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9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人类的进化已日益集中反映在文化的进化上,从而使得它与生物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方式。对于属人世界的生物进化来说,既存在自然选择式的客体中介,又存在社会选择式的主体中介,在当今世界所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和各种“人类危机”面前,我们更需要确立和谐型的社会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家宽 《科学之友》2003,(12):12-13
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为纪念这一天,本期科学视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与各物种共同的家团。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近20%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而在全球,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近4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多米诺骨牌开始一个倒向另一个时,我们不禁要问:万物之尊的人类是否就可以在这场灾难中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3.
1.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反驳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以来,有关生物进化的争论一直是持续不断。生物遵循自然法规进化这一观点,曾直接影响了人类的价值观,乃至宗教观,因而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人们在感情上当然无法接受,但也不能把和达尔文进化论相悖的理论完全看成是反科学的而予以摒弃。在20世纪30年代,群体遗传学建立之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一直被认为处于劣势。特别是主张“获得性遗传”和“依靠生物内在创造力量进化”的拉马克  相似文献   
4.
分子与物种、恒速进化和非恒速进化、基因树与物种树,是分子进化中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如果不搞清其中的基本概念,就会产生一些纠缠不清的误解,挑起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无论禽流感是否在2006年大流行,对禽流感疫苗和药物的研究都将进一步扩大。万一发生大流行,那么对谁该优先获得疫苗和药物的争议也将加剧。人们还有望获得更多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流行病学,甚至流感历史等方面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6.
直到不久以前,外星人还只是书本或者电影中描写的情节。随着人类探索宇宙步伐的不断前进,幻想和科学之间的鸿沟在不断缩小。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这就是外空生物学,它正是研究地球以外生物进化的学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还有谁生活在这茫茫星空中?  相似文献   
7.
试论化石证明生物进化的模糊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化石是古生物存在的见证,是证明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材料。但又存在着许多模糊之处。本文根据古生物学和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研究成就,就化石证明生物进化中存在的模糊问题进行了理论性阐述。  相似文献   
8.
化石证明生物进化作用的相对性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古生物学研究成就,在充分肯定化石在生物进化中具非常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就其证明生物进化作用的相对性及其原因,进行了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奇迹     
我们从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可以发现:地球生命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据说这些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这不禁使我们好奇:它又发生于何时何地呢?地球生命为什么会如此的辉煌呢?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呢?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科学家纷纷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社会困境的涵义,详细阐述博弈决策的理性选择理论、认知转换理论和生物进化理论,并且从认知控制、社会认知以及奖励预期3个过程揭示博弈决策的神经机制.未来研究应力求突破先前理论模型的不足,深入考察个体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并向实际应用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