对照黑松苗木的发病率则高达80 %,病死率为65 %。说明菌根辅助细菌(MHB)除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外,对某些植物土传病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方法观察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携带的细菌对悬浮培养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细胞的毒性,表明其中的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滤液对黑松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这与松树发病早期出现的细菌种类一致;这些细菌在添加松树提取液的细菌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或基本不能生长,表明松树体内可能存在某些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同时,单独接种这些细菌不能感染健康的黑松,因此,在线虫最初进入树体中,细菌的生长与线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在抗性黑松体内移动及寄主水势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接种松材线虫的1年生抗性黑松苗为实验材料,用感病黑松苗作对照来研究松材线虫在抗性黑松体内的移动及寄主水势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初期,松材线虫在树体内的数量少,移动速度慢;在抗病黑松体内,线虫主要向下移动,且虫体数量明显少于在感病黑松体内的数量;在感病黑松体内线虫自接种点向上、下移动,且向下移动的速度和虫体数量明显大于向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虫开始繁殖,扩散能力增强.水势测定结果显示,感、抗病黑松水势变化总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杨酸(SA)对黑松幼苗抗松材线虫病的诱导抗性效果以及诱导互作过程中黑松苗体内PAL和POD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SA喷雾和浸根处理均可诱导4月生黑松苗产生对松材线虫病不同程度的抗性;经SA预先诱导处理后,松苗PAL、POD活性显著增加。用不同浓度的SA对黑松幼苗叶面喷雾处理,0.01 mmol/L的SA诱抗能力最强,诱抗效果达61.9%;用0.01 mmol/L的SA对黑松幼苗浸根处理,当处理3 h时,SA的诱抗能力最强,诱抗效果达71.4%。应用SA叶面喷雾或浸根处理4月生黑松苗,其诱导期为5 d时挑战接种松材线虫比诱导期10 d时的诱抗效果要好。研究发现SA浸根与叶面喷雾处理相比,其对黑松幼苗的诱抗效果普遍较好。SA处理后松苗POD和PAL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第5天挑战接种松材线虫,至第8天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POD增加了146%,PAL增加了64%。随后酶活性开始下降,至第12天时POD仍高出对照221%,PAL仍高出对照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